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胃内幽门螺杆菌定植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自愿接受健康筛查的5763例体检者资料,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以DOB值为衡量,将受试者分为正常组(h.p ylori阴性组,DOB值<4)3622例,轻度升高组(4≤DOB值<10)737例,中度升高组(10≤DOB值<25)986例,重度升高组(DOB值≥25)418例.比较不同幽门螺杆菌定植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 5763例体检者中H.pylori阳性者2141例(37.15%),MetS患病率、NAFLD患病率均为37.15%.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DOB值水平组间在性别、年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pylori感染主要影响血脂:轻度感染者(4≤DOB值<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未感染者出现下降趋势(P<0.05且影响系数为0.621),中度H.pylori感染(10≤DOB值<25)较未感染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P<0.05且影响系数为1.609),重度感染(DOB值≥25)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且影响系数为2.117).结论 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高血脂的患病风险,普及h.p ylori检测,发现阳性感染者并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及纳入标准,将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Ⅰ型Hp组、Ⅱ型Hp组和Hp抗体阴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血清HP抗体阳性组的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阴性组(1.48±0.77 vs 1.05±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Hp组的三酰甘油(1.6±0.93 vs 1.42±0.70)、总胆固醇(4.02±0.73 vs 3.90±1.01)、低密度脂蛋白(2.34±0.7 vs 2.3±0.76)水平高于Ⅱ型Hp组,而高密度脂蛋白(1.00±0.28 vs 1.02±0.32)水平则低于Ⅱ型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会影响患者血脂水平,Ⅰ型Hp感染者血脂水平高于Ⅱ型Hp感染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杆菌(H.pylori)感染慢)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50例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西医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除H.pylori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积分;复发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根除H.pylori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炎症积分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积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炎症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立艳 《河北医药》2008,30(11):1784-1785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源之一,发展中国家的感染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绝大多数H.pylori感染者的第一次感染在10岁以内。流学病学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H.pylori流行率在西北部为52.3%,西南部为40.7%,东部为40.93%[1-3]。H.pylori感染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海立克碳-13呼气试剂检测20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197名健康者(对照组)的Hp感染情况及Hp抗体组分UreB66、Ure-A30,观察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Hp抗体的阳性率72.32%,明显高于对照组(59.26%)(P<0.05),观察组Hp抗体组分UreB66的阳性率(46.31%)与对照组(28.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Hp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5.63±1.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1±0.99)mmoL/L,明显高于Hp阴性者[(4.35±0.98)mmol/L、(2.68±0.88)mmol/L,均P<0.05];而两组的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冠心病发病和脂代谢紊乱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心房颤动组(101例)和非心房颤动组(53例)血浆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颤动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含量,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46.5%,47/101)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6.4%,14/53)(P<0.05);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ALD水平均较非幽门螺秆蓠感染者明显升高(P<0.01),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P<0.01);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家族史、饮酒史、肥胖史、高脂血症等无关.结论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有关,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水平明显升高.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及胆囊黏膜超微结构病变,探索幽门螺杆菌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扩增法及幽门螺杆菌培养进行预试验,根据结果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与单纯胆囊炎患者分别分为胆囊H.pylori感染阴性组与胆囊H.pylori感染阳性组,另选择胆囊息肉手术后病理活检证实无明显炎症,并排除H.pylori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TEM)超薄切片法对胆囊黏膜超微结构病变进行观察。结果 2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黏膜存在H.pylori感染者共8例,占36.3%(8/22),其中胆囊黏膜出现胃上皮化生共6例,占75%(6/8)。单纯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黏膜出现假幽门腺化生1例,占12.5%(1/8)。而对照组未发现胃或幽门腺化生。结论胆囊黏膜胃上皮化生可能与胆囊内H.pylori感染有关,且胃上皮化生中H.pylori检出率明显增高。这种胆囊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助于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2型糖尿病(T2 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糖、血脂、H.pylori等指标.按H.pylori感染检查结果分为两组:H.pylori阳性DM组(DM1组),H.pylori阴性DM组(DM2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的差异.结果 ①空腹血糖水平:DM1组比DM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脂水平:DM1组TC、TG比DM2组高,DM1组HDL-C比DM2组低,DM1组与DM2组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H.pylori感染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炎症反应标志物(CRP、Fg、PLT、WBC)的相关性:其中MS 1组Fg (4.51±0.87)g/L比MS 2组(4.13±0.72)g/L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H.pylori感染的DM患者血糖不易被控制.H.pylori感染能够使DM患者的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但对LDL-C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和幽门螺杆菌培养试验方法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适用性. 方法 92例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其中41例(44.57%)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将4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体检儿童同时行13C-UBT、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结果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敏感性为46.3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2.68%和90.24%.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敏感性均高于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P<0.05);13C-UBT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检测 (P<0.05);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明显小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更能反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血清幽门螺杆菌-IgG特异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相关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以~(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作为判定幽门螺杆菌是否发生感染的标准,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再将观察组~(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儿童分为治疗A组(常规性的治疗)10例和治疗B组11例(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治疗B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复发率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可以提高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胃炎45例患儿中,H.pylori阳性23例,H.pylori阴性22例。用ELISA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及胃液中LTB4水平。结果 H.pylori阳性患儿血清LTB4为(2.063±1.016)ng/L,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患儿的(0.441±0.894)ng/L(P<0.01);H.pylori阳性组胃液中LTB4浓度亦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5)。结论 LTB4可能参与并促进H.pylori相关性胃炎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主要寄生在胃,全球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1]。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2]。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3]。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4):20-2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含益生菌的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2周,后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上述四联疗法。停药4周后复查H.pylori,比较各组的H.pylori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92.0%)与对照组(72.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  相似文献   

14.
