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程  王芬  刘华强  孙福生 《中国药房》2012,(26):2467-246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ADR监测工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和2009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品种等进行分析、评价、比较。结果:2008年共上报ADR报告697份,其中新的严重的ADR98例,药师上报395例,临床医师上报92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共375例,其中喹诺酮类药物113例;2009年共上报ADR报告599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155例,药师上报327例,临床医师上报102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共314例,其中喹诺酮类药物59例。结论:ADR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和2013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品种、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等进行分析、评价、比较。结果:2012年共上报ADR报告343份,其中严重的ADR仅2例,药师上报20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54.52%)和中药制剂(23.03%);常见的ADR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54.23%)和消化系统(27.99%)。2013年共上报ADR报告406份,其中严重ADR59例,药师上报ADR 101例;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ADR报告比例分别为43.84%和13.30%,与2012年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ADR受累器官-系统仍以皮肤及其附件(46.55%)为主,但所占比例有明显下降(P<0.001)。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各个方面积极参与ADR监测工作,在提高ADR上报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药师对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专职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的影响。方法:自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6年4月-2008年3月ADR报告,对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8例,且均为一般ADR。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43例,其中由临床药师上报的占67.44%,一般和严重ADR分别占72.41%和27.59%。51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抗肿瘤和抗感染居多,分别占39.22%和23.5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66.66%。结论:专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2011年(临床药师设立前)和2012年(临床药师设立后)上报的ADR报告,按报告人、给药途径、患者年龄与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品种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以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影响。结果2011年共上报ADR报告657份,其中新的严重的ADR 6例,新的一般的有117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为化学药物的有468例;2012年共上报ADR报告730份,其中新的严重的ADR7例,新的一般的有96例,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化学药物的有513例。临床药师对ADR监测工作可有着重要的总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师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权权  赖淑华 《海峡药学》2010,22(6):248-250
目的根据我院消化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8年11月~2009年10月ADR报告,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5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38例。43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质子泵抑制剂和抗感染居多,均占23.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72.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模式中的参与度及参与效果.方法 从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中提取某院2018年至2020年上报的ADR,统计各年、各类ADR例数及对应的临床药师参与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年间,医院ADR(总的及严重的)上报例数及临床药师在ADR上报工作的参与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各类A...  相似文献   

7.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7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监测工作的质量,探讨ADR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1年上报的1728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年龄与性别、报告人职业、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8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4例(0.23%),新的ADR 35例(2.02%);护士上报1654例(95.72%),药师上报73例(4.22%),医师上报仅2例(0.12%);以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3.58%);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有713例(占41.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医院应完善医、药、护合作的ADR监测体系,提高医师、临床药师的上报比例;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作用,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上报的11例早期梅毒患者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后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ADR的报告,按照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进行分组。干预措施包括严格规范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关注药品生产批号并及时上报和更换不同批号药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比较干预前后的严重ADR发生率及患者的治愈效果。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半年内我院门诊注射用苄星青霉素引起严重ADR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均良好(100%)(P>0.05),血清学转阴率分别为66.49%、60.00%(P>0.05)。结论:临床药师实施ADR监测,及时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病例的发生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信息系统中2018年-2020年3年间上报的ADRs病例454份报告,统计其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以及涉及的给药方式、ADRs严重程度、疑似药品种类和ADRs累及器官/系统等相关因素,分析其ADRs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454例ADRs病例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且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ADRs发生率为最高(212例,46.70%);ADRs涉及药品种类构成比TOP 3的药品分别为抗感染药物(38.77%)、血液系统药物(8.59%)和消化系统药物(6.17%),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s发生率达66.08%,皮下注射给药引起的ADRs为最少(0.44%);454例ADRs报告中以一般不良反应为最多(299例,占65.86%);ADRs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常见(占58.37%).结论:在日常ADRs监测中,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60岁以上人群和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等因素,ADRs所导致的皮肤及附件产生的病变,属于ADRs重要信号特征;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应重点监测上述因素,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上报的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分析其抗菌药物ADRs涉及的相关因素。结果:535例抗菌药物ADRs报告中,其中男性248例,女性287例,女性多于男性;抗菌药物ADRs上报例次逐年增加;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s为最多(占93.46%),其次为口服给药(占6.16%);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中头孢菌素类占26.83%;ADRs报告一般的占93.27%,新的ADRs占4.67%,严重的ADRs占2.06%。结论:医院行政部门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慎用喹诺酮类药物,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姜继娟 《抗感染药学》2019,16(3):479-482
