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抗栓方案治疗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阿司匹林组各50例,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维持INR1.8~2.4,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维持INR 2.0~2.8,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结果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而与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标准抗凝强度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心房纤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华法林低抗凝强度INR 1.8~2.4安全性较高,血栓栓塞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照组:对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观察组治疗前后PT、APTT、IN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PT、APTT、INR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INR平均治疗达标时间为5.2天。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治疗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疗效相当。利伐沙班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无变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明显,出血风险增加,治疗过程需监测凝血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72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参照组应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试验组应用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房颤指标、左心室舒张功能、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房颤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小于参照组,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高于参照组,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社会、躯体、生理、情绪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治疗中,应用利伐沙班的临床效果更加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在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已行PCI治疗,术后均采用利伐沙班治疗,以患者的治疗剂量为标准,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各组均为31例。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与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治疗总有效率、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组间用药后的D–二聚体水平、血栓栓塞事件及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各组患者的血清AST、ALT水平比较,大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高龄PCI术后并发心房颤动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因为高龄患者采用大剂量利伐沙班治疗时,对患者ALT、AST水平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可以选择小剂量或常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凝疗法在房颤治疗中的效果,以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抗凝药物选取华法林),同期选取120例房颤者给予阿司匹林,32例房颤者给予基础治疗作为对照。对3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抗凝疗法是房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红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6 h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元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出院后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2组术后1个月下肢DVT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CHADS2卒中危险评分和HEMORR2HAGES出血风险评分,观察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房颤患者的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ADS2卒中危险评分3~6分、HEMORR2HAGES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组Ⅰ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组Ⅱ为阿司匹林对照组,观察各组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0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本研究标准的6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华法林3mg/d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n),连续观察4周,目标INR2.0~3.0,后每个月查1次INR,据INR结果调整华法林口服剂量。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300nag/d。门诊随访记录各类并发症及脑卒中和血栓性并发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2例牙龈、皮下出血,1例脑梗死。对照组1例出血,8例脑卒中,1例动脉栓塞,两组出血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合并稳定性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心房颤动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实行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0例,实行华法林治疗。分析两组脑出血和脑栓塞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SF–36评分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栓塞发生率为6.67%,比对照组患者的30.0%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6.67%,比对照组患者的76.67%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利伐沙班对明确诊断的心房颤动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脑栓塞不良事件的风险,并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1例年龄超过50岁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2组,A组41例术后口服利伐沙班,B组30例不予利伐沙班口服,评估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出血事件和静脉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显著降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同时,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是目前腰椎术后较理想的一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1.
利伐沙班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预防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但不及祛瘀通脉汤,利伐沙班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和中药方剂预防效果优于单用利伐沙班。单用利伐沙班治疗效果优于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钠,自拟赤芍甘草汤联合利伐沙班优于单用利伐沙班。药师应根据医院收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利伐沙班及其联合用药,预防和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保证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37例),对照组应用华法林治疗,实验组应用利伐沙班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随访出血情况、静脉血栓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2周D-二聚体水平和D-二聚体下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实验组静脉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相比,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预防性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的老年(年龄≥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根据术后预防血栓的方法不同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48例术后12 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连服14 d;对照组44例术后不给药物性抗凝。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术后出血和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利伐沙斑组(70.5±15.7)min,对照组(73.8±12.9)min]和术中出血量[利伐沙斑组(16.2±5.5)mL,对照组(15.7±6.1)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引流量[利伐沙斑组(29.8±6.3)mL、对照组32.1±7.6 mL]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利伐沙斑组6.2%(3/48)、对照组4.6%(2/4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利伐沙斑组4.2%(2/48),对照组20.4%(8/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利伐沙班显著降低了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也避免了相应的出血风险,是脊柱内镜术后安全可靠的预防性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慢性非瓣膜性老年房颤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6月对照组及房颤患者血浆LPA,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糖蛋白I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治疗前AF患者血浆LPA、GPIIb/IIIa荧光阳性率、MPV、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PIb荧光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房颤组LPA、GPIIb/IIIa荧光阳性率、MPV水平,vW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GPIb荧光阳性率治疗后上升,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组上升更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LPA,增强血小板活化,减少内皮功能受损,可能降低老年患者AF相关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2例因交通不便中途停止用药,2例发生冠心病猝死停止用药,其余均坚持服用,无1例出现严重的出血,3例轻度出血,无1例出现脑卒中。结论: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来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自医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确诊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抽选93例进行研究,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甲组43例应用华法林治疗,乙组50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膝上差、膝下差与静脉血流速度、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临床症状,而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华法林治疗高龄稳定性冠心病(SCAD)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SCA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达标量华法林进行治疗,n=30),观察组(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低剂量华法林进行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栓栓塞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龄SCAD合并心房颤动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剂量华法林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比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4月—2016年4月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5),所有患者进行骨科常规手术,术后彻底止血确认无明显出血和渗血情况。观察组患者25例,使用阿哌沙班进行治疗,术后8 h开始口服阿哌沙班2.5 mg,连续服用14 d;对照组患者25例,使用利法沙班进行治疗,术后8 h开始口服利法沙班10 mg,连续服用14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抗凝效果,观察有无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失血,皮下瘀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比较组患者,在术后均无明显的出血现象,无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例患者,在使用阿哌沙班进行治疗后,出现皮下瘀斑的患者为7例,皮下瘀斑发生率28%;比较组25例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后,出现皮下瘀斑患者为15例,皮下瘀斑发生率为60%(P0.05),观察组患者皮下瘀斑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口服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均无明显的出血现象发生,无静脉血栓形成显性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口服阿哌沙班的观察组患者的皮下瘀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利法沙班的对比组患者,所以阿哌沙班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抗凝效果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黎海妮 《环球中医药》2013,(Z2):153-154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各40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引流量和DVT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在术后DVT发生率和术后48h引流量方面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前术后未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较低分子肝素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大出血发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