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亚彩 《江西医药》2021,56(10):1683-1684,1697
目的 分析腹腔镜切除术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GIS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d.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 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及PT、APTT、FIB、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4+/CD8+高于开腹组,CD8+低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FIB、D-D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GIST患者中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血液高凝肺癌化疗患者凝血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高凝肺癌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B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凝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B组较A组低(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CD4+/CD8+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B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血液高凝肺癌化疗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立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胆囊手术38例患者设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T细胞亚群各指标术后第1天虽有轻度下降,术后第7天各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CD4+、CD8+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第7天仍未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8+比值较术前也下降,且开腹组CD4+/CD8+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干扰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32例胃癌患者,依照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15例(腹腔镜下手术)和开腹组17例(常规开腹胃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T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比较患者的FIB和血浆中D-二聚体(D-D)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FIB、D-D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同样会使患者呈现高凝状态,需要在围手术期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术后对免疫细胞水平、凝血功能和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凝血指标、免疫细胞水平和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失血量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IL-6浓度明显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48 h 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开腹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术后48 h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均P>0.05),且术后48 h两组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FI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之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机体的创伤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等优点,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术式。但其易造成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增加术后血栓的发生率,故应做好围术期的血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100例,按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68例和非感染组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和CD4+/CD8+],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7.
鲁力  谢敏  熊治国 《天津医药》2015,43(3):274-27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6 月- 2014 年 6 月在我院行胃癌治疗的 77 例患者, 其中 38 例予以腹腔镜治疗 (腹腔镜组), 39 例予以常规开腹治疗 (开腹组)。分析比较 2 组患者术前、 术后 6 h、 术后 24 h 的白介素 (IL) -6、 IL-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纤维蛋白原 (FIB)、 D 二聚体 (D-D) 的水平变化情况; 统计并比较 2 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例数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2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肿瘤大小、 分化程度及 TNM 分期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术后 2 组患者血清 IL-6、 IL-8、 TNF-α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 (P<0.01), 且开腹组高于腹腔镜组 (P<0.01)。术后 2 组患者 APTT、 PT、 INR 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 且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 (P<0.05); 2 组患者术后 FIB、 D-D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例数少于开腹组, 但术后血栓性疾病发生例数则多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介质释放减少, 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但其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大, 临床治疗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横筋膜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拟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监测麻醉诱导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苏醒时间。术后2、6、12、24和48h静息和运动(下床活动)时使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数值。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AP组术后恢复时间更短(P<0.05)。术后12、24和48 h静息和运动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组患者T1,T2时CD4+、CD8+、CD4+/CD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横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术中降低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加速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惠红霞  石超  薛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6-261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CD4+CD2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则明显升高(P<0.05);重型再障组与慢性再障组比较CD4+CD25+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D3+,CD4+,CD4+/CD8+,CD4+CD25+无统计学意义.(2)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CD4+CD25+明显升高(P<0.01).(3)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s+,CD4+CD25+明显升高(P<0.01).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CD4+CD25+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且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间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7d免疫水平CD3~+、CD4~+、CD8~+、CD4~+/CD8~+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数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开腹组患者;术后第7d开腹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低于腹腔镜组患者;腹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开腹组23.3%(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干扰较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具有临床中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饶鹏 《江西医药》2021,56(9):1462-1464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对乙状结肠癌患者炎症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30例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同期30例采用腹腔镜NOTES治疗的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h(TO)、术后1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时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7CD8+).结果 T0时,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逐渐升高,但B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CD3+、CD4+、CD8+、CD47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升高;B组CD3+、CD4+、CD47CD8+水平高于A组,且CD8+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腹腔镜NOTES治疗对乙状结肠癌患者的炎症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7d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术前,两组术后1d及3d CD3+、CD4+、CD8+、CD4+/CD8+、Ig G、Ig M及Ig A均显著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及3d CD3+、CD4+、CD8+、CD4+/CD8+、Ig G、Ig M及Ig 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创伤轻、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 2020-07郾城区中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MART)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TLRT)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1d及术后第3d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水平、术前1d及术后第7d的CA125与CEA水平.结果:术后第3d,两组CD4+、CD3+、CD4+/CD8+水平均较术前1d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两组CA125、CEA水平均较术前1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CA125、CE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RT与TLRT治疗早期宫颈癌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及CEA水平,但TLRL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将其术前及术后1、3、7d的CD3+、CD4+、CD8+及CD4/CD8进行检测,并将同期的41例开腹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上述时间段的指标进行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3d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后7d与术前差异不大。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综合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27例和观察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组)2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多项手术评估项目均较佳,且对患者的免疫状态也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危及中高危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和血清白蛋白(Alb)之间的相关性及接受不同疗法后的变化。方法将150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50例,每组患者再按照其入组时24 h UPro和Alb基线水平分为低危组(60/150)和中高危组(90/150)2亚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Ponticelli方案,观察1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肾俞穴敷熨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俞募配穴敷熨的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5+、CD3+CD8+/CD45+、CD3+CD4+/CD45+、CD3-CD19+/CD45+、Treg/CD4+及CD4+/CD8+,比较2亚组间上述指标治疗前差异及与24 h UPro和Alb的相关性,及不同疗法对其影响。结果 (1)治疗前中高危组IMN患者较低危组24 h UPro、CD3+CD4+/CD45+、CD3-CD19+/CD45+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Alb、CD3+CD8+/CD45+和Treg/CD4+明显下降(P<0.05)。且中高危组IMN患者24 h UPro与CD3+/CD45+、CD3+CD8+/CD45+及Treg/CD4+间均呈负相关(P<0.05),与CD3-CD19+/CD45+及CD4+/CD8+间均呈正相关(P<0.05);而Alb与CD3-CD19+/CD45+及CD4+/CD8+间均呈负相关(P<0.05),与CD3+/CD45+、CD3+CD8+/CD45+及Treg/CD4+间均呈正相关(P<0.05)。(2)2亚组治疗后在24hUPro、CD3+CD4+/CD45+、CD3-CD19+/CD45+和CD4+/CD8+下降及Alb、CD3+CD8+/CD45+和Treg/CD4+提升方面,观察2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 (1)中高危组IMN患者较低危组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且中高危IM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除CD3+CD4+/CD45+外余者均与24 h UPro及Alb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能有助于指导评估中高危IMN患者治疗;(2)中药俞募配穴敷熨联合改良Ponticelli方案对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改善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于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应用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接诊且行常规开腹手术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行微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组间凝血功能、免疫细胞水平、癌性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 (1)组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免疫细胞水平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CD8+、CD4+、CD4+/CD8+更高(P<0.05);(3)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更低(P<0.05);(4)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3例并发症(8%),对照组发生10例并发症(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血塞通的应用。方法将参与研究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30例术后不给予血塞通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和D-二聚体(DD)等血浆凝血指标,以及血塞通对术后凝血状态的影响。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PT显著缩短,FIB及DD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血塞通治疗可使PT、FIB及DD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术后应用血塞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与正常儿童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比较IMEB病毒(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的变化,探讨IM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IM患者39例,同期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另IM组39例分为EBV阳性组32例,IMEBV阴性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结果IM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IM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比较,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检测替比夫定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应答组8例,部分应答组19例,无应答组4例,分别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48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替比夫定治疗后,在完全应答组及部分应答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均升高。完全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在治疗12、48周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部分应答组中,CD4+、CD8+T细胞数、CD4+/CD8+值在治疗12周无变化,但在治疗48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无应答组在治疗12周及48周后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替比夫定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