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7)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频率10Hz,刺激时间3s,刺激个数30个,间歇时间35s,重复次数32次,治疗时间20min,刺激部位患侧大脑M1区。对照组不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接受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MFT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23.9±17.2)分vs(22.3±14.8)分、(50.6±23.0)分vs(46.8±18.2)分、(21.52±14.86)分vs(20.76±17.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上肢部分)、MBI、WOLF评分分别为(治疗组vs对照组)(39.5±21.1)分vs(29.0±19.5)分、(68.8±21.1)分vs(57.8±16.9)分、(36.37±15.28)分vs(28.09±1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认知功能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9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rTMS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rTMS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随机错误数评分(14.69±3.59)分、总错误数评分(23.62±1.52)分、持续错误数评分(9.95±1.2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36±3.57)、(19.59±1.43)、(7.62±1.31)分,完成分类数评分(2.06±0.85)分低于对照组的(3.05±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分别为(3.11±0.82)μg/m... 相似文献
4.
5.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15)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1组(21例)、试验2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3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1组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试验2组行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未行t DCS治疗,对照组未行t DCS和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试验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1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智能等速训练器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段丽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7):123-124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比较2组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有利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开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运动疗法。结果两组康复前的上肢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康复后都有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前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丽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231-232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为32例的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康复治疗,但治疗组患者还接受认知功能训练。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功能活动能力明显提高,上肢合并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其他处理均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后用半侧空间忽略评估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监测中重度异常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U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的重度异常率比治疗之前级大降低( P <0.05),对照组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P >0.05)。结论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病症具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14.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运动想象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运动想象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进行"运动想象"。两组均接受1次/d,每次40 min治疗6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躯干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0.28±1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组(39例)与高频组(39例),低频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可良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能力恢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频率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20.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主要用Bobath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组加入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显著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