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015年收治的108例肺炎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给予微生物培养检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支原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经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观察组患者阳性率为77.78%,对照组患者阳性率为70.37%,观察组支原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08例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经检测之后,年龄在4-7岁之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76.47%,与各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23±1.34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34±0.28天,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比较,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具有较高的诊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照组予快速血清学检验,比较两组阳性检测结果、不同年龄患儿在血清学检验中的阳性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37例(72.55%)阳性者,多于对照组的29例(5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7岁患儿在血清学检测结果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102例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出院,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7.92±4.16)d,略少于对照组的(18.59±4.3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有效参考,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RST)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法检测(MRD)的诊断效果。方法:纳入1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RST检验法,研究组采用MRD检测法。统计不同病程内两组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及两组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评价两种检测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阳性检出率较高;对照组7天后阳性检出率高于研究组,但7天内阳性检出率低于研究组,两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7天内病程者适合运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病程超过7天者适合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辅助诊断,能够确保诊断效果的及时性、科学性,为支原体感染型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00例进行比较,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另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阳性检测率,观察组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快速血清学检验,不同年龄段患儿中4~8岁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阳性检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微生物快速培养的阳性检测率较快速血清学检验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快速血清学检验在特定年龄段阳性检测率较高,推荐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应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入我院进行诊疗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最终的硬性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有48例检测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6%,对照组患儿只有32例检测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仅为64%,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其敏感有效性更高,阳性检出率也就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256例,所有患儿均证实患有小儿肺炎支气管感染,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采用血清学进行检测,对照组患儿采用微生物培养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检测阳性率为53.9%,对照组患儿的检测阳性率为74.2%,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2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年龄在4~7岁的患儿检出率最高,占78.4%,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与血清学检验这两种方法均可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但微生物培养检测其检测阳性率更高,但所需时间较长,而血清学检验仅需4 h即可了解检测结果,缩短疾病确诊时间,保证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促进患儿的康复,因此在临床的诊断中,两种方式联合应用,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开展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择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组患儿分别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和不同病程时间患儿经过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微生物快速培养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92.22%(83/90),快速血清检验诊断阳性率为80.00%(7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4~7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年龄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验方式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周内患儿检查结果显示微生物快速培养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超过1周患儿检查结果显示快速血清学检验阳性率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但是在病程较长患儿的疾病诊断中快速血清学检验效果更理想,因此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或进行联合检验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展开诊断时分别选用微生物快速培养以及快速血清学这两种检验方法,对比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出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随机分两组,每组43例,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的43例小儿患者为参照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小儿患者为观察组,以两组检测方法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情况对比得出,观察组检出准确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的,存在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时,相对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提高检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进行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84例参与研究,全部患儿均接受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血清学快速检验(RST)阳性率为86.90%,快速微生物培养(MRD)阳性率为89.29%,两种方法下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均有良好诊断价值,必要情况下可以结合两种方法一起使用,以保证最佳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的3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将36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快速培养法和血清抗体法进行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94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26.11%,快速培养法检出98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27.22%,血清抗体法检出60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16.67%。