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常璞  包杰 《江西医药》2021,56(9):1532-1534
目的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10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上述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比较其诊断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有利于保证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该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餐2h后静脉血,检测空腹以及进餐2h状态下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进餐后2h血清C肽较对照组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清C肽以及进餐2h血清C肽呈正相关性。试验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进餐后2h血清C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清C肽以及进餐2h血清C肽呈负相关性。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戴白的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患者病情程度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及单纯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61±0.73)%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30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其和餐后2h血糖的相关性显著优于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P<0.05).结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中餐后2h血糖的诊断价值更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有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7月~2019年1月选取10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妊娠孕妇100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以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早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及时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出,以便于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42例初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进行胰岛自身抗体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比较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的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C肽以及餐后2 h 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检验联合应用,能够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行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对7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DDP-4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功能。结果:研究组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高于对照组,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 C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DPP-4抑制剂治疗,对血糖水平以及胰岛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组(治疗组)40例; 口服降糖药物组(对照组)4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C肽、体重指数指标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强化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满意,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和体重指数下降,空腹 c肽水平升高,而且脱离胰岛素治疗后监测血糖控制满意.口服降糖药物组空腹血糖等各项检测指标有改善,但与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能延缓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环状RN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纳入的1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无视网膜病变)组、B(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C(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其中A组35例,B组34例,C组37例,然后再选取40例在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抽取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以及环状RNA水平。分析Hb 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Hb 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环状RN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水平均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C组Hb 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呈现正相关(其中r值分别为0.783,0.692,0.783,P <0.05);Hb A1c与环状RNA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R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几项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肝功能等进行检测(其中我院未开展HbAlc检测和FCP检测,由广州达安临检中心协助检查),全部患者按照HbAlc的检验值9%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观察组为76例(HbAlc≤9%);对照组82例(HbAlc>9%)。主要分析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关系。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测量值均高于观察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的C肽水平要比观察组低。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31.01%,对照组的肝酶类异常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bAlc和C肽能够反映出糖尿病治疗控制的情况,同时也是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了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09年至2011年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初诊均为2型糖尿病,40例患者每天皮下给予甘精胰岛素1次,主要控制患者的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并在患者三餐之前口服瑞格列奈对用餐后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治疗4个月之后对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状态下胰岛素的浓度、C肽和进餐后2h的胰岛素、C肽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的血糖水平显著性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治疗前相比较,患者治疗之后胰岛素以及C肽浓度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很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对患者β细胞功能恢复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1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5.93±0.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5±0.86)%及餐后2 h血糖(7.75±0.7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59±0.52)mmol/L、(8.42±0.51)%、(9.23±1.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并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硒酵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T2DM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降糖等正规治疗措施)和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片治疗,至少应用3个月)。治疗1年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餐后2 h C肽较空腹C肽倍数、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PG)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估硒酵母疗程与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Hb A1c、FPG与PPG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餐后2 h C肽较空腹C肽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疗程与空腹C肽水平(r=0.613,P=0.021)、餐后2 h C肽(r=0.574,P=0.038)均存在正相关。结论硒酵母可提高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C肽水平,改善血糖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9月东莞市高埗医院诊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检验,研究组患者予以生化检验。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14%(χ~2=10.030,P<0.01)。根据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63例,非糖尿病23例,经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P均<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采用生化检验有效率更高,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并纳入同期来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00名(对照组),检测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2种因子对患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护理干预在利拉鲁肽联合格华止治疗糖尿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病患,筛选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利拉鲁肽、格华止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但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指标:治疗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和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观察指标(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并进行很好的控制,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临床上联合血糖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血糖控制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