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脑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亚低温组 6 5例 ,于伤后 4~ 12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术中将脑温探头置于硬膜下腔 ,将脑温控制在 32~ 35℃。亚低温治疗 4~ 7天 ,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颅内压 (ICP)、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除未行亚低温治疗外 ,其余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脑氧耗明显好转 ,伤后早期高颅压 (ICP)、高血糖情况分别显著下降 ,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残率明显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安全有效 ,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3-2009-07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初始甲状腺水平为分组依据,将入选对象分成低甲状腺素水平组(32例)及正常甲状腺素水平组(48例),比较两组病人GOS预后评分的差异。结果:入选对象中,低甲状腺素水平组病人平均GOS评分低于正常甲状腺水平组(t=-2.115,P=0.041〈0.05)。结论: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甲状腺素水平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加不良的预后,提示重型颅脑损伤后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具有预测该类病人临床预后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与院内专科后续治疗的关系中,探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2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评定:良好185例(67.0%),中度伤残4例(6.7%),严重伤残8例(2.9%),死亡79例(2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与合并伤密切相关。正确合理的院前急救和良好的后续专科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血颈动脉灌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压氧血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约3.5d行高血氧颈动脉灌注治疗,监测灌注前、中、后的脑组织氧分压(PbtO2)、二氧化碳分压(PbtCO2)、pHbt值变化以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情况。结果患者高血氧颈动脉灌注治疗后比治疗前的PbtO2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PbtO2升高,3个月后的GOS改善(P〈0.05)。结论高血氧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中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年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9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2例(13%).结果:伤后有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采用雷尼替丁等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并无预防作用.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脑伤与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的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周内的颅内压变化特点。方法 对75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压监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5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组25例,监测时间为0~7 d,分别取伤后2、4、6、12、24 h的颅内压及第2、3、4、5、6、7d每4h所测得的颅内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75例患者的平均颅内压均高于正常成人颅内压,监测7 d内死亡26例。不管是全组、重型颅脑损伤组还是特重型颅脑损伤组,死亡者和存活者比较,其平均颅内压均在伤后0~5 d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以伤后2 h和第3 d最明显(P<0.01)。结论 通过对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的变化,为患者的进一步检查、治疗及手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症,且伤后血糖峰值及持续时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亚低温脑保护作用已被证实并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的全面了解仍有待不断深入。笔者拟探讨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血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拓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9.
乔振才  徐文俊 《武警医学》1999,10(10):573-574
颅脑损伤后准确地监测颅内压,研究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和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科1995年5月~1996年5月对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6~79岁,平均412岁。均为重型颅脑伤。其中广泛重度脑挫裂伤10例;脑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8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4例。其中并发脑疝12例。30例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14例;血肿清除术4例;非手术治疗12例。行气管切开术8例。治愈18例,轻残1例,重残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生率、临床症状、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分析其预后.结果142例患者中生存并成功随访94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16例(17%),且其在GCS评分、昏迷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较差(P<0.05),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密切相关(OR=11.25,95%CI 7.65~16.54).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重,DAI增加其发作风险,此类患者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dmission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trauma.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130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ged 19-86 years, admitted with a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 of 8 or less. They underwent perfusion CT as part of their admission CT survey. Clinical data, unenhanced cerebral CT findings, and perfusion CT scans wer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score at 3 months. Perfusion CT features were evaluated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erebral contusions, and juxtadural hematomas.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an unfavorable GOS score at 3 months. RESULTS: Perfusion CT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conventional unenhanced CT in the detection of cerebral contusions. Perfusion CT featured specific patterns with respect to patient outcome, with normal brain perfusion or hyperemia in patients with favorable outcome, and oligemia in patients with unfavorable outcome. The number of arterial territories with low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at perfusion CT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P =.008), as wer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t the scene of accident (P =.083), base excess at admission (P =.002), presence of skull fractures (P =.041), and signs of herniation (P =.013) at admission unenhanced cerebral CT. Perfusion CT also showed a range of brain perfusion alt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juxtadural collections, cerebral edema, or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Perfusion C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trauma provide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function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2.
