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碘伏湿敷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10例,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5Fr或4Fr)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55例予以常规维护法,研究组5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碘伏湿敷法,对两组相关局部感染、CRBSI(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相关局部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参照组为20.0%(11/55),研究组为16.4%(9/55),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CRBSI发生率1.9%(1/55)则显著低于参照组18.2%(10/5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湿敷可有效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减少CRBSI可能性,值得临床选择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33-135
目的分析集束化鼓励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我院的90例患者运用了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CRBSI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的8.9%,导管留置时间(36.4±6.2)d长于对照组(27.4±5.4)d,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2.2%)优于对照组(76.7%),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1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6%。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的发生,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相关感染防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灵绯  陈平  王军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05-150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应用长期导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患者40例,分析其中的导管相关感染情况.结果 发生导管感染30例次,占导管使用总例次数的66.7%,感染发生与导管使用时间相关,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很高,积极防治导管相关性感染对确保血管通路畅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泽伟  吴春生 《齐鲁药事》2012,31(7):415-416
通过对1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参与了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及剂量调整,并进行药物疗效监测.从实践中看,药物监护是药师在临床医疗团队中实现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菁  裴小华  郁蓉芳  赵卫红 《江苏医药》2012,38(9):1114-1115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血管条件差的透析患者逐渐增多[1],这些患者常常只能使用血透导管作为其治疗的血管通路.导管相关性感染(HCRI)是造成导管失功、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下降甚至感染性休克的重要因素.老年透析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是HCRI的高危人群.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质量更优、标准更高的现代化管理体系[2].我科将CQI应用于老年透析导管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对策。方法分析总结427例血液透析导管患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整体护理方案。结果仅7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小于0.15次/1000导管日,远低于相关报道的0.5次/1000导管日。结论整体护理方案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血液透析导管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感染,尤其是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约15%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于感染,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1-2],我科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封管预防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应用胺碘酮对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疾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76例,均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患者均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内科临床药师如何开展临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2例儿童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过程,针对患儿病情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儿血液透析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肾内科血液透析患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治疗,2例患儿治疗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间歇性血流透析患儿治疗过程,可确保临床更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常规组:不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112例患者中,出现PICC导管感染有24例发生率为21.43%,其中置管操作不当诱发感染16例(66.67%),患者自身因素2例(8.33%),导管固定不理想3例(2.68%)。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针对可能诱发导管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选择正确置管时机、对导管进行固定、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实施感染处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碘伏消毒对预防手术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常规消毒,观察组(n=45)给予碘伏消毒,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消毒可有效延长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快速心律失常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俊荣 《天津药学》2007,19(4):28-29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血液透析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4例慢性肾衰患者,于透析中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给予胺碘酮75 m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心率、心律及QT间期变化。结果:12例(85.7%)复律,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另外2例加用口服药后,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其中2例心率降至60次/min以下,停用后恢复,未见有低血压发生。结论:胺碘酮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30例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应用抗生素封管和全身用药.结果 25例通过3次静脉加封管治疗,两例通过5次静脉加封管治疗,3例通过7次静脉加封管治疗均得以控制.结论 抗生素封管是对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留置临时导管感染应用尿激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病人6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12人。其中发生临时性导管相关性感染并菌血症患者共22例,其中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1例,痛风肾2例。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及结合我院细菌谱选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身静脉用药,同时采用与静脉给药和相同抗生素溶液混合尿激酶进行封管,观察患者全身炎症状态及透析导管血流量。恢复常规肝素封管后再连续3个月观察记录每次透析导管血流量。结果22例患者在上述治疗24h~48h明显好转,连续治疗2周,1个月复查血培养及导管血培养均转阴性。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84-786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改进操作规程,对107例置管患者进行感染和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并且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所选病例中导管部位皮肤红肿16例,导管内感染1例。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消毒,严格手卫生以及加强自我护理,能够减少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过程中感染和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析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60例,持续质量改进前)和治疗组(60例,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两组相关感染情况。结果两组的CVC-RI发生率之间差异明显(χ2=4.27,P=0.039〈0.05);两组的局部反应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33〈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明显,通过管理和护理,进行质量细化控制,可以显著地降低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15.24±2.2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1.29±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3±2.93)分、(31.45±2.95)分(P <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观察组为5.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感染时间(15.87±2.24)d、导管留置时间为(9.75±2.14)d,观察组分别为(3.98±0.76)d、(3.29±0.5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38%,观察组为9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