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居民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结节疾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成人人群,且同期行甲状腺B超、尿碘以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者;根据尿碘水平进行评判分组,尿碘100μg/L为碘营养不足组;尿碘100~199μg/L为碘营养适宜组;尿碘200~299μg/L为碘营养超适宜量组;尿碘300μg/L为碘营养过量组。观察尿碘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研究共入组观察1107例,尿碘中位数93.40μg/L,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309例,与碘适量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比较,其他不同的碘营养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碘营养水平对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亦无显著影响;与碘适量组人群相比,碘营养不足和碘过量组FT3和FT4显著增高,而对应TSH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广州市居民成人碘营养偏低,碘营养水平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及体内内分泌代谢的变化情况。选取我院20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每组各103例。常规剂量组给予左甲状腺素50μg/d口服;小剂量组给予25μg/d口服。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最大结节体积和内分泌代谢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差异。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1年后,两组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最大结节体积及血清T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T3、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等同于常规剂量,但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广州市居民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结节疾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 收集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成人人群,且同期行甲状腺B超、尿碘以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者;根据尿碘水平进行评判分组,尿碘<100 μg/L为碘营养不足组;尿碘100~199 μg/L为碘营养适宜组;尿碘200~299 μg/L为碘营养超适宜量组;尿碘>300 μg/L为碘营养过量组。观察尿碘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共入组观察1107例,尿碘中位数93.40 μg/L,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309例,与碘适量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比较,其他不同的碘营养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碘营养水平对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亦无显著影响;与碘适量组人群相比,碘营养不足和碘过量组FT3和FT4显著增高,而对应TSH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广州市居民成人碘营养偏低,碘营养水平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的34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104例,良性甲状腺结节组237例,收集并比较各组临床实验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患者在年龄、结节直径、TSH浓度、淋巴结转移与TSH关系比较使用t检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发生率与TSH的关系采用χ2趋势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患者结节直径平均为(1.92±1.13)cm,低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2.82±1.44)cm(t=-5.654,P0.05);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患者TSH平均为(3.01±1.51)μIU/ml,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1.90±1.32)μIU/ml(t=6.83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TSH水平分为0.34μIU/ml、0.34~1.00μIU/ml、1.01~2.00μIU/ml、2.01~5.60μIU/ml和5.60μIU/ml,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发生比例分别为11.76%、14.29%、23.94%、39.06%和53.33%,检验结果显示TSH水平越高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发生率越高(χ2=28.783,P0.05);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TSH为(5.07±1.31)μIU/m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83±1.55)μIU/ml,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844,P0.05)。结论 TSH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风险的指标之一,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与其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2年9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2例进行研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甲状腺结节的体查情况、彩超指标、手术情况及术中所见、病理检测结果等,并记录术前血清TSH水平。分析不同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关系,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与TSH水平的关系,以及患者术前TSH水平与其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良性组(48例)术前血清TSH浓度为(1.98±2.74)μIU/ml,显著低于恶性组(14例)的(5.52±9.41)μ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血清TSH低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结节内钙化者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而良性组有结节内钙化者和无近钙化者的TSH水平均低于恶性组(P0.05),两组内有无钙化者之间T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患者术前TSH水平与其良恶性的相关性后发现,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r=3.969,P=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性质与术前血清TSH水平呈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监测TSH水平对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进行评价,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9年8月—2022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超声造影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节体积等差异。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1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6.10±1.43)m L和(4.56±1.04)cm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辅助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其消融效果好,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术前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5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9例患者中,良性结节组7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213例。PTC患者术前的血清TSH水平高于良性结节患者[(2.32±1.65)mU/L比(1.76±1.20)mU/L,P0.001],并随TSH水平上升,PTC的患病风险增加。术前TSH水平与PTC肿瘤直径、病灶数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SH水平是PT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15,95%CI为(1.171,1.477),P0.001]。TSH诊断PTC的最佳临界值为1.575 mU/L,此时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53.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02(P0.001)。结论术前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随TSH水平的上升PTC的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梗死、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前列腺增生类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BPH合并AUR与无AUR患者共102例,其中AUR组49例,无AUR组53例。比较两组之间前列腺梗死、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前列腺增生类型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间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总体积(PV)。结果:AUR组血PSA较无AUR组明显升高[(8.2±4.6)μg/L vs(4.3±5.5)μg/L,P<0.05),两组患者年龄、IPSS、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增生类型与AUR无相关性(P>0.05),前列腺梗死和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可增加BPH患者AUR发生机率,存在前列腺梗死的BPH患者发生AUR的概率是无前列腺梗死者的5.620倍(P<0.05),存在前列腺组织学炎症的BPH患者发生AUR的概率是无炎症者的2.362倍(P<0.05)。