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8):1504-1505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同输注时间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病原菌感染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间ICU收治的严重病原菌感染病患者90例资料,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微量泵输注3 h,每隔8 h用药1次,抗感染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微量泵输注0.5 h,每隔8 h用药1次,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为82.22%(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延长泵输时间治疗ICU严重病原菌感染病患者的抗感染病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李凯 《抗感染药学》2019,16(7):1229-1231
目的:探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急诊重症感染患者抗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治的急诊重症感染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于治疗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头孢哌酮钠,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琳琳 《抗感染药学》2019,16(6):988-990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美罗培南对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行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22例资料,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7.21%)高于对照组(44.26%()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均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金丽华 《中国药业》2012,21(15):33-35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不同菌群的清除率.方法 选取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病原菌清除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用药时间(4.5±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1.1)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3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和4.41%,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感染细菌的总体清除率为82.54%.结论 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早期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能够迅速清除致病菌,促使病变转归,且不良反应少或轻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推荐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衡  关动  院江丽  郑蓉 《抗感染药学》2019,16(2):245-247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体温、咳嗽与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为73.53%(P<0.05),临床症状体征(体温、咳嗽与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71%稍高于对照组为8.82%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症状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6):1261-1263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感染症状消失时间、细菌学检查复常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症状消失时间、细菌学检查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和肺功能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聂雪平  黄雪会 《抗感染药学》2019,16(7):1277-1279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FEV1、FVC、FEV1/FV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提高了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WBC、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WBC及CRP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抗感染和细菌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20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2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阿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为54.62%,总有效率为83.08%和细菌清除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54%,总有效率为81.54%和细菌清除率为92.54%,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15%,观察组为12.31%,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阿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患者,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比较,其临床疗效相近,均可作为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0.
徐北辰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86-1388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谷氨酰胺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伴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其对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腔感染患者87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和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81.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内毒素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谷氨酰胺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血浆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美罗培南组48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美罗培南组痊愈30例,显效14例,无效4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痊愈32例,显效7例,无效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精神症状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7):1433-143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肺部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间肺部严重感染患者94例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号奇偶数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为72.34%(P<0.05),以及临床症状(肺部严重感染症状、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为17.02%(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肺部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彭莉虹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48-1750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交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咳嗽、肺部啰音)复常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前疗后血清炎性因子(CRP、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疗效优于单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了临床症状的复常,提高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8,(8):1454-1456
目的:评价血必净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重症胆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胆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乳酸含量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合指数、乳酸水平值、BNP水平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为357.49±32.08、乳酸水平值为(3.03±0.06)mmol/L和BNP水平值为(102±18)pg/mL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常规组为67.65%(P<0.05)。结论:采用血必净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治疗重症胆道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临床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丁晓兰  倪春艳 《抗感染药学》2021,18(9):1265-1268
目的:分析医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原因.方法:抽取2019年10月-12月医院临床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患者387例病历资料,分析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的相关指标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原因.结果:387例临床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患者中,其中用药不适宜59例(占15.24%);使用量TOP 6的科室中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患者256例(占66.15%),用药前送检标本微生物送检率为29.46%,治疗后送检率为51.94%;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二联用药的方式为主;用药期间产生不良反应75例(占19.38%,以皮疹和瘙痒为主).结论:医院临床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教育与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9,(11):1979-1981
目的:评价谷氨酰胺辅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伴腹腔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GRA)、血小板计数(PLT)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感染患者100例资料,依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CRP、GRA、PL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CRP、GRA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LT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谷氨酰胺辅助亚胺培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腔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WBC、CRP、GRA及PLT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许俊 《抗感染药学》2019,16(2):321-323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其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59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RP、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血清PCT、CRP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治疗败血症患儿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血清CRP、PCT水平,且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治疗后复发率、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鲍氏不动杆菌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MIC90结果为2μg/ml,未发生变化,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泛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与传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而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美罗培南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且单独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或美罗培南的患者127例,分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治疗组)56例和美罗培南组(对照组)71例,通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5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3.33%和65.9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15.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次于美罗培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26):3684-3687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期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期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单数为试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1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gtt(约30 min),q8 h;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gtt(约30 min),q12 h。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参数{血氧分压[p(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a O_2)}水平和病原菌清除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参数和病原菌检出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_2)和Sa O_2水平均明显升高,p(CO_2)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原菌清除27例(清除率为84.38%),多于对照组的26例(清除率为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期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对血气参数的改善作用、病原菌清除效果均较好,亚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