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目的 观察丁丙诺啡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腹部和盆腔手术患者80例,年龄20~64岁,随机分成丁丙诺啡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分别术后给予丁丙诺啡1.5 mg和芬太尼1 rng行PCIA.两组药液中均加入3 mg格拉司琼,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背景输入速度为2 ml/h,PCA剂量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PCA按压次数及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满意.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PCA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呼吸抑制病例.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丙诺啡PCIA镇痛效果与芬太尼一样确切. 相似文献
3.
丁丙诺啡与吗啡用于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随机双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应和安全性。方法:60例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B组,n=30)和吗啡组(M组,n=30),接受PCA治疗。B组使用丁丙诺啡(每次0.03 mg),最大用量每天1.2 mg;M组使用吗啡(每次1 mg),最大用量每天40 mg。两组PCA药液中均加入氟哌啶4 mg。结果:丁丙诺啡组与吗啡组24 h总的疼痛缓解程度(totalpain relief,TPR)分别为16.9±5.9和22.2±7.4(P>0.05),两组病人24 h总的疼痛差值(sum of 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s,SPID)分别为46.5±22.0和40.0±19.1(P<0.01)。B组和M组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分别为53.3%和50%。结论:丁丙诺啡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PCA的镇痛效应与吗啡相同,其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接近于吗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丁丙诺啡和吗啡对开胸手术病人术后的静脉镇痛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10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53)为丁丙诺啡组,用药为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1.5mg,恩丹西酮8mg;B组(n=53)为吗啡组,用药为盐酸吗啡注射液50mg,恩丹西酮8mg。采用一次性持续镇痛泵,每例配药200ml注入镇痛泵内,设置和控制的参数为,①持续剂量为4ml/h;②锁定时间为15min;③PCA剂量为1ml;④负荷剂量,A组为丁丙诺啡0.15mg,B组为吗啡5mg。结果:两组病人VAS评分分别为(2.1±1.6)分和(2.5±1.7)分(P〉0.05),丁丙诺啡组恶心例数为5例,吗啡组为21例(P〈0.01),呕吐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嗜睡例数分别为10例和13例;头昏例数分别为3例和5例;均无皮肤瘙痒发生。结论:丁丙诺啡和吗啡均可用于开胸手术病人的术后静脉镇痛,而丁丙诺啡镇痛效果较吗啡更强,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受医疗费用。操作复杂等因素影响,现多集中于大中医院。单次硬膜外镇痛方法较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丁丙诺啡止痛作用强而持久.相对不良作用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次硬膜外止痛药物.为此我们观察了丁丙诺啡用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井与吗啡进行了对照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盐酸丁丙诺啡用于普外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腹部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1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和丁丙诺啡组(丁丙诺啡1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各25例。两组均采用微量泵连续泵入,给药方式为静脉镇痛(持续输注速度为2 mL/h,单次自控给药为1 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时间为48 h。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8、16、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及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布托啡诺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Ramsay评分均优于丁丙诺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S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R比较[布托啡诺组为(15±6)次/分,丁丙诺啡组为(11±5)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布托啡诺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丁丙诺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普外手术后PCIA效果确切,镇痛、镇静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南城县中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患者术毕均行PCIA,镇痛时间为24 h。对照组患者PCIA泵配方:舒芬太尼1.5 ug/kg+酮洛酸氨丁三醇180 mg;观察组患者PCIA泵配方: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酮洛酸氨丁三醇180mg。比较两组患者静息状态、咳嗽状态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24 h镇痛泵消耗量、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4 h、8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QoR-40量表5个领域得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24 h镇痛泵消耗量显著少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9.
