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仙人搅辘轳导引法原文治背膊疼痛。以身高坐,左腿弯,右腿舒,左手举,右手摩腹,行功,运气一十二口。简析背膊,是后背与上肢近肩的部分,此处疼痛,一般属于肩周炎或后背筋膜炎一类的疾病。现代人因为久坐并使用电脑办公,加上夏天频繁使用空调,导致局部受寒,经络不通,气血不得循行,久之,  相似文献   

2.
"暖丹田"导引法原文 治小肠虚、冷、疼. 端坐搽丹田,行功运气四十九口. 简析 本式治小肠虚寒、冷痛等症状.中医认为,小肠属六腑之一,它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可分为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三部分.小肠的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分清泌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食物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食物经胃腐熟后变成食糜,在小肠再经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被吸收而营养全身,糟粕部分则下传大肠,水液归于膀胱.所以若小肠受寒,则有腹胀、腹泻、便溏、疼痛等症状.此外,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证候.  相似文献   

3.
"治头晕"导引法原文 两手抱头端坐,行气运功一十七口. 简析 此导引法功效为治疗头晕,练习时取坐式.身体端坐,放松,两手交叉,掌心向下,置于头顶,保持姿势,但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然后慢慢吸气吸满,闭气,运气全身,片刻后放松呼气,如此共练习17次,再两手分开,落于体侧,全身放松收功. 中医认为头晕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情况,外感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上扰清窍,造成气血逆乱而致的头晕.内伤是指情志不遂、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等原因,引起的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或精亏血少所致的头晕.  相似文献   

4.
"鸣天鼓"导引法原文 治头晕. 咬牙闭气,用两手按耳后,弹天鼓三十六指,叩齿三十六通. 简析 此法是健脑健耳同时也健齿的一个保健方法.鸣天鼓法金元间即有记载,如金代刘完素曾说:"双手闭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闻之也."就是说这个方法是因为脉气被闭于耳中,故敲击时如听到打鼓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摇天柱导引法原文治头疼及诸风与血脉不通.两手按膝,先左扭项、扭背,运气一十二口;右亦然.简析中医认为,头疼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发,如肝阳上亢可引起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及瘀血头痛等,本导引法主要通过通经活络、畅通血脉来调理痰浊瘀血等实邪壅阻气血所引起的头痛,因为能通畅血脉,所以也可以祛除...  相似文献   

6.
7.
正陈熠主任中医师,"陈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他出生中医世家,师从海派名医陈苏生老先生,从医50余年。发热症状可出现于各类急慢性疾病和疾病的各个阶段,病因病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笔  相似文献   

8.
吕祖破气法(二)导引法原文专治久疖.以身端坐,左拳拄左胁,右手按右膝,专心存想,运气于病处,左六口,右六口.简析此式专治久疖,久疖又称久痈,中医认为是人之肌肉皮肤,待气血以温养,痈久不瘥,热毒未尽,风冷乘之,客于疮孔,肌不得温,故肿结不消,乍瘥乍发,名曰久痈.就是皮肤局部的疮痈肿疖,未被治愈而又遭受风寒邪气,邪气留痈处不去,久而不愈而成久痈.  相似文献   

9.
10.
导引是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范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深为民众喜爱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自古至今经久不衰。 一.中医盛行“导引养生方” 有关导引的著述甚多,如现存最早的医学巨  相似文献   

11.
从<临证指南医案>理法方药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叶天士"治在上焦"法在风温热病、内科杂病等方面应用及对清代温病学家影响.结论叶氏治在上焦之论,确实可法可彰.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通法"不仅运用于腑病的治疗,同样适用于治疗脏病,而且通法不一定都是通便,主要是祛除病邪.所以,脏病用通法的适应范围--病、症、证相当广泛,主要从3个方面予以阐述(1)以7种通法适宜于脏病治疗予以分类;(2)根据气、血、水、湿、痰、瘀、石7种病因及病机可用通法治脏病的多种病、症、证;(3)通过临床运用案例,进一步说明脏病使用通法亦属常用之治法.  相似文献   

13.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4.
略论"孔氏头针导引法"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尧其主任中医师在长期针灸临床实践和经验中总结出来“头针导引法”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之一。该法被孔老师概括为“头皮针,抽添法;边行针,边导引;长留针,常运动”十八字诀,现将其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医“治未病”法治疗多种难治易发的痼疾取得满意效果,揭示祖国医学重视防病于未然,已病防变,病后防发的防重于治的思想实际意义。例举滑胎、哮喘、虚人外感、小儿热厥、暑疖等疾病的治疗体会。证实“治未病”法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中医认为其性辛甘燥热,属耗血食气之“壮火”,长期应用易酿成火毒内炽之候,从而损伤血络,迫血离经形成血证。临床应用唐容川“治血四法”,即止血夺得生机、消瘀复还故道、宁血以抚绥、补血以复旧,临床应用收效显著,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谢青云 《家庭中医药》2021,28(10):72-73
一"陈抟睡功(一)"导引法原文—治四时伤寒. 侧卧,屈膝,以手擦热抱阴及囊,运气二十四口. 简析 此式治四时伤寒,按《东医宝鉴·杂病篇》:"凡感冒风寒,通谓之四时伤寒."就是说普通的受风寒感冒,一般都称为"四时伤寒". 本式练习时,须于床上侧卧,头部枕好,双腿并拢屈曲,然后双手掌心用力搓热,再迅速捂住阴部,用腿夹住双手.再闭目缓缓吸气,吸满后鼓腹运气,稍停片刻后,呼气放松,如此24次,结束后,可换另一侧,同样运气24次,结束.  相似文献   

18.
程子俊教授"通脱法"针治面瘫经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7年4月以来,笔者有幸成为程子俊教授的弟子。向其拜师学习,其中老师独特的“通脱法”理论及其治疗经验,尤使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左病治右”法是“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法的简称,它是《内经》中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也是外治法中的重要方法。《内经》中“左病治右”针刺法具体体现于“巨刺”及“缪刺”二法之中。《针灸甲乙经》中有近十种疾病采用了“左病治右”法,而施治的手段比《内经》又增加了灸法。《针灸甲乙经》下溯至今,“左病治右”法的运用更是手段纷呈,有针法、灸法、刺血法、敷贴法、发泡法、塞鼻法、熏法、扎法、挑刺法、割治法、指压法、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等十余种:概言之,“左病治右”法就是患病部位有明显的左右界定而在健侧体表穴位、皮肤以及九窍等处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现就手头资料对其在皮肤、穴位上的临床运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钱乙"浴体法""滴鼻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高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又是危急病症 ,来势急、病情重、变化快 ,属小儿急症。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们运用钱乙外治“浴体法”、“滴鼻法”为主配合中药治疗 136例 ,获得明显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0 6例 ,男 65例 ,女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