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治疗后,两组患者PEFR、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aCO_2、pH等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吸氧、解痉及预防感染等临床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总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有创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总通气时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有创气管插管发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h与治疗后1周的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改善较为明显,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和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采用经口鼻面罩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纠正低氧及CO2潴留,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前期43例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明显优于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赵艳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36-343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救治患者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15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参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pH值、PaO_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无创通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COPD并发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38例则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无创通气组和灌洗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灌洗组改善优于无创通气组。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优于无创通气呼吸机,是一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崔莉 《吉林医学》2011,32(28):5876-587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aCO2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NIPPV(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予鼻导管吸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以迅速减轻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缓解呼吸困难,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2组患者pH值、PaO 2明显上升,PaCO 2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整群选取的2014年11月一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和心率变化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气分析以及心率变化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呼衰)的急诊患者中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155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各指标情况,分析其与BiPAP治疗成功与否的相关性.结果 155例患者中,123例BiPAP治疗成功,32例治疗失败.治疗前,BiPAP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血清清蛋白、APACHEⅡ评分、意识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意识评分、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PAP治疗2 h后pH变化值、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对BiPAP治疗是否成功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BiPAP治疗2 h后的pH变化值、BiPAP治疗前的意识水平和体质指数是在急诊环境下BiPAP治疗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VPAPⅢ),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通气后...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中型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中型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BiPAP治疗联合静脉应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  相似文献   

18.
王娜  林育红 《疑难病杂志》2012,(11):846-848
目的探讨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件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设。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加用尤创正压通气;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和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功脉血气分析示PaO_2均明显上升(P<0.05),PaCO_2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Borg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插管率、病北率及住院天数均下降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以及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罗春 《医学综述》2011,17(23):3653-3655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吸氧);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室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和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4、24 h后的pH、PaO2和SaO2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