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志愿者在大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活动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学生为干预组,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临床医学院学生为对照组.在干预组中通过培训志愿者,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并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接受同伴教育前后,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53%和4137%,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4352%和5612%,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63%和6547%,以及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为3731%和4712%,均有所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不足60%,且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大学生中依托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但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改善并不理想,还需在今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与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2.
金州区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及相关行为情况,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平台,全民动员,参与和干预等策略,促进农村居民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为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金州区8个乡镇的15~49岁农村居民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共调查16个村1869名村民。结果: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5.1%~86.8%;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2.0%~93.8%: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用餐、握手等知识回答率分别为6114.%~92.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部分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应针对知识薄弱点进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采用广播、定期的宣传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可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率与知晓率,能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生,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流动人口在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地区的1000例流动人口,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干预组采取录像、讲座、手册和复合干预的措施进行艾滋病健康知识的教育,对照组无教育措施,对2组流动人口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中,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艾滋病知识知晓上升率,在录像、讲座、手册和复合干预上分别为:9.06%、15.39%、9.68%、13.91%。结论:在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的实施中,采取以讲座为主的多种结合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口在艾滋病知识上的认识水平和普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临床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今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37例孕妇临床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宣传资料以及讲座等方式,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病,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为今后的临床预防艾滋病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师范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探讨针对该人群有效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方式,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师范大学1 839名新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对艾滋病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9.0%、98.9%、76.7%。但多数大学生不知道一些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比较低,女生比男生知晓率低(32.4%∶37.9%,χ2=6.000,P=0.014),和艾滋病病人共用毛巾、衣物不传播艾滋病知晓率只有69.4%。9.1%的师范大学新生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同意艾滋病人应该隔离的占20.6%,愿意和艾滋病人共同进餐(食同一盘菜)仅有33.7%。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学校或老师,分别占85.3%、84.9%、82.8%。结论:师范大学新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但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仍较低,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仍十分必要,特别是要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方法对2011年3月我们对某工厂3个车间的外来劳务工885人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5.5%;(2)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6.4%),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知晓率较底(43.8%).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的知晓率低.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珠海市农村居民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针对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方法2003年11月开始对珠海市某镇农村居民开展以讲课、电视媒体、发放AIDS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教育活动,并对农村居民免费提供HIV检测和安全套,干预前后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用相同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83名和265名农村居民;研究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由干预前的60.5%提高到干预后的91.3%(P<0.01);各种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正确认知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1);HIV自愿检测率由干预前的2.3%提高到干预后的16.5%(P<0.01),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提高,干预前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其对艾滋病的防治和自身HIV测试,对防止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具有重要作用。艾滋病的干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的变化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界首市421名15~49岁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界首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5.80%,较基线调查时(70.77%)有了明显提高,其中重点乡镇和非重点乡镇知晓率分别为86.68%和84.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8),两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82.30%,自愿咨询检测点知晓率最高为市疾控中心(59.62%).结论 界首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大都已达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规定75%的要求,但部分知识点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较目标值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大对薄弱知识点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芜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为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选择16个知识点作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开展现况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80.34%。城市居民知晓率(81.25%)高于乡村人群(79.12%),男性知晓率(82.92%)高于女性(78.82%)。各县区之间知晓率有差异,居民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知晓率有影响,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结论居民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较高,但全面掌握者很少,不同类别居民之间差异较大。需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科学、准确地宣传艾滋病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变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宁市6个建筑工地627名农民工实施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上升(P<0.01),其中提高程度最高的是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以及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了解,分别较健康教育前提高了22.61%、22.52%和22.28%.健康教育干预后,被调查者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选择不赞成婚前、婚外性行为的人较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选择“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不会害怕和躲避”、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学习”、选择“如果身边的同事、朋友或亲人患了艾滋病,愿意与他们继续共事、共同生活或交往”的,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工有关艾滋病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邯郸市抽取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1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 559份,其中城市居民783份、农村居民776份。城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7.10%,农村居民为73.71%,农村居民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P<0.001);84.16%的城市居民和83.51%的农村居民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知识;41.38%的城市居民和45.10%的农村居民将减少或断绝与艾滋病感染者来往;26.18%的城市居民和29.64%的农村居民不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和学习,城乡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有较高的知晓率,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农村地区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的效果及需求,为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济宁嘉祥和金乡两个县各一个乡镇作为调查点,进行地氟病健康教育干预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农村居民、学生对地氟病主要症状、原因、主要预防措施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和学生愿意建立健康行为的比例较高,95.0%农民表示希望了解更多的防病知识,希望获取地氟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医生、防保人员的讲解,电视、报刊,发放宣传材料。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农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平山县18例艾滋病感染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平山县艾滋病感染者的人群特征,探讨适宜该县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3-2010年6月间平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山县2003-2010年6月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8例,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5例为性途径传播占83.33%,11例为外来人群占61.11%;已婚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结论加强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意识;加强对流动人群及外来人员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接受咨询检测,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发现率,控制艾滋病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兴山县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兴山公众对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兴山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农民工、被监管人员和娱乐场所女性涉性服务人员等七类共461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7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80%,不同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1)。娱乐场所涉性服务人员最高(100.00%),在校学生最低(79.30%)。结论今后我县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传播目标人群知晓率较低的知识条目;在校学生是当前我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对铁山港区农村卫生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态度,评价开展农村卫生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疫情报告和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等.结果 关于HIV/AIDS传播途径的认识,性行为可传播等14个问题,教育前后知晓正确率提高的有13个问题,正确率提高1.06%~20.65%,降低的有1个问题;对于HIV/AIDS预防措施的认识,问卷里设计了洁身自爱、不性乱等4个问题,正确率提高8.7%~38.05%,对HIV/AIDS一般情况设计了听说过艾滋病等14个问题,教育前后,回答正确率提高的有13个问题,没有提高的有1个问题,正确率提高2.17%~36.96%.结论 对农村卫生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较好的效果,但仍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可能由于农村卫生人员业务知识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有关,说明仅开展1次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应继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8.
    
闵慧  李亚  王华东 《安徽医学》2012,33(7):922-924
目的了解淮北市相山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订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和普查的方法,分别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农民工(分层整群抽样)和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普查)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2 010名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9.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农民工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85.3%、91.5%、93.1%和86.3%,不同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P0.05),4类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2009年基线调查结果上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居民提升9.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提升13.7个百分点、中学生提升54.8个百分点、农民工提升10.7个百分点;539名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7.0%,其中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知晓率分别为97.0%、93.2%和100.0%;其中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2009年基线调查结果显著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知晓率保持在100.0%。结论 4类大众人群和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基线上升明显,其中,农村居民、农民工、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人群达到示范区终期目标,城镇居民、中学生人群仍低于示范区工作目标,应重点加强对该类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现况,评估前期宣传、干预工作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该人群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蒙城县2个城市社区、9个行政村的618名18~49周岁居民为涮查对象,采用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统一编写印制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0.3%)高于乡村居民(88.7%)(X2=19.202,P=0.024).城乡居民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城市居民知晓率为75.1%,乡村居民知晓率为70.9%,关于"无偿献血是否传播艾滋病"、"每隔6个月以上献血对身体是否有害"的回答正确率,以及上述两个问题回答都正确的比例,城市居民分别为84.4%、80.0%和75.6%,乡村居民分别为75.1%、73.8%和65.6%.结论 城市居民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优于乡村居民,应加强易错知识点以及乡村居民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农村和城镇各抽取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50%,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50%vs 87.50%,χ2=51.62,P<0.001)。除"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外,其他7条知识点、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在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宣传栏广告栏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性别为阻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并根据人群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