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俊  徐晓阳 《江西医药》2021,56(6):861-86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结果与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77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CK20作为肿瘤细胞标志物,运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分期及随访追踪结果对患者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率为50.6%(39/77),其阳性检出与肿瘤TNM分期及远处肝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外周血阳性检出的患者手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显著较阴性检出者低;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临床分期和有肝转移与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肿瘤患者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CK20的阳性率是大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俊  徐晓阳 《江西医药》2021,56(6):861-86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阳性结果与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77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CK20作为肿瘤细胞标志物,运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外周静脉血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分期及随访追踪结果对患者肿瘤相关风险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率为50.6%(39/77),其阳性检出与肿瘤TNM分期及远处肝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外周血阳性检出的患者手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显著较阴性检出者低;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临床分期和有肝转移与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为肿瘤患者3年内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外周血CK20的阳性率是大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20mRNA(CK20mRNA)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手术对肿瘤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将4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为腹腔镜组25例与开腹组19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对132例次标本进行CK20mRNA检测的研究。结果腹腔镜组CK20mRNA阳性表达25例次,阴性表达50例次;开腹组:CK20mRNA阳性表达22例次,阴性表达35例次;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外周血术前、术后CK20mRNA表达与开腹手术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肿瘤微转移方面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肺癌细胞,以监测其血路转移情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50例肺癌手术患者和70例肺癌化疗前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并以肺癌组织和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为对照。结果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基本上无CK20检出,肺癌等术时肺动脉血中CK20检出明显升高,阳性率达54%(26/50)。晚期肺癌患者CK20表达亦较高,阳性率达40%(20/50)。结论CK20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外周血中的肺癌细胞及用于预测肿瘤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月结直肠癌根治病例455例进行转移复发病例观察及进行相关因素观察。结果 455例结直肠癌根治后进行随访3~5年,转移、复发116例,转移复发率25.49%;肿瘤情况、肿瘤病理、辅助放化疗方面因素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具备高危复发转移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仔细认真的对待,应注意术中无瘤操作、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强调首次手术的重要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医生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规律的认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术后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6.
黄海球  熊进文  黄勇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52-152,F000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上述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7.5)个月,其中3年生存率为12.0%(3/25)。转移部位、转移灶数目、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正确评价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和CK20mRNA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56例胃癌患者,2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CEAmRNA和CK20mRNA。结果胃癌组,CEAmRNA及CK20mRNA的阳性率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8%,较单项阳性率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不同分化程度,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CEAmRNA的阳性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CK20mRNA的阳性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肿瘤微转移检出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可作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何墨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23-524
目的研究胃癌结直肠癌转移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针对该影响进行预后的分析,制定治疗方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11年5月来自我院的胃癌、结直肠癌的患者50例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回顾性的分析。记录了患者胃癌结直肠癌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转移特点和原发的部位进行了预后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等。结果患者中有20例患者胃癌和结肠癌宫颈转移,30例患者胃癌结直肠癌肝转移。对于宫颈转移的患者主要症状就是阴道的不规则出血,预后的不是很好。患者治疗过程中单纯手术的患者5例,单纯放疗的2例,进行单纯的化疗的患者3例。患者进行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有18例,最终放弃的有2例。在手术后的病理显示上可以看到胃癌的转移者,都会有内膜受到侵袭,对结直肠转移的患者在宫体内有浆膜肌层受侵。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15个月。对于胃癌结肠癌肝转移的患者有20例,结肠癌转移肝脏的患者18例,所占比例较多,2例患者是胃癌肝转移。患者的肿瘤周径、浆膜侵犯和肝转移的分期浸润的深度、还有手术方式、化疗和肿瘤的分化程度都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肝转移的分期和手术方式主要是影响患者的独立预后的因素。结论对于胃癌宫颈转移的患者要比结直肠癌转移的患者的生存时间短点。主要的转移途径就是通过患者的输软管、宫体再到达宫颈。结直肠癌主要是经覆膜播散的方式直接的转移到宫颈。预后不是很好,原发的肿瘤类型和病理类型及治疗的方式都会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对于癌症肝转移的患者应该早期的发现,因为肝癌的转移分期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尽快的手术切除病原灶和转移的病灶,使用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121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15~95个月.至随访结束,111例获访,其中的19例局部复发,34例远处转移,36例死亡;1年累积生存率为93.39%,3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0.25%.单因素分析显示,侵犯浆膜、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性质、化疗周期、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TNM分期、浸润深度、GHR表达等3项指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浸润深度、生长激素受体表达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CK20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20例正常人和4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结果 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K20mRNA表达。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均有CK20mRNA表达。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存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外周血癌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可帮助综合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和预后,以及术后早期化疗对控制大肠癌微转移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癌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P选择素、nm-2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ICAM-1、P选择素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无表达(P〈0.05),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则低于癌旁组织,三者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临床Dukes分期及转移复发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和nm-23结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情况、估计预后、评价复发及指导临床患者术后化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各种病理因素和术后肝转移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康复与随访提供实证性参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从2002年2月~2012年1月185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详细回顾患者病历,并采用门诊复查、信件了解情况和电话访问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考察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85例患者中肝转移20例,无肝转移165例,转移率为10.8%。肝转移与否与Dukes分期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且可排除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因素的无关性。因此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术后的随访和康复都有重大意义,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53和EGFR对于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结直肠癌中P53和EGFR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术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5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术后各病理特征相关性不明显。不同的是,EGFR高表达和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分化、肿瘤浸润无明显相关。结论 EGFR的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可靠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随访资料完整的390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经 Cox 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3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6.79月,5年生存率为56.89%;其中167例结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8.78月,5年生存率为59.70%;223例直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5.14月,5年生存率为54.79%。单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诊断并手术时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出现症状时间、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性别、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肿瘤直径。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手术性质和病理分期。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性别、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大约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转移,肝脏是最主要的转移部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治愈手段,而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随着肝脏外科的进展,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本文对郑大五附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长期生存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对在我院治疗过的94例乳腺癌复发转移长期生存患者进行为期6年以上的随访,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检测患者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关联系。结果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疾病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对复发转移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复发转移部位;其中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患者生存期和疾病复发转移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对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2月~1989年12月,我科收治大肠癌87例,男50例,女37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直肠癌44例,结肠癌43例,并对大肠癌分期、病理性质、肿瘤分布部位、复发、转移与CEA 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发现术前CEA>5.0μg/L 者10例,检出阳性率为11·5%。肝转移6例,占60%;阴性检测者77例,占88.5%,其中16例肝转移,肝转移占20%。检出率高低与癌肿组织中CEA 浓度、肿瘤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8.
8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COX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 12个可能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特征性临床因素 ,通过计算机 COX模型对 8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了预后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远处转移、局部复发、肿瘤原发部位及 Duke’s分期。因此 ,要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必须减少远处转移及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l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紊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对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307例、结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8例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例可溶性E-选择素血清水平,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CEA、CA199和CA242比较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为(66.82±27.91)ng/mL,与正常对照组[(17.94±5.53)ng/mL]及良性疾病组[(21.65±8.18)ng/mL]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Dukes病理分期及肝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直肠癌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CEA、CAl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65.47%、36.16%、26.71%和33.55%,可溶性E-选择紊与另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3项常规肿瘤标志物平行联检法,其诊断灵敏度为52.20%,明显低于可溶性E-选择素阳性率(P<0.01).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评估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