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及氧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氮平衡变化及胃肠外营养支持对颅内压和氮平衡的影响。方法36例严重外伤随机分成PN组和EN组,比较两组氮平衡、蛋白质和颅内压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脑外伤术后10天内尿氮排出量为12~28g,平均16.4g,排氮量与外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PN组较EN组获得较高的能量和氮摄入[分别为:(6512.4±504.3),(12.7±1.9),(3065.6±768.4),(2.9±1.5)kJ/d],其血清白蛋白亦高于EN组,而ICP较EN组降低较快,伤后10天PN组的GCS高于EN组,伤后1个月PN组的生存质量优于EN组。结论脑外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能增加能量和氮摄入量,促进蛋白质合成,恢复氮平衡,较快地控制ICP,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机制与疗效。方法选择伤后12 h内入院的PADBS患者51例(治疗组)接受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同期入院常温下未用纳洛酮治疗的同类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浆β-内啡肽(β-EP)均值、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均于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血浆β-EP均值、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明显下降(P<0.01),低CPP明显上升(P<0.01);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将恢复良好、中残、重残合称为治疗有效,将植物生存、死亡合称为治疗无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觉醒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PADBS患者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昏迷时间,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1例(治疗组)与2004年7月-2007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治疗同样的患者65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治疗组良好(5分)21例,中残(4分)19例,重残(3分)24例,植物生存(2分)5例,死亡(1分)12例(P<0.01),预后较好(良好/中残)占49%(P<0.05),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占51%;对照组良好(5分)12例,中残(4分)9例,重残(3分)22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19例,预后较好占32%,预后较差占68%.治疗组并发术后颅内血肿、硬膜下积液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以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入院时、治疗后1d和治疗后5d颅内压、血糖、血清GFAP、UCH-L1、NSE、CRP指标变化以及治疗6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颅内压第1天、第5天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5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第5天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治疗组治疗后1、5d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GFAP、UCH-L1水平治疗后1、5d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GFAP、UCH-L1水平治疗后1、5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SE、CRP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SE、CRP治疗后1d和5d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中残、重残及植物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GFAP、UCH-L1、NSE、CRP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损伤后精氨酸加压素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的动态变化,探讨AVP与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水肿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伤后12h、伤后3,5d血浆中AVP含量,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12h内)血浆AVP含量随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颅脑损伤越严重,AVP升高越明显,脑水肿程度越重,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问越长(P〈0.01)。颅脑损伤早期血浆AVP含量与脑水肿严重程度(r=0.731,P〈0.01)和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问(r=0.776,P〈0.01)呈正相关。此外,不同GOS组之问AVP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预后不良组血浆AVP水平在伤后5d持续升高,而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中AVP的动态变化与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密切相关,AVP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12月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116例颅脑创伤患者(重型112例,中型3例,轻型1例),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颅内压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包括药物降颅内压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生存74例,42例重型患者死亡.GCS 3~5分组共75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44%;GCS 6~8分组37例,死亡9例,病死率24%;GCS 9~15分组4例,无死亡.结论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并对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GCS评分低、颅内压高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同侧脑室颞角开放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患者,其中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颅内血肿清除或额极颞极切除及侧脑室颞角开放85例(A组),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颅内血肿清除或额极颞极切除90例(B组),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70例(C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手术的时间、瞳孔大小、CT表现、血压、动脉血氧分压、血糖等临床资料和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分级,比较A、B、C三组之间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A、B、C三组存活者6个月后GOS良好或轻-中度残疾的比率分别是23.5%、20.0%、20.0%,GOS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的比率分别是50.6%、47.8%、40.0%,A、B、C三组的死亡率分别是25.9%、32.2%、40.0%。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经Ridit分析显示:F=3.37,P=0.037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颅内血肿清除或额极颞极切除及侧脑室颞角开放优于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颅内血肿清除或额极颞极切除和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但没有明显提高6个月后良好或轻-中度残疾的比率。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53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26例,均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BT)控制在32~33℃,持续1~7 d,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电解质.对照组27例,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高ICP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DAI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疝形成伴失血性休克的重型颅脑创伤的早期救治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以"选择性早期颅脑手术"救治的54例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研究组),并与2003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未按该方法救治的48例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患者1周内死亡率以及伤后半年的GO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机制、GCS、失血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4例患者1周内死亡13例,死亡率为24%;对照组患者1周内死亡16例,死亡率为33%(P<0.05).研究组患者伤后半年GOS显示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按休克程度行选择性早期颅脑手术可以提高重型颅脑创伤后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