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对27例移位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患者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S-P)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6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愈合25例,愈合率93.3%,股骨头坏死3例、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后期发展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1例为内固定取出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率为10.0%。结论采用改良S-P入路对股骨头周围血供破坏小,臀中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对提高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股骨颈骨折(GardenⅡ型6例、Ⅲ型27例、Ⅳ型23例)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5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1.6(18~62)个月,骨折愈合率达96.1%(49/51),股骨头缺血坏死率27.5%(14/5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折愈合者平均93分,缺血坏死者平均57分。结论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使骨折获得较高的愈合率,但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6例年龄在23~52岁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或Ⅳ型)患者,采用髋S-P切口或辅加髋外侧小切口进行骨折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将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转位植入股骨颈前部的骨槽内. 结果 术后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经9~74个月(平均32.5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骨性愈合32例,不愈合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3.3%.无1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腹股沟疝. 结论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于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7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折一期获得愈合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7例,女65例;年龄13 ~55岁,平均38.5岁;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Ⅰ型6例,Ⅱ型40例,Ⅲ型90例,Ⅳ型3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3d.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股骨头坏死组与股骨头无坏死组,统计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对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各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7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54个月(30 ~ 86个月)随访,共有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8.1%;术后4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9分(57~99分).股骨头坏死发生与取出内固定、骨折分型(Ⅲ、Ⅳ型)、年龄、性别(女性)及术后负重时间(>2个月)显著相关,其中与取出内固定最为相关(P=0.002). 结论 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加压空心螺钉取出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不利影响,加压空心螺钉取出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9~59岁,平均41岁。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14例,重物砸伤7例。无移位骨折15例,移位骨折27例。均为新鲜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15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7h~15d,平均4.6d。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1~6年,平均2.5年。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螺钉无松动及折断。术后2年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迹象,1例出现股骨头塌陷,建议扶拐不负重活动,观察病情。髋关节功能按Brumbaek评价标准,优18例,良20例,差4例,优良率90.4%。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空心钉切出原因分析及探讨解决方法.[方法]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33~71岁,平均56.5岁.无移位骨折(GardenⅡ型)21例,移位骨折(CardenⅢ、Ⅳ型)54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6个月.观察内容包括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空心钉切出原因.[结果]本组共有11例患者发生空心钉切割出股骨头.[结论]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改良空心钉的设计,股骨颈骨折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切割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53例,男18例,女35例,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36例,螺钉内固定术17例.平均随访26.72个月(12~60个月),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平均83.69岁,螺钉内固定组手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3例发生关节脱位,均通过闭合复位成功.随访期间,螺钉内固定组有9例8-12个月x线显示骨折愈合,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再移位及螺钉松动,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率29.4%),6例因不同原因行2次关节置换.平均Harris评分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为87.11±7.34,螺钉内固定组为79.71±19.9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术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及并存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病例的临床调查,分析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21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伤后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86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男82例,女104例,平均67.5岁。其中141例病人卧床休息,穿丁字鞋,4周后扶双拐开始行走。45例病人伤后第3d开始扶双拐下地。发现骨折移位后均给予手术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为骨折愈合,股骨头内出现硬化灶或囊肿(FicatⅡ期)诊断为股骨头早期坏死。[结果]68例患者(36.6%)骨折Ⅰ期愈合,118例患者(63.4%)发生骨折继发移位,发现移位平均时间是伤后16d(2~68d)。Ⅰ期愈合组病人中,17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5%。发现坏死时间为8~50个月,其中18~24个月最多,有13例。继发移位组病人中,9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55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59.8%;发现坏死时间为4~18个月,其中6~12个月最多,有36例。26例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19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73%;发现坏死时间为3~12个月,其中3~6个月最多,有11例。[结论]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承受较高的继发移位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所以作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9.
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两枚空心加压螺钉以非平行不相交的空间分布方式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3年2个月,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93.3%,股骨头坏死率为4.8%。髋关节功能评价为优48例,良30例,可5例,差6例,优良率为87.6%。结论 闭合复位,非平行不相交两枚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移植带股方肌蒂骨瓣联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7月~2010年3月采用Moore切口切开复位、2~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以及移植带股方肌蒂骨瓣治疗本院收治的19例青少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13 ~ 27岁,平均19.7岁).[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年(平均27.6个月),最后随访本组仅1例(Garden Ⅳ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余患者均骨性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89.5%.[结论]移植带股方肌蒂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股骨颈新鲜骨折血供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效防止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