王昕升  宋爱华  张健 《河北医药》2012,34(8):1168-1169
目的 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基因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在胃癌病变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检测胃黏膜病变组织(包括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hTERT蛋白表达情况以及H.pylori感染率.结果 胃黏膜病变组织hTERT蛋白表达及H.pylori感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或<0.01).HTERT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 HTERT过表达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且与H.pylori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九江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状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宣教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尿素[13 C]呼气试验6165例体检人群,其中男4572例,女1593例,对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165例体检者中,阳性2325例,阳性率37.71%,其中男性阳性率36.94%(1689例),女性阳性率39.92%(636例),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最高,达41.00%.有喜食零食、常在外就餐,以及烟酒嗜好者H.pylori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此嗜好者(P<0.01).患有糖尿病、冠心病人群H.pylori阳性率与未患糖尿病、冠心病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九江地区体检人群H.pylori感染率与年龄、烟酒嗜好、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密切相关,应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指导临床H.pylori感染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且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作比较.结果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检测阳性率为81.40%,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2.09%,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Instant CHEKTM-H.pylori法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基本相符,表明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刘亚莉 《北方药学》2018,(3):100-10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6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胃液pH值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效果明显,可改善胃液pH值,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A,CagA)、空泡毒素A(Vac lating cytotoxin A,VacA)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G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GD患儿436例,其中44例消化性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GU),98例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2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组(functional dyspepsia,FD),ITP患儿138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4例,采用蛋白芯片检测各组H.pylori CagA、VacA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GD组H.pylori检出率为59.86%,GD组Ⅰ型H.pylori感染率53.64%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率43.29%(χ2=5.592,P=0.018).ITP组H.pylori检出率为52.89%,ITP组Ⅱ型H.pylori感染率为54.79%与Ⅰ型H.pylori菌株感染率4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P=0.136).GU组CagA+高于CSG组(χ2=4.219,P=0.041)和FD组(χ2=48.723,P=0.000);CSG组CagA+显著高于FD组(χ2=36.233,P=0.000)和NC组(χ2=68.866,P=0.000);FD组CagA+高于NC组(χ2=22.387,P=0.000).GU组和CSG组以Ⅰ型菌株为主.FD组以Ⅱ型菌株为主,高于Ⅰ型菌株感染率(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4+T(%)、CD4+T/CD8+T低于Ⅱ型ITP患儿CD4+T(%)、CD4+T/CD8+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8+T(%)显著高于Ⅱ型ITP患儿CD8+T(%)(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血清炎症指标IL-6水平显著高于Ⅱ型(t=2.167,P=0.034).结论 I型H.pylori菌株比II型H.pylori菌株毒力更强,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上消化道疾病;ITP与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体内炎症反应更剧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A,CagA)、空泡毒素A(Vac lating cytotoxin A,VacA)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G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GD患儿436例,其中44例消化性溃疡(Gastroduodenal ulcer,GU),98例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29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组(functional dyspepsia,FD),ITP患儿138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4例,采用蛋白芯片检测各组H.pylori CagA、VacA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GD组H.pylori检出率为59.86%,GD组Ⅰ型H.pylori感染率53.64%高于Ⅱ型H.pylori感染率43.29%(χ2=5.592,P=0.018).ITP组H.pylori检出率为52.89%,ITP组Ⅱ型H.pylori感染率为54.79%与Ⅰ型H.pylori菌株感染率4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1,P=0.136).GU组CagA+高于CSG组(χ2=4.219,P=0.041)和FD组(χ2=48.723,P=0.000);CSG组CagA+显著高于FD组(χ2=36.233,P=0.000)和NC组(χ2=68.866,P=0.000);FD组CagA+高于NC组(χ2=22.387,P=0.000).GU组和CSG组以Ⅰ型菌株为主.FD组以Ⅱ型菌株为主,高于Ⅰ型菌株感染率(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4+T(%)、CD4+T/CD8+T低于Ⅱ型ITP患儿CD4+T(%)、CD4+T/CD8+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CD8+T(%)显著高于Ⅱ型ITP患儿CD8+T(%)(P<0.05).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血清炎症指标IL-6水平显著高于Ⅱ型(t=2.167,P=0.034).结论 I型H.pylori菌株比II型H.pylori菌株毒力更强,可导致更为严重的上消化道疾病;ITP与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I型H.pylori感染ITP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体内炎症反应更剧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状况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08例儿童血清抗H.pylori-IgG,对其中有消化道症状的50例行胃镜检查,并各取胃窦前、后壁黏膜3块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及改良Giemsa染色找幽门螺杆菌。结果①108份血清H.pylori-IgG抗体阳性率为52.7%(57/108),无消化道症状组为31.0%,有消化道症状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7岁、8~11岁、12岁抗H.pylori-IgG阳性率分别为17.8%、36.8%、48.5%;③50例有症状组中,42例患浅表性胃炎,H.pylori感染率为76.0%,2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感染H.pylori;④H.pylori感染的儿童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淋巴滤泡形成的比例均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的儿童胃黏膜。结论H.pylori感染在本地区较为多见,且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H.pylori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