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自泰国西部边境地区疟疾患者新分离的39株恶性疟原虫(P.f.)测试了阿齐霉素和双氢青蒿素(DHA)的体外抗疟活性,并同时测试了对氯喹、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素的敏感性以便作相关性分析。体外药敏试验采用WHO评价裂殖体成熟抑制作用的标准方法,阿齐霉素测试的浓度范围为0.1-100μmol/L血,培养液混合物(BMM)DHA浓度范围为0.3-300 nmol/L BMM,青蒿素浓度为3-3 000 nmol/L BMM。自每个病人静脉采血后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至5%浓度,计数培养前虫血密度。药敏板每孔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ODN)对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 (histidine richprotein ,HRP)Ⅱ和HRPⅢ基因表达的阻断作用 ,探讨抗疟新途径。 [方法 ]设计合成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翻译起始区的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 ,研究其对红内期培养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当ODN浓度较高时 (高于 1μmol L) ,反义ODN、正义ODN和无义ODN均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成熟 ,即ODN对疟原虫呈非特异性抑制。当ODN浓度在 0 0 1~ 0 5 μmol L时 ,与无义ODN对照组相比 ,反义ODN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增殖和裂殖体成熟 (P <0 0 1) ;且ODN浓度越高 ,抑制作用也就越强。正义ODN对虫体的抑制作用 ,与无义ODN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HRPⅡ和HRPⅢ基因反义ODN可通过阻断基因的表达 ,抑制恶性疟原虫增殖和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4种胆碱衍生物对恶性疟原虫3D7株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MD(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ED(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乙基溴化铵)、MT(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和ET(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乙基溴化铵)等4种胆碱衍生物,制成10倍浓度梯度(1~105μmol/L)的溶液后,分别用RPMI 1640培养基稀释1 000倍。稀释红细胞,使疟原虫感染率为0.3%~0.5%,并用培养基将红细胞压积调至2%。测定板每孔加入20μl含药培养液和80μl恶性疟原虫培养物,用SYBR GreenⅠ法测定胆碱衍生物对疟原虫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青蒿素为阳性对照,计算其50%抑制浓度(IC50)。结果青蒿素、MD、ED、MT和ET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MD浓度103nmol/L时,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率显著增加。ED和ET在高浓度(104nmol/L)时抑制显著,抑制率均95%。MD、ED、MT和ET的IC50值分别为1 620、33.9、116和68.9 nmol/L,均高于青蒿素(5.7 nmol/L,P0.05)。结论 4种胆碱衍生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恶性疟原虫活性,但活性低于青蒿素。4种衍生物中,ED对恶性疟原虫3D7株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培养恶性疟原虫培基的上清与不同稀释度的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RESA)抗体阳性的10份云南恶性疟患者血样共育,取上清进行RESA-IFA。结果显示,所有血样的RESA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培基经加热处理后,并不影响其抑制活性。表明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培基中存在可溶性RESA,且对热稳定。用不同程度的裂殖子可溶性抗原和O型红细胞影抗原与RESA抗体阳性的血样共育,再进行RESA-IFA。裂殖子抗原在浓度为3.1μg/ml时产生完全抑制。相反,O型红细胞影抗原在浓度比裂殖子抗原高约30倍时,才产生抑制。表明RESA源于裂殖子。  相似文献   

5.
1985年6~10月,应用Rieckmann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海南岛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喹哌、氨酚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ED_(50)分别为0.91、1.72、0.06、0.25和2.25×10~(-6)mol/L.对氯喹、喹哌和氨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0、18.2和30.0%,未发现对甲氟喹和奎宁有抗性。当地氯喹抗性程度较前又有所下降。对比测定显示,对喹派抗性者,对氯喹同时存在抗性,且抗性程度较高;对氨酚喹抗性者,不一定同时对氯喹有抗性,反之亦然。甲氟喹完全抑制疟原虫裂殖体形成的药物浓度与氯喹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育恶性疟原虫萘酚喹抗性虫株,为恶性疟原虫抗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虫株。方法采用恶性疟原虫FccSM/YN株,用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待其正常生长后,在培养基中间断添加不同浓度的萘酚喹进行克隆筛选,培育抗性,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段同步化处理疟原虫,使疟原虫小环状体率达95%以上,然后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萘酚喹对培养虫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药物刺激前(亲代)IC50为3.03 nmol/L;药物刺激后166 d IC50为43.07 nmol/L,为药物刺激前的14.22倍;停止药物刺激后25 d的IC50为18.98 nmol/L,较药物刺激后166 d下降55.94%。但仍然较亲代高6.26倍。结论连续体外培养药物间断刺激方法可以筛选培育出高度抗萘酚喹恶性疟原虫虫株。该株恶性疟原虫抗性不稳定,停药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将常规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5%山梨醇同步处理后,与阳离子荧光染料若丹明123,于37℃孵育30分钟,在4℃下用PBS洗涤3次后,继续培养,以观察染料对疟原虫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若丹明抑制疟原虫生长的浓度≥5μM,50%有效抑制浓度为6μM。疟原虫奋发育期对染料的敏感性不一,环状体和滋养体经染料处理后形成的新环状体大大减少,而处理过的裂殖体所形成的新环状体比未经处理的减少不多,说明环状体和滋养体较裂殖体为敏感。如果感染的红细胞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最小浓度的乙胺嘧啶抑制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无性体增殖,从而获得纯配子体的方法。同时将此培养纯配子体的方法用于观察Ⅲ期配子体对氯喹、卤泛曲林、乙胺嘧啶、奎宁的敏感性。使用的恶性疟原虫为NF54株,它对氯喹、乙胺嘧啶、卤泛曲林、奎宁均敏感。以不同方法配制药液。用蒸馏水配制1×10~(-3)mol/L的氯喹,0.5%乳酸配制1×10~(-2)mol/L乙胺嘧啶,70%乙醇配制2×10~(-3)mol/L卤泛曲林,蒸馏水配制1×10~(-3)mol/L的奎宁。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按不同浓度稀释药液。  相似文献   

9.
全反式维甲酸和5-Fu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6,他引:10  
目的观察ATRA,5-Fu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ATRA,5-Fu单独和联合处理胃癌MGC-803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胃癌细胞活力随ATRA,5-Fu浓度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其细胞活力逐渐下降,ATRA d1,d3,d 5的IC50分别为>40μmol/L,(20~40)μmol/L,(10~20)μmol/L;5-Fu d1,d3,d5的IC50分别为>25μmol/L,(2~5)μmol/L,(2~5)μmol/L;40μmol/L ATRA,5μmol/L 5-Fu及40μmol/LATRA+5μmol/L 5-Fu处理胃癌细胞3 d其细胞活力分别为46%,47%,8%(P<0.01),端粒酶活性分别为45.68%(P<0.01),100.00%,46.10%(P<0.01).结论ATRA,5-Fu均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二者合用具有协同抑制作用;ATRA能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而5-Fu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无影响,二者合用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无协同抑制作用.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是ATRA抗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PfCP-2.9)免疫兔血清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 方法 将恶性疟原虫起始培养物的原虫率稀释为(0.4±0.1)%,红细胞压积为2%,使用不同浓度恶性疟原虫融合抗原PfCP-2.9免疫兔血清进行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试验,40~42 h后分别用LDH检测法和传统镜检计数法检测原虫生长抑制率。 结果 PfCP-2.9免疫兔血清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LDH测定法与传统镜检法测得体外恶性疟原虫抑制率相近(分别为97%和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DH法检测恶性疟原虫体外抑制试验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