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呼吸机管路的三种消毒方法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研究适合NICU新生儿的呼吸机管路消毒方法.方法 选择NICU患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及附件,按照呼吸机使用时间各选60套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有效氯浸泡消毒、全自动清洗机严格消毒程序方法消毒和环氧乙烷灭菌.比较三种方法的清洁度合格率和消毒效果.结果 NICU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经全自动清洗机集中清洗消毒处理后,清洁度合格率达100%,高于有效氯浸泡消毒组和环氧乙烷组(均P<0.05);采样细菌检测结果均无细菌生长,合格率达到100%,高于有效氯浸泡消毒组(P<0.01).结论 按全自动清洗机标准规范程序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安全有效,能切实保证消毒质量,避免交叉感染,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气管插管麻醉器具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避免因气管插管麻醉器具清洗消毒缺陷引起医源性感染,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和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两级管理组织,采用现场查看及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全院使用中的各种气管插管麻醉器具检查其管理制度、消毒设施的配备、消毒流程的规范、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消毒效果;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使用气管插管麻醉器具各项检查记录。结果:院、科两级检查使用中气管插管麻醉器具灭菌合格率存在差异,院级检测麻醉手术科的气管插管、麻醉机外部管路、麻醉机内部管路、临床科室的气管插管、ICU的气管插管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7.8%、88.0%、75.4%、85.9%、91.7%,均比科级灭菌合格率低1.9%、4.3%、11.1%、12.0%、7.2%。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只有建立健全使用气管插管麻醉器具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及督导,才能杜绝因气管插管麻醉器具消毒灭菌不严引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500件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消毒,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采用目测法及采样监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500件呼吸机及其配件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消毒处理后,目测法观察合格率达到99.8%,采样监测均未检测出细菌及致病菌,合格率100%。结论利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能保证消毒质量,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5):985-987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NICU)医院感染的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依托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和临床医生网络直报系统,抽取2016年1—12月期间医院NICU患儿2 106例临床记录数据,分析NICU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结果:2 10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152例,其感染率为7.22%;感染例次158例,其例次感染率为7.50%;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39.24%(62/158);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的发病率为34.43‰。结论:医院NICU出生低体质量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器械使用率与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从隔离措施、操作规程、个人防护和消毒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对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收住ICU的395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2014年1月开始实施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将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184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前,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211例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结果作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ICU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2.50%下降至6.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由3.75%下降至1.91%,次日感染发病率由19.67‰下降至12.5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由12.18‰下降至8.25‰,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5.81‰下降至0‰,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由3.48‰下降至3.12‰。结论 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针对性的制定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并实施,能有效的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综合ICU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发病率、侵袭性操作相关发病率、感染病例病原菌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期间的感染率为7.08%,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16.64%o,感染病例病原菌居首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应重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呼吸机内部气路及其他特殊部件的清洁消毒;重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降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方法总结和探讨1997年~2006年9年间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果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管道等易引发医院感染。结论控制医院感染,护理部的作用不可低估,护士长的管理作用是关键,全民动员是落实措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减少非计划性拔管,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实施气管插管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管理和采用传统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拔管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生率、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5%和11.25%),P<0.05,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8%,97.5%)均优于对照组(77.5%,85.0%),P< 0.01.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管路集中处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呼吸机管路多由临床科室使用后自行清洗消毒,但经细菌学检测发现有致病菌生长.为有效预防呼吸机管路引起的相关感染,规范医疗护理用品的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将临床患者使用后的呼吸机管路统一回收集中处理,经过卫生学检测全部合格,现将具体处置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371例医院感染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院2010年1957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1例,376例次,感染率1.89%,例次感染率1.92%;高发部位上呼吸道感染,占38.54%;60岁以上134例,占2.08%;侵袭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是医院感染最危险因素;从371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出34株病原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监督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神经重症患者除了本身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之外,还因为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尿管、鼻胃管、鼻肠管等,使其暴露于众多感染危险因素之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感染增加了患者救治难度,必须高度重视。为了解我院NICU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完善感染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NICU 2015年01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NICU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期间共收治新生儿3022例,总住院日28798天,发生医院感染142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4.70%,日感染4.93‰,2年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为常见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50.38%),尤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2.21‰,且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0.30‰。结论:NICU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部门,应继续加强NICU目标性监测工作,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评价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入住NICU〉48 h的患儿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感染,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2 201例,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17%和1.28%(P〈0.05);日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11‰和2.12‰(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32‰和5.18‰(P〈0.05)。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性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便于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经口气管插管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6例,(样本量太少)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循证护理后,操作护士的执行意愿评分及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中采用循证护理可取得较佳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认知度与执行率,降低患者口腔感染风险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口腔冲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炎症的发病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口腔冲洗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中,能够提高患者口腔的清洁度,降低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的是患者原无肺部感染,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或拔出人工气道后48 h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及延误病情.通过严格的消毒管理及呼吸道管理,药物预防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进重症监护室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干燥的方法。方法对我科近期使用176根呼吸机管路随机抽样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88根使用多功能暖风烘干机对消毒后呼吸机管路进行干燥,并按全院统一干燥标准与另外88根使用传统自然干燥方法的干燥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的比较发现实验组干燥时间、效果均差别显著。二者干燥后的呼吸管路经细菌学检测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多功能暖风烘干机组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烘干优于传统自然干燥组,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江苏省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指南》中介绍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调整日感染例次率为8.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18.6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5.77‰,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4.32‰。结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早期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