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价值。方法10例手术证实的胆总管囊肿患儿,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的CT资料,并按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分型(Todani法)。结果按Todani分类法,本组(Ⅰa型7例,Ⅳa型3例)。结论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螺旋CT扫描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价值。方法 15例手术证实的胆总管囊肿患儿,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12例又经图像后处理。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CT资料,并按Todani法分型。结果按Todani分类法,本组Ⅰ型12例,Ⅳ型3例。Ⅰ型CT平扫表现为肝肾隐窝处边缘光整的圆形囊性密度影,增强后,呈薄壁环形均匀强化;Ⅳ型表现为肝门区及肝内多发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胆总管囊壁强化,扩张的肝内胆管不强化,仍呈现低密度影;图像后处理形态与范围显示更清晰,利于囊肿分型。结论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例共18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归纳特征.结果 肠系膜囊肿6例,卵巢囊肿1例、肠重复畸形1例(囊肿型)、肝囊肿1例、大网膜囊肿3例、胆总管囊肿5例、囊性畸胎瘤1例.结论 小儿腹部巨大囊性占位定位困难,多排螺旋CT对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的检出及确诊具有较高价值,是小儿腹部囊性占位诊断的最佳检查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韦绍全 《吉林医学》2014,(16):83-84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诊断及原因分析。方法:分析影像科诊断的110例胆总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和螺旋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8.3%,定性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清晰的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进行判定,对于其形成原因和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军 《吉林医学》2013,(33):6903-6904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螺旋CT诊断及原因情况。方法:分析影像科诊断的62例胆总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和螺旋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7.6%,定性诊断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清晰的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进行判定,对于其形成原因和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28例临床和随访证实的外伤性肺囊肿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28例中共有37个囊肿,多发囊肿7例(25%),单发囊肿21例(75%),位于上叶5个,中叶17个,下叶15个,形态上呈圆形(19例)、椭圆形(6例)或不规则形(3例)。首次MSCT检查病灶边缘均不光滑,灶周可见多少不一的渗出性病变,15例随访复查,其中13例在1周后囊肿缩小或增大。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病变特征,是目前诊断外伤性肺囊肿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前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上的价值。方法:对本组20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切开取石术,ERCP前均经螺旋CT扫描胆总管。结果:螺旋CT扫描诊断胆总管结石164例,与临床手术病理符合率79.61%(164/206),误诊15例,误诊率7.28%(15/206)。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可为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切开取石术、ERCP等微创术式提供可靠的术前诊断依据,是术前必作的理想影像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胆道结石,3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炎性肉芽肿。结论: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伤、立体清晰地显示胆管结构,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平片、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平片,其中有9例行螺旋CT扫描并用MPR、SSD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重组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综合诊断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其中A型5例(25%),B型11例(55%),C型4例(20%);20例均有跖骨骨折,其中多发骨折16例(80%),单发骨折4例(20%);粉碎性骨折11例(55%)、横行骨折6例(30%)、斜行骨折3例(15%);伴有楔骨骨折5例(25%)、舟骨骨折3例(15%)、骰骨骨折2例(10%)。20例Lisfranc骨折脱位均影像清晰,诊断明确。结论 X线平片、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诊断Lisfranc骨折脱位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2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16例胆道或胰头肿瘤患者(胆管癌11例,胆囊癌1例,胰头癌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15例得到MSCTC正确诊断,术前MSCTC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3.8%.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胆管囊肿传统称为胆总管囊肿,为先天性胆管壁层发育不全所致的胆管囊状扩张.按囊肿的部位和范围将胆管囊肿分为5型:1型:为胆总管囊状或梭形或扩张占80%~90%.2型:胆总管单发憩室占2%.3型:十二指肠壁内胆总管囊状膨出,占1.4%~5%.4型:位于肝外或肝内的多发性胆管囊肿,占19%.5型: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及Caroli氏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临床及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层螺旋CT行上腹部平扫和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癌胚抗原(CEA)增高3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8例为单发,肿块境界欠清;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2例,局部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远端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7例;肝包膜内陷3例;病变处肝叶萎缩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钙化1例;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线样或网隔状强化3例管壁浸润型增厚胆管壁有强化。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及早检出病灶,对病灶作出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3.