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不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均能够有效的检出肺炎支原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在诊断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留取咽拭子和血清,分别进行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法检验,并就快速培养法与其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检验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0%(60/200)、29.0%(58/200)和16.5%(33/20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与血清抗体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灵敏性可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媲美,但装备技术要求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敏感性和灵敏性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不仅能有效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兼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肺炎支原体(MP)的三种检测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同年龄、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均行MP咽拭子快速培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P-IgM半定量检测和痰MP-DNA-PCR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93例患儿中,MP咽拭子快速培养和血清MP-IgM半定量检测检出MP阳性各47例(MP阳性率24.35%),痰MP-DNA-PCR法检出MP阳性8例(MP阳性率4.15%%)。咽拭子快速培养法和痰MP-DNA-PCR法检测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的阳性率无差异;年龄越大,血清MP-IgM检测法检测阳性率越高。三种方法检测不同病程阶段MP感染阳性率均无差别。结论联合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方法:从某院收集183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末梢血及血清,采用胶体金法、间接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3种方法进行MP-IgM检测。结果:1832例中采用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42.07%,间接荧光法阳性率20.52%,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率21.0%,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胶体金法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间接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且操作简便,结果报告快速,可作为临床肺炎支原体筛查指标;间接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一致性好,但操作相对繁琐,适合临床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间密切关系。方法对我站门诊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不孕不育症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检测、同时进行支原体检测阳性男性不育精液作常规检查和支原体检测阳性不孕女性白带清洁度检查。结果女性不孕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39.33%,明显高于对照组(10.76%),P<0.05;男性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39.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52%),P<0.05;男性不育患者中支原体阳性和支原体阴性患者精液常规检查比较,结果显示阳性组a+b级精子活率为20.6%(P<0.05),阴性组精液常规检查变化不大;女性不孕患者中支原体阳性和支原体阴性白带清洁度检查,结果显示支原体培养阳性组炎症检出率为81.36%(P<0.05),而支原体培养阴性组只有18.68%。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症有很大影响,是导致不孕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重视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法在M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P快速签定培养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0年12月4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同时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P-Ig M抗体。结果 4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MP快速签定培养法培养阳性138例,阳性率29.4%。被动凝集法抗体检测阳性98例,阳性率20.9%。快速签定培养法在肺炎支原休的早期诊断中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被动凝集法。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签定培养法快速、准确,优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做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优先试验。  相似文献   

16.
赵辉  赵冰  王群  王宁  薛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12-113,1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148例,总阳性率为24.7%;男性阳性例数为76例,阳性率为25.3%,女性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24.0%,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0~15岁组、16~35岁组、36 ~70岁组阳性例数分别为123例、16例、9例,阳性率分别为61.5%、8.0%、5.0%;0~15岁组阳性率与16~35岁组、36~70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5岁组与36~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尤其对0~15岁患者检出阳性率高,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炎患儿114例,在病程5 d内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及被动凝集法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A组,54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B组,60例);A组患儿在病程7~10 d用两种方法 复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阳性率.结果 114例中,病程5 d内的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42.1%和23.7%(P<0.05),灵敏度为83.33%和50.0%,特异度为95.0%和100%,ROC曲线下面积为89.2%和75.0%.A组病程7~10 d复查,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35例(64.81%),被动凝集法检测支原体抗体阳性54例(100.0%)(P<0.05).结论 合理选择检测时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关系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小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根据MP-IgM检测结果,在MP-IgM阳性率上,观察组共有12例被检测出阳性,阳性率为24.0%,而对照组只有2例被检测出阳性,阳性率为4.0%,观察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关系。当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性支气管炎后,除了反复咳喘还没有其他特异性诊断症状。所以,对MP-IgM进行免疫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成为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诊疗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6):1173-1175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MP感染患儿112例基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冷凝集试验法检测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小儿MP感染的价值。结果:112例患儿ELISA检测阳性率为95.54%;冷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84.82%;ELISA检测阳性率高于冷凝集试验法(P<0.05);ELISA法检测男性患儿MP感染的阳性率为95.38%,检测女性患儿感染阳性率为95.74%,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凝集试验法检测男性患儿MP感染的阳性率为84.62%,检测女性患儿感染阳性率为85.12%,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小儿MP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冷凝集试验法,临床应针对患儿自身情况选择最佳检测方法,以避免漏检而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20.
倪洁  陆定 《贵州医药》2023,(12):1921-1922
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患儿均接受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G滴度、肺炎支原体IgM)以及生物学检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DNA检测),对感染现状以及不同检测方法实施效果。结果 ≤3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为82.12%,其次为4~6岁患儿感染率为74.14%,7~11岁患感染率最低为66.15%,总感染率75.00%,≤3岁患儿生物学检测检出率更高,7~11岁患儿血清学检测准确率更高(P<0.05);4~6岁患儿血清学检测、生物学检测准确率之间对比无差异(P>0.05)。联合检测在≤3岁、4~6岁、7~11岁年龄段检出率均较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滴度、肺炎支原体IgM、肺炎支原体咽拭子D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诊断率均较高,均可用于疾病诊断,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可以将3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