丁丙诺啡用于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丙诺啡 (bupreorphine ,盐酸叔丁啡 )属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 ,效果确切 ,副作用少。我院自 1996年开始运用丁丙诺啡和低浓度局麻药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配伍罗哌卡因用于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 ,将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盆腔、下肢手术的病人共 64例 ,平均年龄4 6 18± 8 77岁 ,男女比例为 1:4 ,体重 4 7~70kg ,ASA分级均为I~Ⅱ级。随机分为 4组 ,R组 (n =15 ) :0 12 5 %罗哌卡因 ;…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以安慰剂和吗啡为对照,观察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当术后出现中等程度疼痛(VSA≥4分)时,分别给予安慰剂、丁丙诺啡0.2,0.4mg舌下含片或吗啡片剂10mg。给药后8h内,记录各观察点的疼痛程度差值、疼痛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8例病人因未按计划用药被剔除,共有112例完成临床观察并进行分析。丁丙诺啡各组与吗啡组总的疼痛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P<0.01),各观测点的疼痛程度差值和疼痛缓解程度也优于安慰剂组(P<0.05)。丁丙诺啡与吗啡组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但仅丁丙诺啡0.4mg组与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用于术后镇痛的效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吗啡接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对骨科老年病人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65~78岁的下肢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丁丙诺啡组(D),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给药,S组:舒芬太尼100μg,D组:丁丙诺啡1.2 mg,总量100 ml,术后5、10、20及40 h行VAS疼痛与Ramsay评分,记录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VAS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及PC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D组显著高于S组(P<0.01)。结论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用于骨科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合于骨科老年病人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观察记录两组术后4、8、12、24、36、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丁丙诺啡与布比卡因联合用于前列腺增生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三种浓度的丁丙诺啡和布比卡因联合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双盲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用0.125%布比卡因+格拉司琼0.3mg;B组用丁丙诺啡2μg/ml+0.125%布比卡因+格拉司琼0.3mg;C组用丁丙诺啡4μg/ml十0.125%布比卡因+格拉司琼0.3mg;D组用丁丙诺啡6μg/ml+0.125%布比卡因+格拉司琼0.3mg。镇痛泵持续输注速度为2ml/h,总量为100ml。分别在术后1、2、3、8、12、24、48h记录病人的VAS评分、膀胱痉挛次数、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VAS评分在术后3h之前四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h后,B、C和D组显著低于A组(P〈0.05)。A组48h以内出现膀胱痉挛4例。B组48h以内出现1例。C组和D组均未出现膀胱痉挛。A组和B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C组出现嗜睡1例,呕吐1例;D组恶心呕叶4例,嗜睡3例。结论 2μg/ml和4μg/ml丁丙诺啡与0.125%布比卡因联合使用能为前列腺电切的病人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的妇科择期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和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组(BF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施行静脉镇痛。F组:芬太尼1.2 mg+昂丹司琼8 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F组,布托啡诺6 mg+芬太尼0.6 mg+昂丹司琼8 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给药后6、12、24、48 h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满意率〉85%;B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F组。结论妇科病人术后以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剂量丁丙诺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应及其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性观察。方法75例(ASAI~II级)妇科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n=25):使用0.0003%丁丙诺啡,B组(n=25)使用0.00045%丁丙诺啡,C组(n=25)使用0.0006%丁丙诺啡,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除在4h评分点A组与B组、C组R-VAS、C-VAS相比P>0.05外,其它各时间段B组、C组的R-VAS、C-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差异显著;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按压次数3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C组>B组>A组,A组与C组间P<0.01,B组与C组间相比P<0.0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B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瘙痒发生率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0.00045%丁丙诺啡既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明显降低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组(布托啡诺组:n=40):布托啡诺8mg、生理盐水加至100ml;F组(芬太尼组:n=40):芬太尼0.8mg、生理盐水加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为1ml,锁定时间30min)。结果N组与F组相比,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2008年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PCIA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n=24).A组: PCIA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1·h-1;B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25μg·kg-1·h-1;C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35μg·kg-1·h-1;D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45μg·kg-1·h-1,各组均加曲马多500mg、地塞米松 10mg,然后加生理盐水至 100ml.比较4组镇痛效果,术后按压PCIA自控键的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胸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结果 C、D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PCIA按压次数与 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 D组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略多于 C组.结论 瑞芬太尼0.35μg·kg-1·h-1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舌下滴注给药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和舌下滴注、皮下给药进行大鼠甩尾法镇痛实验,测定盐酸丁丙诺啡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丁丙诺啡舌下给药镇痛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20.
<正>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38~60岁;体质量45~70kg;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肝、肾疾患,近期无止痛药滥用史。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A组(n=30)、对照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