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用病毒颗粒和病毒亚单位(核壳蛋白)与兔血清白蛋白(RSA)微珠共聚制成实验性疫苗免疫家兔以研究RSA作为佐剂的可能性。试验用疫苗:(1)实验性微珠疫苗:用Newman等方法提纯野田村病毒及酚水法提取核壳蛋白。将100μg纯化病毒或80μg核壳蛋白加入200mg RSA(溶于0.8ml含1%十二烷基硫酸钠、pH7.5的1mM磷酸缓冲液)中,然后加入0.2ml适当稀释的戊二醛(GA),立即在涡旋混匀器中分散,10秒后用注射器迅速注入100ml葵花子油和石油醚(1∶4体积)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鸡胚细胞繁殖蜱传脑炎病毒(TBEV),通过0.2μm的滤膜过滤,加0.05%福尔马林灭活,用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浓缩提纯。浓缩后的TBE抗原用Polygeline稳定并用0.2%Al(OH)_3吸附制成疫苗。将批号为K_289、K_290的两批蜱传脑炎疫苗稀释成5个不同稀释度;每剂量疫苗(0.5ml)含抗原量分别为0.03、0.18、0.35、1.0、3.0μg。用这两批5个稀释度的疫苗随机免疫56名20~50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肌肉内接种于三角肌,第28天进行第2次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用层析法对狂犬病病毒BHYKOBO-32株地鼠肾组织培养悬液进行提纯、浓缩后制成的疫苗进行动物和人体的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如下。用层析法可将培养液中的病毒含量浓缩100~200倍,纯度可达99%,在4℃保存两年免疫活性不下降,由此证明免疫活性是稳定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用本法制备的疫苗接种家兔和豚鼠后诱发的抗体水平与超速离心法制备的疫苗相近,但明显高于超过滤法制备的普通疫苗。家兔接种上述3种疫苗后45天,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427、1∶494和1∶83;豚鼠接种后的抗体GMT分别为1∶765、1∶800和1∶256;100名16~60岁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苏联医学科学院脊髓灰质炎和病毒性脑炎研究所(IPVE)生产的商品蜱传脑炎(TBE)灭活疫苗及其浓缩纯化疫苗对74名18~20岁的志愿者进行接种,并比较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商品TBE灭活疫苗是氢氧化铝吸附的液体疫苗,滴度为7.0 logLD_(50),残余福马林0.026%,总蛋白418μg/ml。浓缩纯化疫苗是经连续区带密度超离心制备的干燥疫苗,滴度8.0 logLD_(50),MID(50) 0.004ml,残余福马林0.015%,总蛋白175μg/ml。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汉坦病毒属的B-1病毒在新生小鼠脑内连续传26代,作为疫苗的毒种。接种病毒后7天收获鼠脑,加含5mM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PBS(2.5ml/脑),超声处理后,经12300g离心30分钟,取上清加硫酸鱼精蛋白,再经12300g离心30分钟,上清液加福尔马林灭活。用1∶1000、1∶4000和1∶8000福尔马林灭活病毒的结果表明,完全灭活病毒的时间分别为3、7和18天。灭活的病毒悬液经1∶10稀释后,加两倍体积的氢氧化铝,即为佐剂吸附疫苗。作者研究了疫苗、1∶4和1∶10稀释疫苗腹腔注射BALB/c小鼠1针或2针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注射1针未稀释疫苗后,免疫荧光(IF)抗体效价为1∶16~1∶32,血凝抑  相似文献   

6.
作者将牛瘟病毒RBOK_(90)株接种于原代羔羊肾细胞生产疫苗。该组织培养牛瘟病毒疫苗(效价为10~6TCID_(50))作1/100稀释后,接种杂交小母牛群,每头皮下接种1ml。血清样品采自5头接种疫苗牛,于接种后2~12周采集,每次间隔1周。所有试验血清样品在56℃灭活30分钟,而后贮藏于-20℃待检。牛瘟高免血清用兔制备,牛抗IgG_1、抗IgG_2、抗IgA和抗IgM血清由英国Miles实验室供给。用免疫电泳测定免疫球蛋白亚类之间无交叉反应。纯化的牛瘟高免血清IgG按Avrameas两步法与过氧化物酶结合。然后统一使用聚乙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标准的小鼠中和试验(MNT)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测定了16批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和6批狂犬病免疫马血清(RIS)中的抗体. 按Atanasiu法作MNT,市售RIG岔量为150IU/ml,用两倍稀释法以1∶500稀释至1∶16,000.市售RIS含量为200IU/ml,由1∶750稀释至1∶24,000.狂犬病标准马血清WS1从0.2IU/ml稀释至0.0125IU/ml.给10只NMRI小鼠脑内接种各个稀释度的病毒-抗体混合物,每只0.03ml,同时接种等量的CVS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原代兔肾细胞培养的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72株感染雌性豚鼠,在左后足垫皮下注射0.2ml,含10~4PFU病毒,使动物产生原发及复发性损害,然后接种疫苗。疫苗用孕龄4~5周的豚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将感染的细胞10倍浓缩、用超声波制成匀浆。取一部分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缓冲液稀释成1∶12,其中含Triton×100,37℃溶解10分钟,低速离心,  相似文献   

