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4):892-894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对胃肠及痔疮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胃肠及痔疮手术治疗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头孢唑林组(n=45)和头孢呋辛组(n=45);头孢唑林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治疗,头孢呋辛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头孢唑林组患者用药后术前、术后2 d、术后5 d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测得值与头孢呋辛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头孢呋辛组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与头孢呋辛组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及痔疮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采用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彭美霞 《抗感染药学》2019,16(4):726-728
目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60例;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头孢呋辛钠组产妇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头孢呋辛钠,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宋北剑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92-2194
目的:比较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医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64例资料,按照术后预防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32例);头孢呋辛钠组予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术后预防感染,克林霉素组则予以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临床各项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相比头孢呋辛钠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的克林霉素组的疗效更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头孢呋辛钠组,术后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头孢呋辛钠组,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克林霉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呋辛钠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抗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郭玲利 《抗感染药学》2019,16(4):686-687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钠与克林霉素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资料,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克林霉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后则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CRP、PCT)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少量对照组(P<0.05),以及血清CRP、PCT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效果优于克林霉素,有效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并且有效改善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了产妇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5):951-953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为骨科手术患者合理选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1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切口感染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切口感染治疗,C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切口感染治疗,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二者用于骨科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骨科择期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头孢硫脒、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这项研究是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一项骨科择期清洁切口手术随机、开放性的临床对比研究。33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头孢硫脒治疗组(A组)、头孢唑林治疗组(B组)和头孢呋辛治疗组(C组),术前、术后静脉滴注预防使用。三组均随访30 d,使用手术部位感染的结果标准统计分析。结果:头孢硫脒治疗组(A组)浅表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6.36%(1.73~10.99 95%CI),头孢唑林治疗组(B组)浅表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78%(0.32~5.88 95%CI)与头孢呋辛治疗组(C组)浅表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3.57%(0.13~7.01 95%CI)。结论:骨科择期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头孢硫脒、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99)。  相似文献   

7.
江俊 《抗感染药学》2019,16(4):684-685
目的:比较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硫脒、头孢唑林)对骨科患者清洁切口手术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接受骨科择期清洁切口手术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头孢硫脒组(63例)与头孢唑林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相关指标、用药安全性以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和术后3 d,两组患者体温、中性粒细胞比与白细胞计数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清洁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硫脒或头孢唑林均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二者的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9):1679-1681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单剂量给药对胃肠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9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头孢呋辛组和头孢曲松组,每组45例;头孢呋辛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常规抗感染用药,而头孢曲松组患者则给予头孢曲松单剂量抗感染用药,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胃肠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抗感染用药的成本差异。结果:头孢曲松组患者用药后胃肠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抗感染用药的成本远远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头孢呋辛组,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曲松单剂量给药可有效降低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其预防效果优于头孢呋辛常规抗感染用药的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且安全性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9.
周莎莎  陈霞 《抗感染药学》2021,18(4):601-604
目的:分析比较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4种常见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指标,探究方案中最优经济学特点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间收治的11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资料,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头孢呋辛组(21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21例)、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组(36例)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组(38例);采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CEA)法,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评出最优的治疗方案.结果:小儿支气管肺炎的4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C/E)之比分别为37.68、38.48、32.38和46.21;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成本高于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的联用,其增量C/E比为476.74(每增加1个治愈值所需的成本).结论:在4种药物治疗方案中,从成本-效果的角度考虑,采用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是最理想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胡彩云 《抗感染药学》2019,16(2):330-332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80例产妇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血常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头孢唑林或头孢呋辛均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但二者的预防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4):845-847
目的:比较单剂量头孢呋辛与头孢曲松分别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头孢呋辛组(45例)和头孢曲松组(30例);头孢呋辛组患者手前0.5~1 h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治疗,头孢曲松组患者手前0.5~1 h内则给予头孢曲松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全程时间、输血量、术后医疗费用与药费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头孢曲松组患者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全程时间和手术输血量分别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组患者术后医疗费用和药费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剂量头孢曲松用于预防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可有效地降低胃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后医疗费用与药品费用,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酯胶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B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C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酯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观察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7%(2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B组总有效率为80.0%(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C组总有效率为93.3%(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例)。所有患儿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头孢呋辛酯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呋辛酯胶囊和阿奇霉素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增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应用抗生素种类不同分为头孢唑林组30例和头孢呋辛组3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头孢唑林组和头孢呋辛组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E、F 6组各20例,A组采取头孢呋辛治疗,B组采取头孢他啶治疗,C组采取磺苄西林钠治疗,D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E组采取克林霉素治疗,F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6组治疗效果及药物成本。结果 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0%、95%、95%、75%、70%,A组、B组、C组、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成本/效果分别为0.97、1.84、2.76、1.51、1.20、1.30,A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B组、C组、D组、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为骨科感染防治中效果较好且花费较低的药物,并且临床使用较为安全,推荐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6):1224-1225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婴产妇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前、术后2 d和术后4 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红蛋白(Hb)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用药后体温升高的发热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采用头孢唑林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价值。方法13例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6例)和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止咳、化痰、雾化、退热、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基础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奇霉素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患者接受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阿奇霉素+头孢美唑钠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8、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8.51±1.44)mg/L、(0.31±0.05)ng/ml、(0.53±0.11)ng/ml,均明显低于阿奇霉素组的(31.38±4.46)mg/L、(0.62±0.12)ng/ml、(2.78±0.36)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辅助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胡腾辉  李迎辉 《海峡药学》2013,25(5):284-285
目的观察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抗生素应用方案不同分为6组,观察术后各组临床效果及成本情况比较。结果本组分析中,有效率自高到低顺序排列为头孢呋辛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组、依替米星组、头孢噻肟钠组、克林霉素组、氧氟沙星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95.45%、95.45%、88.89%、75%、72.22%。组间成本效果比较,头孢呋辛组显著低于其他组,成本效果比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克林霉素组、氧氟沙星组。结论骨科应用头孢呋辛是预防感染的最佳药物,且效价比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7,(1):145-147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成本费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和己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丙组患者给予磺苄西林钠治疗,丁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戊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治疗,己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别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其成本费用。结果:甲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乙组患者为93.33%,丙组患者为96.67%,丁组患者为96.67%均明显优于戊组为76.77%和己组73.33%,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成本/效果(0.95)明显低于乙组(1.77)、丙组(2.71)、丁组(1.49)、戊组(1.17)和己组(1.24),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中,头孢呋辛的预防效果为最佳,成本/效果也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9.
赵根群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29-103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联用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孕产妇的安全性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孕产妇10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用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用药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联用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孕产妇的疗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妊娠结局,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曾慧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87-1589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对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3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B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值(WBC)、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3 d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