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饶伟  曹文锋  项正兵  刘世民  周勇良  吴凌峰 《江西医药》2021,56(10):1645-1647,167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发病2周以内的12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总计筛查出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总人数比达7.45%,另外设对照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7人,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有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因为有6例患者不符合入组要求被剔除,最后有21例手术患者和66例非手术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最后非手术组有41例最终完成随访,有2例随访期间并发脑梗死,未出现动脉瘤破裂事件.手术组21人最终完成随访,其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2人,后随访终点无不良事件发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43人,手术期间并发症3人.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类型,介入或开颅夹闭治疗安全有效,短期内服用抗板治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但长期预后仍需随访.  相似文献   

2.
饶伟  曹文锋  项正兵  刘世民  周勇良  吴凌峰 《江西医药》2021,56(10):1645-1647,167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发病2周以内的12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总计筛查出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总人数比达7.45%,另外设对照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7人,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有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因为有6例患者不符合入组要求被剔除,最后有21例手术患者和66例非手术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最后非手术组有41例最终完成随访,有2例随访期间并发脑梗死,未出现动脉瘤破裂事件.手术组21人最终完成随访,其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2人,后随访终点无不良事件发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43人,手术期间并发症3人.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类型,介入或开颅夹闭治疗安全有效,短期内服用抗板治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但长期预后仍需随访.  相似文献   

3.
饶伟  曹文锋  项正兵  刘世民  周勇良  吴凌峰 《江西医药》2021,56(10):1645-1647,167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发病率、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纳入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入住我科发病2周以内的12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总计筛查出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总人数比达7.45%,另外设对照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7人,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有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因为有6例患者不符合入组要求被剔除,最后有21例手术患者和66例非手术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最后非手术组有41例最终完成随访,有2例随访期间并发脑梗死,未出现动脉瘤破裂事件.手术组21人最终完成随访,其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2人,后随访终点无不良事件发生.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手术治疗43人,手术期间并发症3人.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类型,介入或开颅夹闭治疗安全有效,短期内服用抗板治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但长期预后仍需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共32例,均采用血管介入治疗。结果 27例动脉瘤腔完全填塞;3例非致密栓塞,1例动脉瘤颈部残留,1例填塞失败。结论颅内破裂患者需要经过DSA的全面检查确诊颅内瘤的存在,在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可靠、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特别是针对于危险区域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天津医药》2003,31(4):234-234
ThanhG.Phan等通过系列的磁共振 (MR)血管造影检测颅内未破裂的动脉瘤增大的发生率并研究动脉瘤的特性及何种因素预示动脉瘤大小的变化 (JNeurosurg.2002,97:1023)。Phan等的文章提出 ,其研究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国际研究” (InternationalStudyofUnrupturedIntracra nialAneurysms,ISUIA)的结果所见 ,均发现动脉瘤增长与最初动脉瘤大小有关 ,可能提示动脉瘤大于9mm并继续增长者有破裂的危险。BryceWeir关注有的读者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并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筛查,记录ACI患者并发的UIA例数,将并发UIA的患者纳入并发组,将未并发UIA的患者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57例,其中45例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作为合并组;412例未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作为未合并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未破裂动脉瘤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2组性别比、平均年龄、平均BMI、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吸烟史及血清FBG、TC、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见性别、平均年龄、平均BMI、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吸烟史与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密切相关(P<0.05)。女性、年龄增大、BMI增大、有卒中家族史、有高血压病、吸烟史是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高危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好组动脉瘤瘤颈大小、直径及规则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见瘤颈大小、规则程度与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后密切相关(P<0.05)。瘤颈大、不规则是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破裂动脉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6例未破裂动脉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3例(11.5%)经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发现。6例(23.1%)未行手术栓塞,20例(76.9%)行栓塞术,术中无死亡。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为I级22例(84.6%),Ⅱ级3例(11.5%),1例(3.8%)转上级医院,转归不详。术后随访2例(7.7%),部分栓塞分别于术后10、14个月时出现再出血而死亡。结论未破裂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是安全的,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如CTA、MRA去发现动脉瘤,规范化治疗未破裂动脉瘤,效果较好,如选择栓塞,应尽量行致密填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诊断,选择其中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要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增加支架成形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血管改变方面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变血管改变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施行支架成形介入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严重疾病。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被早期确诊。对动脉瘤破裂前进行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对62例未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61.54%(16/26),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2.14%(23/28),两组比较,P <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次早期(24~72 h)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24 h),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待患者的出血减少后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颅内破裂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介入治疗的选择、时机和方法。方法分析14例SAH脑动脉瘤患者治疗後的疗效。结果术前CT检查确诊的14例SAH患者,Hunt和Hess临床分级Ⅰ-Ⅲ级共10例,其中1例遗留精神症状,其余9例均治愈出院。Ⅳ-Ⅴ级共4例,其中1例遗留右侧肢体瘫,1例遗留认知能力差及双下肢无力,其余2例治愈出院。结论动脉瘤栓塞治疗SAH手术风险小,适应证范围广,後遗症少。Hunt和Hess临床分级Ⅳ-Ⅴ级的患者于超早期经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核心是改善脑灌注和保护脑损伤,病理生理改变分阶段性,因此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本介绍了有关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溶栓治疗,抗凝剂应用,抗血小板药应用,神经保护剂应用,以及脑内移植,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  相似文献   

14.
<正>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能明显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改变。抗血小板药物并不是指一类药物,而是一组通过各种不同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刘承基 《江苏医药》1989,15(7):386-387
颅内动脉瘤在手术中过早地破裂,是对神经外科医生的一个挑战。突然发生大量的动脉性出血使手术难以正常进行,而且使病人陷于险境。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脑损害甚至死亡。1952年Hamby曾形象地描述这种情景:  相似文献   

16.
戴伟民  黄强  吴安  李运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68-2669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60例经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完全栓塞57例(95%),大部分栓塞3例(5%),治疗前NIHSS评分(21.5±3.6)分,治疗后(16.3±2.9)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明显,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局麻或神经安定麻醉下,全身肝素化,使用Seldinger技术,用Tracker双标记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2 9例患者中,10 0 %栓塞2 5例,95 %栓塞3例,90 %栓塞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椎穿刺置管,早期放出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有助于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减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年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6个月后、治疗1年后的脑血管病不良事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情况;治疗1年后的病死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s、V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2.90±1.31)、(2.49±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79±2.12)、(8.32±2.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分别为5.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应用效果较佳,患者神经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抽样、双盲法,按统一方案观察了1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组52例.对照组54例。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90.8%,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 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 ml,住院时间(30.24土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