朱风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76-4277
目的:对比分析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诊断的创伤性假性肺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与多层螺旋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对于单发性的创伤性假性肺囊肿,多层螺旋CT检测有90.00%的准确率,X线检测有68.93%的准确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在多发性创伤性假性肺囊肿,多层螺旋CT检测有97.25%的准确率,X线检测有76.85%的准确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优势明显大于X线。  相似文献   

14.
陈志刚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68-168
目的:探讨肝胆、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肝总管及壶腹部肿瘤18例(胰头癌13例,胆总管癌3例,壶腹癌1例,肝总管神经纤维瘤1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2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结石及炎性狭窄除了有各自的直接征象以外,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或枯枝样胆总管扩张。结论:螺旋CT对肝、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为肝、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世杰  王华  张莹  刘永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01-2403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CT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病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1)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2)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3)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黎明 《中外医疗》2016,(2):192-193
目的 研究双层螺旋CT对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10月收治的8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采用双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例数以及恶性结节类型. 参照最终诊断结果 对此次诊断采取前瞻性分析. 结果 双层螺旋CT诊断恶性结节42例(鳞癌14例、腺癌19例、转移瘤6例、周围型肺炎3例),良性结节30例(结核球14例、硬化性血管瘤7例、炎性假瘤5例、肺动脉断面4例),4例未确诊,诊断灵敏度87.5%、特异性93.8%、准确性90%,相较最终病理诊断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层螺旋CT检测肺部单发结节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ERCP对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ERCP检查24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并对其中11例合并梗阻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及时行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BD)治疗。结果:按Todani的分类标准,ERCP检查发现Ⅰ型胆管囊肿14例(58.3%)、Ⅳa型8例(33.3%)、Ⅴ型即Caroli’s病2例(8.3%),其中包括囊肿癌变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J)4例。ERCP对胆管狭窄范围的判断及APBDJ的诊断优于CT及B超。ERCP治疗10例,包括胆管结石4例,胆管狭窄2例,胆管炎2例,囊肿癌变2例。ERCP治疗后1周内病人血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Ⅰ型最为常见,胆管囊肿癌变率高、易合并相关的肝胆系统疾病。ERCP对胆管囊肿及APBDJ的诊断和分类较B超和常规CT检查更为直观、准确。ENBD治疗可迅速缓解梗阻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病人的症状,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韩斌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10):841-842
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对远离胰腺器官的单发或多发性囊肿或积液报道较少,也缺乏CT确切分型。我院自1994~1999年发现46例胰腺炎,其中19例并发单发或多发假性囊肿或积液,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血和尿或胸水、腹水中胰淀粉酶高于正常值。本文重点对病因形成机理和病理特点,囊肿或积液的CT分型;CT诊断和鉴别诊断及CT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胆总管扩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胆总管扩张患者,均经过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 20例胆总管扩张患者成像率为100%,均能显示完整的扩张胆总管以及梗阻位置,定位准确率达到100%。经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18例患者与CT诊断符合,定性准确率达到90%。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诊断胆总管扩张效果理想,能够清晰显示胆总管梗阻端形态、部位及胆总管扩张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在胆管阻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结合MPR技术对60例临床疑似胆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诊断.其中24例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16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v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P)检查,28例行病理活检或外科手术.将16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MRCP成像、ERCP、病理活检及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检查结果如下:胆总管结石34例.恶性狭窄14例,良性狭窄2例.胆石症12例.16层螺旋CT诊断且日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1.1%.16层螺旋CT诊断胆管狭窄的准确率为88.9%.其中1例小胆总管结石未能检出,2例初诊为胆管结石的病人后经诊断为恶性胆管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无创技术,在诊断胆管阻塞原因方面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