目的:探究和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促进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及其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2月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的系列资料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组,另抽取2018年1—12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的系列资料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组,比较管理实施前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情况、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的分布及其构成比差异。结果:实施后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护师及药师上报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且新的及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药品不良反应种类及其涉及药品的发生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口服用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吸入及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上报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效提高了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尤其是提高了静脉注射给药致不良反应和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种类的上报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收集上报的62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5例ADR中,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女性,45-59岁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28例,占84.5%),引发ADR最多的药品为中药类制剂(168例,占比26.9)、其次抗感染药156例,占比25%。严重不良反应4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过敏性休克等,ADR报告主要以医生护士为主,药师上报例数仅占上报例数4.5%。结论应重视医院ADR监测,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院5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及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599例ADR报告,按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药品名称、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9例ADR报表中,新的严重的ADR报告155例(占25.88%);临床药师上报ADR报告327例(占54.5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421例(占70.28%);引起ADR最常见的药为抗感染药,共314例(占52.42%);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有207例(占28.55%),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56例,占21.52%)、心脑血管系统损害(112例,占15.45%)。结论:新的严重的报告在分析评价中有重要意义;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应发挥主要作用;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管理;ADR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9):1733-1736
目的:分析医院儿童患儿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和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患儿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1—6月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351例儿童ADR报告,分析儿童患儿引起ADR的相关因素和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在351例儿童ADRs报告中,新的ADR 51例占14.53%,其中,新的严重的ADR报告2例占0.57%;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238例占67.81%;抗感染药物168例占47.86%,和营养、电解质、维生素类药物34例占9.69%;ADR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41例占68.66%,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潮红等症状;ADR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岁111例占31.62%;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均较好的转归(痊愈12.54%、好转85.19%)。结论:应注意ADR发生的相关因素(给药途径和患儿性别、年龄等),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儿童患儿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经验及其对安全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2016—2018年的ADR报告单及季度、年度ADR监测分析报告。分析2016—2018年ADR上报情况,2016—2018年ADR频次最多的前5名药品,分析发生ADR的原因,查找相关文献,总结避免和减轻患者ADR的方法及提高安全用药的措施。结果(1)2016年上报ADR 87例,仅1例严重不良反应,另外86例均为一般报告,其中15例为新不良反应。2017年上报ADR 96例,仅1例严重不良反应,另外95例均为一般报告,其中16例为新不良反应。2018年共上报ADR 94例,有3例严重不良反应,另外91例均为一般报告,其中19例为新不良反应。2016年新生儿科、乳腺科、麻醉科上报量为0,2017年仅有新生儿科上报量为0,2018年所有科室均有上报量。(2)2016—2018年ADR频次最多的前5名药品依次为注射用甲氨蝶呤、硫酸镁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片、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蔗糖铁注射液。结论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建议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运作规范的ADR报告工作体系,有利于ADR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进步,亦有利于全院合理用药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作用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上报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2016年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14年临床药师干预ADR上报为时间界限,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ADR报告总数,新的、严重的 ADR报告数与比例,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以及ADR上报来源变化。结果:干预后,ADR报告数,严重ADR报告数及其比例,以及新的ADR的报告数及其比例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则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药师上报ADR比例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ADR 监测报告,使我院ADR监测报告数量及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96份ADRs病例报告所引发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加强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孙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25):159-162+166
目的 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2021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充实药品的安全用药信息。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 020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DR报告类型、上报人职业、药品类别、累及器官/系统、给药途径。结果 1 020例ADR中,男女患者比为1∶1.15,65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严重的ADR 376例,新的严重的ADR 115例,新的一般的ADR 97例,一般的ADR 432例。ADR上报人职业以护士为主。ADR药品类别最多的为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及抗肿瘤用药,ADR累及器官/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结论 医院通过ADR监测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药学监护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ADRs药学监护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某医院心内科ACS患者108例,由临床药师进行ADRs药学监护,记录ADRs的类型、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处置措施、转归情况、涉及药品等信息,并对ADRs的关联性和预后进行评价。结果:83例患者报告了ADRs,占比76.85%;累计报告150例次ADRs,涉及17种ADRs类型;全部药品不良反应均为一般ADR,其中1例为新的ADR,无严重ADR。全部ADRs涉及25种药物,其中22种药物的ADRs发生率为“常见”。发生频次最高的ADRs为出血事件,均为1型或2型出血,第二位为肝功能异常,均为轻度肝损伤;第三位为胃肠系统不适,50%与阿司匹林相关。根据ADRs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后,痊愈和好转比例为90.00%。结论:ACS患者的ADRs发生率较高,均为一般ADR,多数为常见ADR且预后良好。临床药师的全程...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9,(6):1005-100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2018年间上报的ADRs报告1 988例,抗菌药物致ADRs报告382例,分析其抗菌药物致ADRs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的特点。结果:382例抗菌药物致ADRs报告中,涉及抗菌药物12大类35处品种49种品规,其中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ADRs例数为最多,头孢菌素类次之;41~60岁患者抗菌药物致ADR发生例数的构成比为最高;ADRs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