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的点评结果及其用药的合理性与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门诊就诊的1 000张患儿用药处方,分析其门诊处方用药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1 000张患儿用药处方中,处方合格数为857张(合格率为85.70%),不合格处方143张(不合格率为14.30%);不合格处方中主要有不规范的处方8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62.24%,不适宜的处方为54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7.76%;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653张占所有处方的65.30%;静脉给药后发热的患儿为547例占所有患儿的54.70%;患儿平均药品的使用种数为2.16种,基本药物使用平均数为1.67种。结论:医院儿科的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较高,医院行政部门应重视临床医师及药师的专业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8,(2):223-225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其不合理用药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31日期间门诊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15 000张作为研究对象,点评其合理用及其不合理原因。结果:15 000张门诊抗菌药物点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00张占0.67%,主要以用药不适宜为主;抗菌药物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多出现在急诊科、内科;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率为最高。结论: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属基本合理,但仍需医院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干预,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门诊2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共1163份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94份,占抽取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5.55%;2022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67份,占抽取的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3.58%。2022年与2021比较,处方及病历医嘱不合理率下降2.03%,处方医嘱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我院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经过前置审核、药师人工干预和行政管理多重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继续加强干预管理,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杨薇  戈大春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73-2075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究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其原因,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门诊临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8 109张,对其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结果:8 109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639张占7.88%,其中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为无感染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遴选不适宜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知识的培训及监管,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促进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4~9月门诊处方共12113张(每月抽取4d),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1365张,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12113张被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1365张(11.27%),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73张,不合格率为5.35%。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大处方的审核力度,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多种处方点评模式对我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从而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人工点评结合合理用药系统,对儿童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实时警示、拦截,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及原因,积极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结果:2016年度合理用药系统全处方点评总合格率为98.97%,其中超常处方占5.18%,用药不适宜处方占94.82%。人工点评总合格率为98.13%,其中不规范处方占1.20%,超常处方占11.52%,不适宜处方占87.27%。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合格率98.24%,微生态制剂合格率95.70%。结论:人工处方点评结合计算机技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监管手段,有助于实现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类型、表现,以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处方4847张作为分析资料,点评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用药类型、表现,比较药师点评处方干预的效果.结果:抽取的4847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52张(占3.14%),其中2018年不合理处方79张(占51.97%),2019年不合理处方73张(占48.03%);2018年处方合格率为96.71%,2019年处方合格率为97.02%,二者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年间门诊不合理处方TOP 3原因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分别占22.37%和20.39%;2019年实施药师门诊处方点评后发现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TOP 3分别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分别占30.14%、26.03%和23.29%.结论:2019年门诊处方合格率略高于2018年,但常见的不合理原因类型仍然以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为主,医院应加强药师对处方点评的干预力度,以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避免或减少不合理用药或滥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2):284-286
目的:分析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每月随机抽取25%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40 865张处方),评价和比较每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逐年下降,而合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居前3科室,分别为急诊门诊、儿科门诊和妇科门诊。结论: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是合理的,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逐年上升,表明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综合用药指标和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统计我院门诊处方共计9 000张,主要用药指标如下: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9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78%,注射剂使用率为14.68%,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8.2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7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77.16元。9 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为8 151张,占90.57%;不合理处方为849张,占9.43%,不合理处方中绝大多数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合理处方和超常处方占少数。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和处方合格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的点评与分析,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抽取9 0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9 0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0.30%,单张处方平均开具药品1.98种,处方平均金额65.36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39%,注射剂使用率为28.66%,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0.71%,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12%。其中,不合理处方876例(占9.73%),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和处方用药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处方有108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2.33%。结论: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点评与分析,可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9年1-12月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2019年1-12月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每月抽取4个工作日(不同星期)所有门诊处方(不含中药处方)11045张,对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11045张门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834张(7.55%),其中不规范处方303张占36.33%,用药不适宜处方376张占45.08%,超常处方155张占18.59%。不合格处方占比全年呈总体下降趋势,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不合格处方率明显降低。不合格处方的主要问题为临床诊断未写或书写不全、开具超规定用量处方、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结论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严重,通过点评分析和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情况,可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原因,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7-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8 464张及各月已归档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309份进行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原因。结果:通过定期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我院2013年7-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由17.91%(7月)下降至10.21%(12月),住院患儿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持续保持在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门急诊处方和Ⅰ类切口手术医嘱中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丘懿  简福梅  梁冬梅 《海峡药学》2016,(12):243-245
