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婚姻质量、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7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化疗前期、化疗中期、化疗末期三组。结果:三组患者的婚姻质量均分均低于常模,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婚姻质量总分与回避有显著负相关(r=-0.402,P=0.001);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乳腺癌患者婚姻质量的因素有屈服应对方式。结论:乳腺癌患者婚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应对方式对婚姻质量有影响,有必要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家庭治疗干预,指导和帮助患者采用合适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善婚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方传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345-2346
目的:调查卵巢癌患者化疗期的情绪和生命质量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 4.0)对68例卵巢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化疗初期的抑郁水平高于中、末期,有显著性差异(P<0.001);卵巢癌患者生命质量的五项因子(除功能状况)和总分均数在化疗中期最小,化疗末期最大,功能状况均数依次增加.化疗初期卵巢癌患者抑郁水平与社会家庭状况负相关(r=-0.239,P=0.013),与情感状况负相关(r=-0.193,P=0.038);化疗末期卵巢癌患者抑郁水平与社会家庭状况负相关(r=-0.198,P=0.042),与情感状况负相关(r=-0.221,P=0.023),与功能状况负相关(r=-0.302,P=0.010),与生命质量总分负相关(r=-0.219,P=0.025).结论:随着化疗的进行,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化疗不同阶段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化疗中期最差,化疗末相对最好.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化疗期的总体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对生活质量的某些方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和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情绪和应对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和化疗期的情绪、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9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术前患者焦虑水平最高,术后抑郁水平最高;面对均数从术前到化疗末期逐渐增加,回避均数术前到化疗中期减小,化疗末期增加,屈服均数在化疗初期最高,随后又减小;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面对负相关(r=-0.209,P<0.05),与回避正相关(r=0.278,P<0.01);术前抑郁与面对负相关(r=-0.313,P<0.01),与回避正相关(r=0.398,P<0.001),与屈服正相关(r=0.304,P<0.01);术后抑郁与回避正相关(r=0.212,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医学应对方式以回避为主,化疗期以面对为主;面对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回避应对较高的患者,潜在较高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村壮族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分组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农村壮族老人320名,其中留守老人(A组)160名,非留守老人(B组)80名,五保老人(C组)80名,使用一般访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 UNSH)、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三组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总分分别是(27.90± 10.61)分,(35.11±9.92)分,(31.67±1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5,P<0.05).三组的SSRS总分分别是(34.91±8.13)分,(39.53±6.95)分,(30.31±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3,P<0.05).A、B组的幸福度总分与客观支持成正相关(r=0.20,0.25;P<0.05),A、B、C组的幸福度总分与主观支持成正相关(r=0.17,0.36,0.31;P<0.05),A、C组的幸福度总分与利用度成正相关(r=0.23,0.39; P<0.05).结论 农村壮族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成正相关,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广西医学》2004,26(3):335-336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 5 0例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 0 1 ) ;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患者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 (P =0 0 34) ,与支持利用度呈高度负相关 (P =0 0 0 3) ;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催眠药应用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 (P =0 0 35 ,0 0 32 ,0 0 1 8) ;睡眠质量总分与支持利用度呈高度负相关 (P =0 0 0 0 )。结论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差 ,社会支持低 ,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个性和婚姻动因等因素对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婚姻质量调查表和婚姻动因问卷,结合艾森克个性问卷,比较780名成人的个性和婚姻动因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结果婚姻质量的各个因子和婚姻总分都与精神质(r=-0.265~-0.422)、神经质(r=-0.347~-0.467)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掩饰性(r=0.176~0.266)呈正相关(P<0.01).人际情感与婚姻质量各因子(r=0.520~0.696)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物质经济(r=-0.224~-0.360)、家庭社会(r=-0.225~-0.388)和自身方面(r=-0.193~-0.385)与婚姻质量各个因子都极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个性和婚姻动因是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TNM分期及焦虑、抑郁情况和社会支持度,并分析其相关性,为肿瘤患者后续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5月于本院行PET-CT检查的肿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TNM分期分为原位癌组(T,n=32)和转移组(n=69),转移组进一步分为淋巴转移组(N,n=29)和远端转移组(M,n=40).采用方便抽样法对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社会支持度量表(SSRS).分析肿瘤TNM分期与焦虑、抑郁情况和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结果 原位癌组主观支持分、利用率得分、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转移组,原位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与主观支持分、利用率得分、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6、-0.25、-0.38,P<0.01).肿瘤分期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5、0.38,P<0.01),淋巴转移组主观支持分、利用率得分、社会支持总分得分均高于远端转移组,且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远端转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的风险,患者发生转移的风险大小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和社会支持度显著相关,而肿瘤患者是否发生远端转移与焦虑、抑郁情况和社会支持度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应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确诊初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指导。方法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55人及正常对照组55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物质生活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3个维度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社会功能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3)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与积极应对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消极应对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SCL-90、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0名护生进行测量。结果:主观幸福感总分为(64.80±10.35)分;SCL-90得分为(139.20±50.15)分,阳性检出率为35人(31.81%);不同生源地的护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SCL-90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0.23,P=0.06),且SCL-90各维度均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15,P=0.11)。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生主观幸福感,提高主观幸福感必须加强护生健康和改善自我效能感,应考虑在护生入学初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  相似文献   

10.
