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艾平波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86-1088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COPD伴感染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稍高于对照组(7.50%)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伴感染患者,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高金良 《抗感染药学》2020,17(3):440-442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配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80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联用组和左氧氟沙星组(n=40);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IL-6、hs-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配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6,(5):1010-1012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肺部多药耐药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肺部多药耐药杆菌感染患者140例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为82.86%(P<0.05);细菌清除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为78.12%(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肺部多药耐药杆菌感染患者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细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9,(1):154-155
目的:探究头孢派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有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关系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对细菌清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清除了细菌清除,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张永欣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89-1391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原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4例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细菌清除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头孢他啶,有效促进了病原菌的清除,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掌握好合理用药方法与用药时间的间隔,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较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疗效增加,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张轼 《抗感染药学》2019,16(9):1603-1605
目的:评价氨溴索辅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氨溴索联用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间患乾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温、咳嗽咳痰、肺部湿罗音)复常时间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温、咳嗽咳痰、肺部湿罗音)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辅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效改善了肺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莫西沙星治疗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进行疗效-成本分析。方法选择慢支并肺炎患者189例,随机分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96例,莫西沙星对照组93例,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5%,治疗组经济性更佳。结论在治疗慢支并肺炎中,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效价比高,是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程新炎 《抗感染药学》2019,16(4):669-671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AE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肺部湿啰音、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和体温)复常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肺部湿啰音、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和体温)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AE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症状的复常,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9,(3):496-498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小儿CAP患儿88例资料,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复常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CAP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有效促进了患儿症状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组(n=30),对照组为单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n=30,疗程均为10~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6%,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CAP可提高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支原体肺炎(MP)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其成本-效益。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MP合并细菌感染患者8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药物治疗成本-效益。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为76.74%(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为11.63%(P<0.05),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比(C/E)为45.99低于对照组为83.91(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MP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且安全性较高,有效降低了药物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7,(3):708-710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冠心病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57%(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为30.95%(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4.
尹毅  刘道飞  周献忠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58-2160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老年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82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老年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3):605-607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新生儿革兰阴性菌性败血症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新生儿科收治的革兰阴性菌性败血症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氨曲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肾毒性的发生率为3.13%稍低于对照组为25.00%(P<0.05),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革兰阴性球菌性败血症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确切,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芳芳 《抗感染药学》2020,17(4):600-602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伴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伴细菌感染患者98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用组,每组49例;阿奇霉素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用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用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77.55%)(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阿奇霉素组(14.29%)(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奇霉素联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伴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冠心病老年患者伴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7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每组37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患者(78.38%)(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轻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8,(2):262-264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与不同抗菌药物(比阿培南或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对多重耐药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多重耐药杆菌致HAP患者86例资料,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比阿培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WBC、hs-CRP、PCT和SAA)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比阿培南联用治疗多重耐药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疗效,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9):1748-1750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9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感染学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差异,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为84.78%(P<0.05),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等感染学指标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69%低于对照组为28.26%(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糖尿病患者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感染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8,(1):162-164
目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临床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葡萄糖、白细胞、白蛋白和多核细胞)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葡萄糖、白细胞计数、蛋白质以及多核细胞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葡萄糖、白细胞计数、蛋白质以及多核细胞水平测得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效果优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了临床指标(葡萄糖、白细胞、白蛋白和多核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