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同时分析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定性、定量方法,为制定龙船花质量标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结果:薄层鉴别中,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含量测定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在0.6941~6.9412μg、0.3826~3.82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47%(RSD%为1.58%)、101.08%(RSD%为2.01%)。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龙船花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柿叶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Uitimate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铵(85∶1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含量在0.050~0.500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4680.2X+7.4412,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507%(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柿叶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蔡晔芬  黄清松 《中药材》2012,(5):694-69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虎刺样品以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分析柱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2.0%磷酸水溶液(90∶10,v/v)进行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齐墩果酸在0.124~1.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2.2%);熊果酸在0.19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1.9%)。结论:该二种成分均以湖北产虎刺中含量最高,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为虎刺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为控制败酱草的质量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67∶12∶2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败酱草中齐墩果酸在0.052~10.4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41%;熊果酸在0.048~9.6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2.16%。结论: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败酱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不同产地败酱草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詹云静  赵磊  武晓玉  余晓晖 《中药材》2008,31(4):530-532
目的对金沙绢毛菊进行鉴别,并同时建立测定金沙绢毛菊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沙绢毛菊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鉴别,并采用RP-HPLC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87130.0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m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0.44~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08.1075X-2.2928(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4%,RSD=1.3%;熊果酸在0.50~5.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13.1934X-20.985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71%,RSD=1.0%.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可用于金沙绢毛菊的鉴别;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清炒法对木瓜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炒制后木瓜中两者的含量变化。结果:齐墩果酸在15.184~167.024μg·mL~(-1)、熊果酸在40.0~440.0μg·mL~(-1)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9和0.999 8。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0%(RSD=2.48%)、101.66%(RSD=1.49%)。结论:清炒法能提高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使用中应控制木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乌梅饮片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雪云  许腊英  毛维伦  范恒 《中成药》2006,28(7):982-984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乌梅饮片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2%乙酸铵(80∶20),流速1 mL/m 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熊果酸在0.885~8.85μg(r=0.999 7),齐墩果酸在0.366~1.830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熊果酸101.5%(RSD=1.4%),齐墩果酸99.64%(RSD=1.1%)。净乌梅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为0.613 2‰和0.218 2‰,乌梅炭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为0.362 0‰和0.111 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作为乌梅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土藿香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了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 52~0.410 4μg(r=0.999 4)和0.020 72~0.414 4μg(r=0.999 1),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1%和99.32%,RSD分别为1.8%和1.9%。土藿香中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0.208 mg/g和0.411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土藿香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青兰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二氢钠(88:12),流速1.0 mL· min -,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42~2.10 μg (r=0.9994),0.436~2.18 μg (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齐墩果酸98.9%,RSD 1.14% (n=6);熊果酸98.1%,RSD 1.80% (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香青兰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与薄层扫描色谱法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250mm x4.6 m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齐墩果酸在0.645 6~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0.7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薄层扫描色谱法更灵敏、简便、准确,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珠子参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XTerra M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2%磷酸溶液(88∶1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7nm.结果:在1.00~10.04μg范围内,齐墩果酸的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2.48%(n=6).不同产地珠子参中的齐墩果酸含量不同,其中德钦产的含量最高,大姚与丽江产的次之且含量相近.结论:本法准确、分离度高,可用于珠子参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蓝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蓝梅颗粒剂中齐墩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方中岗梅根、板蓝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阴性对照无干扰;熊果酸在1.056μg~3.696μg范围内,点样量与斑点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935.337 1025.735X,相关系数R=0.999,平均回收率为93.9%,RSD为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泰脂安胶囊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流动相:乙醇-磷酸盐缓冲液(87∶13);流速0.6 m l/m in;检测波长为220 nm。熊果酸线性范围0.976~4.88μg,r=0.999 0(n=5)。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36~1.80μg,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52%(n=5)。结论该法分析简便、灵敏、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5):622-624
目的:建立药材香青兰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HPLC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方法:ZORBAX C18色谱柱(4.6mm×250mm,5um),检测波长:220nm,流速:0.6mL/min,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04∶0.08)。结果:所测成分熊果酸进样量在0.1017μg~2.5425μg(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3063μg~7.6575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8.07%(RSD=0.66%)和99.41%(RSD=1.02%)。结论:本文所采取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香青兰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丝瓜藤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丝瓜藤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丝瓜藤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 :齐墩果酸在1 0~5 0μg点样量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84,平均回收率97 73% ,RSD=2 17%。结论 :方法简便 ,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丝瓜藤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溪黄草药材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提升溪黄草药材现有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溪黄草药材中的迷迭香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结果: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能够准确定性溪黄草药材,HPLC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溪黄草药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RSD=0.56%)、100.68%(RSD=0.6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溪黄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维药唇香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C18柱(4.6 mm×150 mm,10μm),流动相甲醇-0.03 mol.L-1磷酸盐缓冲液(90∶10,pH 3),检测波长214 nm,流速0.5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齐墩果酸在0.4~1.2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5%,RSD 1.19%;熊果酸在0.6~1.8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102.3%,RSD 1.25%。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定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87∶13);柱温:1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结果上述色谱条件下柿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可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且斤柿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最高,其次为麻甜黑柿2中,君迁子(河南)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最低。结论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不同,且研究中建立的两者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快捷,重现性很好,可以同时测定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提供了柿叶药材质量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蒸馏水和0.5%SLS为洗脱介质分别洗脱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0.302~30.2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 1.59%;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游离药物平均柱回收率为100.22%,RSD 1.23%,平均柱加样回收率为99.04%,RSD 0.99%;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83.4%。结论:齐墩果酸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准确可信,可用于测定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败酱草败酱药材中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imate 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2%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25℃.结果: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0.026~0.26,0.082~0.82,0.079~0.79 g·L-1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2%( RSD 2.01%,n=6),96.71%( RSD1.89%,n=6),97.85%( RSD 2.17%,n=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和重复性好,为败酱草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