130名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工作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0名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合同制护士处于高度工作倦怠状态,其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维度高于Maslach常模,个人成就感维度低于Maslach常模(P均<0.01)。合同制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水平较高,客观支持水平最低,其情感衰竭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14,P<0.01),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1、-0.348、-0.296、-0.396,P均<0.01);去人性化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46,P<0.01),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194、-0.273、-0.306、-0.324,P<0.05~0.01);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8、0.218,P<0.05~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增强合同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降低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外科手术化疗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150例,进行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一般;患者的未婚离异、工作压力、医疗保障、社会支持、患者抑郁、疾病临床病理分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一般,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的干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家庭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浙江省某医院20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首先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然后采用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的家庭亲密度高于国内常模,家庭适应性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主要照顾者、家庭发展阶段、家庭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家庭功能中的亲密度增强、适应性下降,护理人员应明确患者家庭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家庭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及婚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与婚姻质量。方法应用EORTCQLQ—C30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52例手术后1个月以上、年龄在62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及52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并筛选出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功能领域经济状况及总分等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而乳腺癌患者婚姻质量在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生活3个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常模。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与婚姻质量内涵低于一般人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社会干预,尽可能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4.
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病例术后生存一年及以上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FACT—B量表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自填式问卷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术后体育锻炼、患者受教育程度、临床情况、目前的工作情况、患病年龄、是否放疗等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开展乳腺癌早诊早治,提供临床及术后康复指导,有利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121例住院化疗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并对患者现有临床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数据以SPSS软件处理,进行频数描述,相关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结果 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水平分别为(49.43±5.69)分,(13.35±2.51)分,(27.59±3.78)分,(8.50±1.98)分.将可能影响社会支持的9个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居住地、宗教信仰、医疗费用支付类型、自我效能感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有婚姻状况、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云南省化疗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整体较好,但对支持的利用不足.存在婚姻关系和提高自我效能能增强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医学应对、社会支持、患者生命质量、一般资料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年龄与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有关,居住地与睡眠时间相关,每周锻炼次数与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相关,锻炼时疲劳感与总分、入睡时间相关,肿瘤临床分期与日间功能相关,化疗方案与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相关,KPS评分与催眠药物相关.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年龄<40岁、自费、居住在中小城市、蒽环类化疗的患者睡眠质量更差,每周锻炼次数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丽敏 《吉林医学》2007,28(6):734-73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及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及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3例乳腺癌患者的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进行测评。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焦虑状况与常模比较t′=2.7365(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特质焦虑、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情况严重,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为特质焦虑、年龄及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20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其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婚姻状况、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临床预测模型的价值。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人均月收入低、未婚/离异/丧偶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程度好、肿瘤分期早则是保护因素。临床预测模型的截断值是-0.475,曲线下面积是0.856(95%CI:0.794~0.919)。 结论以年龄、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程度和肿瘤分期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彭聪  李倩  周兴 《四川医学》2014,(9):1248-1249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依从性来评价。结果 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度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有利于规范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惠州地区患乳腺癌患者进行普查,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46例经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对其年龄、职业、婚育、哺乳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30~50岁、专业人员、无职业人员,未生育哺乳、育龄妇女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结论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普查,有利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