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4种氨基酸水平和脑梗死率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川芎嗪组(CXQ,40 mg.kg-1)、ECH高剂量(ECH 40 mg.kg-1)组、ECH低剂量(ECH 20mg.kg-1)组和ECH配伍冰片(ECH 40 mg.kg-1,冰片400mg.kg-1)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在给药d 3,脑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成功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HPLC-RF),此方法较氨基酸分析仪相比较,具有最低检测限低等特点,检测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p、Glu、Gly、GABA水平均明显升高;ECH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ECH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sp、Glu的水平,而ECH低剂量组与ECH配伍冰片组Asp、Glu降低均不明显;ECH高、低组与配伍冰片组对Gly、GABA的影响均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ECH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地缩小脑梗死面积。结论 ECH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对抗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Aβ25-35引起的阿尔采末病(A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体质量(3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1·d-1)、阳性药石杉碱甲组(Hup-A,0.02 mg·kg-1·d-1)。水迷宫实验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丙二醛(MDA)、一氧化碳(NO)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 Aβ25-35能够严重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模型组大鼠相比,ECH不同剂量治疗组均能够减少其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P<0.01,P<0.05)。ECH治疗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的MDA含量明显下降,SOD的活性明显升高,明显减少NO、NOS的释放(P<0.01,P<0.05)。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快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降低大鼠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急性损伤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和美多芭(MD)组。除对照组纹状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注射6-OHDA4μl(3g·L-1)制作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急性模型,术后给予各组动物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于d7进行微透析试验,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纹状体细胞外液中DA、DOPAC和HV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ECH高、低剂量组(3.5、7mg.kg-1)和美多芭(MD)组3种物质的含量则高于模型组,两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CH对6-OHDA急性损伤所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减少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是从新疆特色植物管花肉苁蓉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苯乙醇苷类有效物质。研究表明[1-3],ECH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的作用。一种药物只有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并在中枢保持有效的浓度时,才能发挥药理作用。实验检测发现脑内含有原形ECH,推测ECH的中枢作用可能与其能透过BBB有关。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术制作PD模型,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4周,进行双靶点微透析程序,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NE、DA、DOPAC、HVA、5-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5种物质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ECH高剂量组与阳性药MD组相差不大。结论 ECH对PD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具有改善作用,对于P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是ECH对PD大鼠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熊玮  彭斌  高智 《中国药房》2024,(2):198-203
目的 研究松果菊苷(ECH)对尿毒症(URE)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URE大鼠模型。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尿毒症(URE)组、ECH低剂量[10 mg/(kg·d)]组、ECH中剂量组[20 mg/(kg·d)]、ECH高剂量组[40 mg/(kg·d)]和ECH高剂量+茴香霉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组[ECH-H+Ani组,40 mg/(kg·d)ECH+2 mg/(kg·d)茴香霉素],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各药物组灌胃相应的ECH,ECH-H+Ani组再尾静脉注射茴香霉素,每天1次,连续给药8周。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水平,24 h尿蛋白(24 h UP)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阿尔采末病(AD)模型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ECH改善学习记忆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CH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以及假手术组。采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并在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复制AD模型。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脑双位点双通道同步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运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和皮质细胞外液中NA、DA、5-HT的含量。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ECH低、中、高剂量组均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ECH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延长(P<0.05)。同时,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海马中的NA、DA、5-HT明显降低(P<0.05);ECH组较模型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并且明显升高海马、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AD作用。并且ECH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方面作用优于ECH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局灶型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和川芎嗪(CXQ)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给药第3天,脑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造模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HIA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DA、5-HT水平升高,其酸性代谢产物DOPAC,HVA,HIAA也随之升高。与模型组比较,ECH高、低剂量组(30、15 mg.kg-1.d-1)和CXQ组的6种物质的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 ECH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对抗脑缺血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考察松果菊苷(ECH)对大鼠脑缺血后双侧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30,15 mg.kg-1.d-1)和川芎嗪组(CXQ,30 mg.kg-1.d-1)。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qd,连续7 d。于给药d 3,进行大脑双侧脑组织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造模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缺血后300 min内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模型组脑缺血后两侧脑组织细胞外液中5种物质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ECH高、低剂量组与CXQ组5种物质的峰值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大鼠脑缺血后,非缺血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升高,ECH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义义  许静  杨卓 《天津医药》2011,39(10):936-938
目的:观察消旋丁苯肽(dl-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3-CA1区长时程增强(LTP)以及大鼠在Morris水迷宫(MWM)中表现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VD组)、血管性痴呆+消旋丁苯肽干预组(VD+dl-NBP组)。使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VD大鼠模型。建模后VD+dl-NBP组大鼠给予dl-NBP灌胃,40mg/kg,1次/d。VD组和对照组自由摄食水。30d后进行MWM测试,而后记录大鼠海马CA3-CA1区LTP。结果:定位航行阶段,3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1.361,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间搜索阶段,对照组、VD组及VD+dl-NBP组的目标象限百分比分别为(51.1±2.87)%,(37.03±3.50)%和(54.4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3,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VD组和VD+dl-NBP组的LTP幅值分别为(133.4±10.1)%,(108.4±16.9)%和(120.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1,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l-NBP对VD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具有改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的LTP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544份。依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等相关规定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31.8%,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有选药不当、高起点用药、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市北辰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是对上市药品安全性的再评价,是公众安全合理用药的保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对天津市北辰医院103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认知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的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9.
张新静  徐艳  杨倩倩  王军 《安徽医药》2023,27(7):1437-1440
目的 通过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自然退行和进展的影响因素,了解ROP的发展规律,以期对ROP病儿的临床及筛查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眼底筛查的病儿472例。收集确定有眼底病变的141例病儿的临床资料,退行组107例,需干预治疗的进展组34例,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与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退行组和进展组平均胎龄分别为(31.61±2.29)周、(29.76±1.82)周,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58(1.25,1.82)kg、1.26(1.03,1.48)kg,无创通气时间为8.50(6.00,18.75)d、20.00(10.75,32.25)d,两组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占比分别为40.2%(43/107),79.4%(27/34),败血症59.8%(64/107)、82.4%(28/34)、贫血59.8%(64/10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