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术中子宫局部注射经生理盐水20mL稀释的垂体后叶素12IU;B组术中同样方法仅注射缩宫素20IU。测定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发生。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少,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用药后15min A组收缩压上升比B组明显,用药后30min及60min收缩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育龄妇女的发病率有上升起势。其引起的月经量增多、不孕、腹痛、肌瘤压迫等临床症状,影响了众多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生育能力的保留,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两年间,共收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垂体后叶素)57例,对照组(缩宫素)58例。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结果:用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后再剔除子宫肌瘤的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止血,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套圈法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准备在腹腔镜下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6例采用套圈法,B组49例采用缝合法(常规切开缝合),比较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结果套圈法与缝合法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发生率低(P<0.01或0.005),2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套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6U +0.9%氯化钠注射液8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U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化、术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无中转开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 〈0.01);术中用药后15 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对血压的影响是短暂的,无并发症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剔除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和效果.方法:对8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加0.9%氯化钠10ml;对照组40例,予局部创面电凝止血或明胶海绵填压止血.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情况.结果:8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有利于术中止血,应作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中给予0.9%氯化钠+20 IU缩宫素混合液20 mL,观察组应用0.9%氯化钠+6 IU垂体后叶素混合液20 mL,经腹壁穿刺针刺进子宫肌层,在瘤体周围注射。结果观察组用药15 min、30 min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药后60 min 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剔除子宫肌瘤个数以及肌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预处理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好方法,临床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柘城县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43例,肌瘤剔除前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组(对照组)43例,肌瘤剔除前肌层注射缩宫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垂体后叶素组均小于缩宫素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较缩宫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功效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1年5月于我院妇科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保留子宫的女性患者30例,随意将她们分为垂体后叶素组15例和缩宫素组15例.结果:垂体后叶素组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比缩宫素组的时间减少许多,垂体后叶素组的患者出血量也比缩宫素组减少许多.结论:除了对使用垂体后叶素有害的患者,其它符合条件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都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后的临床疗效。方法:5cm以上的子宫肌壁间肌瘤、腹腔镜下剥除后,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2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6例患者治疗后月经量正常;复查B超,子宫大小、形态均恢复正常、宫腔线为线状。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 笔者按照随机原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最佳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 6 7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 ,单发肌瘤4 2例 ,多发肌瘤 2 5例 ;其中经阴道分娩 12例 ;剖宫产 5 5例 ;剖宫产加肌瘤剔除术 4 0例 ,剖宫产加子宫次全切除术 3例。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高 ,大部分病例可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穴八针"针刺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临床观察、随访,治疗组予"四穴(足三里、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八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瘤体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和4.1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瘤体体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症状体征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症状体征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穴八针"针刺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小瘤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与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中脱落3例,脱落率为3.4%,最终完成85例患者,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LM后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中药,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口服3个疗程,并随访1 a;观察两组术后3、6个月卵巢功能、应激激素指标及术后两组子宫肌瘤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6月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多巴胺(DA)均较术后3个月降低(P0.05);术后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治疗组在NE、Cor、D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黄体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均较术后3月降低(P0.05);术后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治疗组FSH、LH低于对照组,而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有机结合对LM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卵巢功能,降低复发率,降低应激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和盆腔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群。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与痛经、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疾病相关的130个靶蛋白基础上,利用分子计算结合网络特征分析获得桂枝茯苓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的靶点蛋白,并将其投射到KEGG数据库阐释桂枝茯苓胶囊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蛋白相互作用较强的115个活性分子主要分布在桂枝和茯苓中,进一步的网络特征分析发现高网络度和介数的分子主要为五环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与化合物作用的绝大部分靶蛋白(78.57%)分布在与痛经、盆腔炎及子宫肌瘤密切相关的15条生物通路中,而这些通路涉及到子宫平滑肌的增殖和收缩,子宫内的血管形成和血液循环,雌激素和黄体酮等多种激素的分泌,以及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合成或释放和相关钙通道的调控等。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是由其所含的五环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与多个靶点蛋白作用,调控多条生物通路(如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Gn RH signaling pathway,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来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增殖、改善微循环、降低激素分泌和炎症反应(如PGE_2,PGF_(2α),leukotriene B4),从而起到缓解痛经和盆腔炎引起的疼痛、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发病到手术时间作为区分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急性胆囊炎组和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两组患者分别为91例和77例,分析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早期急性胆囊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好,且明显高于延迟性急性胆囊炎,较早诊断及治疗急性胆囊炎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的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儿480例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护理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程度较高,其中了解患儿信息方面的需求最高,环境设备方面需求最低。影响患儿父母需求的因素有患儿年龄、患儿疾病类型、手术次数、父母的职业和家庭收入以及住居地等。结论:护理人员应以患儿父母护理需求为导向,提供足够有关患儿的信息支持,减轻患儿父母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并根据影响需求的因素,对患儿父母提供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