9.
用羊肾(OK)细胞系培养人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RS)株和牛RS病毒A-51908株.细胞在加有50μg庆大霉素与5%胎牛血清的Hanks 199和最低必需培养基中生长.采用微滴板以OK细胞进行病毒滴定.细胞按密度为1×10~5/ml接种并在5%CO_2中培养.将25μl10倍稀释的病毒液加入各孔,经2小时吸附后,各孔再加0.15ml无血清培养基,微滴板在37℃个培育3天,然后用倒式  相似文献   

10.
将支持HIV连续生长的H9细胞培养上清液浓缩,用蔗糖密度梯度纯化病毒抗原;抗原以1∶250稀释后取2μl,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室温干燥15分钟,用含0.5%Tween20和0.5%小牛血清的PBS封闭1小时,然后将膜放于24孔组织培养板的孔中,与1∶100稀释的被检血清1ml室温下培育1小时。用PBS、Tween和小牛血清液洗膜5次后,与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反应1小时。膜经PBS洗5次后再与底物液培育5~10分钟,终止反应。在膜的反应位置上呈现棕色斑点为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罗汉果甜苷V(MogV)特异性抗血清,建立MogV含量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检测法。方法用罗汉果甜苷V-丁二酸酯-牛血清蛋白(MogV-HS-BSA)结合比约为44∶1为免疫抗原制备抗血清,用罗汉果甜苷V-丁二酸酯-人血清蛋白(MogV-HS-HSA)结合比约为64∶1为包被抗原,建立MogV含量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检测法。结果包被抗原工作浓度为1μg.mL 1,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8 000,在此工作浓度下,MogV浓度在1×10-4~1μg.mL 1内回归方程Y=0.158X+0.298,r=0.991 0。结论成功制备了MogV抗血清,MogV浓度在1×10-4~1μg.mL 1内对抗血清的OD(405 nm)值抑制作用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一种用固相ELISA测定麻疹病毒IgG抗体的方法,并与血凝抑制(HI)及补体结合(CF)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作者采集了63份健康成人、11份儿童(包括7个未接种麻疹疫苗及4个无麻疹病史的儿童)和36份麻疹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是粗制品,制备方法如下:将Edmonston株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3~5天后,用无钙、镁离子的PBS洗二次,并稀释成1∶20,置-70℃反复冻融,再经超声处理60秒,4℃离心5分钟(1,400g)后的上清液,再用PBS稀释到蛋白浓度为0.3mg/ml。未感染病毒的细胞悬液经同法处理作为对照。用U型孔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进行ELISA测定,其步骤如下:每孔加0.025ml(75μg)麻疹抗原或对照抗原,室温过夜,干燥(并可贮于-70℃备用)。用含0.05%吐温20的PB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更为敏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毒疫苗中残存的牛血清含量,并与常规使用的免疫电渗泳法(IEOP)进行了比较。作者采用的包被抗体为羊抗牛IgG,指示抗体为兔抗胎牛IgG,以稀释的胎牛血清作为标准蛋白,被检样品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及其单价疫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和狂犬病疫苗。试验结果:(1)在指示抗体中加入5%正常羊血清可减少非特异性交叉反应。(2)该法对牛血清蛋白具有高度特异性,将试验用牛、马和人血清作10~(-4)稀释后蛋白含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鉴于抗钩端螺旋体马血清(ALHS)对钩体病有一定的疗效,本文作者对 ALHS 中的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使用的菌株为有毒力的哥本哈根型芝浦株。攻击菌悬液为用 Mori 法取垂死豚鼠肝作成10%磷酸盐缓冲乳剂,1900g 离心30分钟,上清含菌10~6~10~7/ml,再以 PBS 稀释成规定浓度。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牛、绵羊和鸡接种表达猪流感病毒N/NJ/11/76血凝素的重组牛痘病毒疫苗。用病毒蚀斑试验和胸苷激酶(TK)鉴别试验,测定TK~-人143B细胞单层中的病毒。在人143B细胞单层上接种0.1ml血浆样品,测定动物的病毒血症。两天后,用20%乙醇配制的0.1%结晶紫染色测定病毒蚀斑。取接种部位皮肤损害结痂材料分离病毒,将样品置无菌乳钵内加1ml PBS(pH7.4)研磨并以1000g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接种于人143细胞培养物上,当出现细胞致病作用(CPE)时,将1ml盐溶液中的细胞置-70℃贮存。在试验期间,牛和绵羊未出现任何疾病  相似文献   