目的 探讨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干预的效果,监督不合理用药,以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1年至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我院近4年来进行门诊处方专项点评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持续改善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结果 2011年至2014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依次为34.32%、24.44%、22.91%、22.49%,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逐年上升,依次为88.95%、97.15%、98.18%、98.92%,处方各项不合理现象的比率如超常处方、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等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抗菌药物处方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 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降低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提高处方质量,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媛媛  章袁 《中国药房》2015,(5):593-595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医师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解放军第153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2013年12月门诊处方100份、病区医嘱单3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病区医嘱点评要求进行点评分析。结果:门诊合理用药处方93张(占93.00%),用药不合理处方7张(占7.00%),其中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中西药联用不当、抗菌药物选用不当、禁忌用药各1张,分别占所审查门诊处方的1.00%,联合用药不当2张。病区医嘱单中合理用药医嘱25条(占83.33%),不合理用药医嘱5条(占16.67%),其中无适应证用药、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围术期用药不当和溶剂选择不当各1条,分别占点评医嘱的3.33%。结论:我院当月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学室已建立"不合理用药医师联系单"、"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病房不合理医嘱干预记录",以利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潜在或已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哲 《抗感染药学》2021,18(1):90-93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原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2月间门诊西药房门诊患者80张抗菌药物用药处方,点评与分析处方中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常用抗菌药物品种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其合理用药规范化对策。结果:80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中,单联用药处方占87.50%、二联用药处方占8.75%、三联用药处方占2.50%和四联用药处方占1.25%;8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37.50%、大环内酯类占12.50%、喹诺酮类占11.25%、氨基糖苷类占10.00%、硝基咪唑类占8.75%、青霉素类占7.50%、抗真菌类占5.00%、氯霉素类占3.75%、四环素类占2.50%和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占1.25%;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率(DDDs)TOP 3的分别为五水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其中用药不合理处方9张,发生率为11.25%;其不合理原因主要为用药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无指征用药;干预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率(2.50%)低于干预前(11.25%)(P<0.05)。结论:开展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强化了门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理念,提高了处方质量,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每月100张,采用回顾性方法评价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3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合格处方为1026张,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共274张,平均合格率为78.92%。结论:随着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的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合格率逐月上升,但仍需强化相关措施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23):3176-3179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我院处方与医嘱,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数不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数不少于30份,按照合理用药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处方与医嘱采取"即时干预"及"行政干预"的方式处理。结果:2013年门诊处方平均合格率为97.86%,不规范处方占0.92%,不适宜处方占1.20%,超常处方占0.01%。不规范处方下半年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法用量不适宜未得到有效控制。医嘱平均合格率为96.30%,更换药物无依据和诊断不完全的不合理情况下半年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急诊使用率为41.51%,其他指标基本达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为81.60%,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88.37%。结论:"即时干预"与"行政干预"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即时干预"主要降低了不规范处方量,"行政干预"使得一些具体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促进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处方点评工作小组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门、急诊处方共18000张(每月抽取5d,150张/d),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3091张。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18000张被抽查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3091张(17.17%),其中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219张,不合格率为7.08%,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有处方开具不规范、诊断不合理、无指征用药、药物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规范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达到预期目的,但仍需加大处方的审核力度,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的门诊处方共2 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理处方2 297张,占95.71%;不合理处方103张,占4.29%,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规范处方3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4张,超常处方33张。人均用药4.58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9.35%,使用注射剂的处方为16.8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65.38%,人均药费168.72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1 286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资料,采用《处方管理方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共识等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特点。结果: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1 286张门急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中有135张为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率为10.50%;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主要来自儿科(31张,占22.96%)和急诊科(24张,占17.78%),其次为妇科(16张,占11.85%)和耳鼻喉科(15张,占11.11%);不合理处方所涉及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46张,占34.07%),其次为喹诺酮类(32张,占23.70%)和硝基咪唑类(25张,占18.52%);135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中,主要的不合理原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45张,占33.33%)和处方书写不规范(27张,占20.00%),其次则为遴选药物不适宜(19张,占14.07%)、联合用药不适宜(17张,占12.59%)和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