16.
作者将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的MOLT-4细胞培养上清液经15~50%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收集病毒逆转录酶活性最大的部份,再以0.5%Nonidet P-40裂解,获得病毒抗原(约150μg/ml)。将病毒抗原与等体积经鞣酸活化的5%明胶颗粒悬液混和,抗原致敏颗粒经PBS洗涤后,冻干。检测时在U型微量板每孔加25μl不同稀释度血清和25μl 1%的抗原致敏颗粒,混匀,室温置2小时后观察结果。作者共检测了663份血清标本,其中有来自美国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48人,AIDS相关复征(ARC)患者21人、无症状男性同性恋者(AMH)29人和健康者10人,另外有来自日本的血友病患者105人、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评价了用纯化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融合(F)蛋白和霍乱毒素(CT)佐剂疫苗粘膜免疫接种小鼠的保护效力。 取4周龄小鼠进行实验。用于鼻内接种的10μl疫苗中含CT2.5μg、F蛋白3μg;肌肉接种的0.1ml明矾疫苗中含F蛋白3μg,用PBS作安慰剂。活病毒疫苗为2.5μl中含2×10~6空斑形成单位(PFU)病毒。在0和4周各免疫1次,8周时用RSV Long株5×10~6PFU攻击。病毒攻击后4天杀死小鼠,取血清,用酶免疫试验测定抗F蛋白和CT的IgG抗体,并作微量中和试验。无菌取鼻洗液,一部分立刻用HEp-2细胞滴定病毒滴度,一部分测定IgA。 动物共分9组,每组6只。实验结果表明,鼻内接种活RSV组血清中有高滴度抗F特异IgG具有强的中和力,鼻洗液中有IgA,病毒攻击后,所有小鼠均未检出病毒。鼻内和肌肉同时接种PBS组,无抗体产生,不能阻止病毒复制,鼻内病毒滴度为log_210.1±0.2PFU。鼻内或肌肉接种F蛋白组,鼻洗液中均无IgA,不能阻止病毒复制,但后者有血清抗体。鼻内和肌肉同时接种F蛋白组亦有高滴度血清抗体但无鼻洗液IgA,病毒复制力比PBS组低。鼻内单独接种CT组,虽无抗F抗体,但能轻度抑制病毒复制,鼻洗液中病毒滴度为log_26.8±2.2 PFU,每只小鼠皆查到病毒说明与免疫接种无关。鼻内接种F+CT组,血清中有高滴度F和CT特异性IgG并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40头传染性牛气管炎(IBR)和副流感3型(PI-3)病毒血清反应阴性的5~6月龄混合饲养牛,进行效力试验。6头牛作为对照,另34头牛接种灭活IBR和PI-3两型商品疫苗。用一种加有佐剂的IBR-PI-3病毒疫苗5ml对12头牛进行肌肉接种,连续5次。用IBR-PI-3疫苗和溶血性巴氏杆菌混合制剂10ml对22头牛进行肌肉接种,连续8次。每次接种间隔为14天,12个月后  相似文献   

19.
反向间接血凝(RIHA)试验经常用于检测病毒抗原及其他抗原。作者为了对乙型脑炎(JE)疫苗进行质量控制,用标化的RIHA试验检测疫苗中病毒抗原滴度。疫苗病毒经福尔马林灭活后以K-Ⅱ区带离心纯化。用于致敏红细胞的抗体是由JE疫苗免疫5~6周龄LACA品系小鼠后所获得的。每只小鼠分别于第0、2、4、7、14和21天腹腔接种0.5ml疫苗。于免疫后7天采血,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抗体。测定IgG浓度后以1/100的浓度致敏经戊二醛固定的5%羊红细胞或鹅红细胞,最后用pH7.2、含0.5%正常兔血清(NRS)的PBS制成0.5%红细胞悬液。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霍乱毒素B链(CTB)作为佐剂在小鼠体内评价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融合(F)蛋白局部免疫作用.免疫4周龄CD1小鼠、每组4~6只,亚单位疫苗鼻内接种(inl)10μl(含F蛋白2μg和CTB5~10μg),肌肉接种(im)100μl(只含F蛋白2μg),在0和4周各免疫1次,活病毒疫苗inl 50μl[含5×10~5蚀斑形成单位(pfu)],只免疫1次.最后一次免疫后4周用RSV10~6pfu inl攻击,取攻击前的血清检测抗体,攻击后5天的鼻洗液(NW)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滴定病毒效价和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