结论:前列腺梗死和前列腺组织学炎症可能是BPH患者发生AU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的腹腔镜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5例)与开腹组(27例)。出院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 d应激反应[包括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免疫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IgA]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E、NE、Co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E、NE、Cor水平分别为(82.86±19.79)μg/L、(90.47±15.29)μg/L、(180.29±24.38)μg/L,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36.36±25.82)μg/L、(141.07±18.93)μg/L、(254.02±33.28)μg/L(P<0.05);术前,两组IgG、Ig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IgG、IgA水平分别为(10.53±1.69)g/L、(1.43±0.41)g/L,明...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在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尿表皮生长因子.结果:(1)HSP患儿尿EGF水平为(78.59±18.09)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13.92)μg/L,有统计学差异(t值为13.64,P<0.01).(2)HS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发现紫癜肾型尿EGF水平(98.31±17.68)μg/L,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皮肤型(78.76±12.66)μg/L,腹型(77.16±11.77)μg/L,关节型(76.49±17.45)μg/L,混合型(77.71±13.49)μg/L,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其余各临床分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P患儿尿EGF水平明显增高,EGF在HSP伴有肾损害者早期升高尤为明显,考虑EGF增高可能与HSP病理改变程度有关,因此,EGF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和临床病理结果,探讨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孤立性钙化、边缘环状钙化和弧形钙化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结节钙化率为48.4%,良性结节钙化率为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中发生率分别为20.8%、14.1%和3与%、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孤立钙化及环状钙化、弧形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结节伴钙化最主要的形式(43.3%),粗大钙化位居第二;在良性结节中,不同钙化类型各项比例分布相似。结论: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和粗大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7-01-2015-06-30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经手术治疗的485例甲状腺结节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组病例所对应的NLR进行对比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cut-off值。结果 甲状腺结节良性组和恶性组的NLR值分别为(1.6±0.5)和(1.9±1.0),恶性组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NLR最佳cut-off值为1.77,敏感度为65.8%,特异度为79.7%,AUC为0.723。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值可指导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高NLR值预示结节恶性。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US-CNB)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接受US-CNB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52个结节)的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US-CNB病理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结果 US-CNB病理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82%(90/92)、96.43%(54/56)和97.30%(144/148);对直径≥0.7cm结节的诊断准确率[0.7~1.0cm:95.65%(22/23),1.1~1.5cm:100%(38/38),1.6~2.0cm:100%(50/50),2.0cm:100%(29/29)]高于直径0.7cm结节[62.50%(5/8),P均0.05]。结论 US-CNB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准确率高,可作为非手术条件下获取病理组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63个甲状腺结节行常规超声检查,并采用超声弹性成像(EI)技术对病灶组织进行EI分级,采用VTQ技术检测病灶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常规超声、EI及VTQ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最佳诊断界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63个甲状腺结节中有良性结节45个,恶性结节18个。常规超声检查、EI及VTQ技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95%CI:0.712~0.962)、0.863(95%CI:0.751~0.974)及0.900(95%CI:0.810~0.990),与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三者间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检查的最佳诊断界点为具有3项恶性表现,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3%,86.7%及85.7%。EI的最佳诊断界点为Ⅳ级,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1%、82.6%及87.3%。VTQ技术的最佳诊断界点为3.39 m/s,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91.1%及90.5%。结论常规超声检查、EI及ARFI的VTQ技术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均有诊断价值,在鉴别诊断时需相互结合,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常见。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多以超声为首选。对于甲状腺结节病人,推荐普通超声作为诊断的基础。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的出现,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开辟了新的天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已被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不可手术的复发甲状腺癌。然而,甲状腺疾病的射频消融治疗存有争议。射频消融的操作者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颈部解剖及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理论基础上更要严格把握其应用指征。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中射频消融不被推荐作为常规手段,无症状者无须行侵入性处理;另外消融技术由于缺乏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射频消融更不能作为其初始治疗手段,只有当病人病情较重无法手术或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手术时,才可将射频消融作为可选方案。甲状腺结节无论良恶性,凡具有手术指征,均应将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国内多家甲状腺治疗中心均报道了一批射频消融后甲状腺癌残留再次手术的病例。对于消融后再手术的甲状腺癌病人,由于手术风险难度增加,手术方法可部分参考局部晚期的甲状腺癌病人诊治策略,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甲状腺外科医生实施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150例和甲状腺癌151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151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在结节数量、有无沙砾样钙化、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边界是否清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在结节数量、边界是否清晰、有无沙砾样钙化、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方面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78、0.72、12.20、58.90、41.53。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可以对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结节仅需要随访,只有少数良性结节和绝大多数恶性结节才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手术指征应综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资料,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而制定。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兼顾规范性、安全性及彻底性,有效减少病变复发(或再发)及再次手术。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规范的甲状腺术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全(近全)切除。腺叶切除是最小术式。甲状腺滤泡状癌及颈侧区只行治疗性淋巴结清扫在国内外业界内已达成共识。甲状腺乳头状癌宜常规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髓样癌宜行双侧中央区及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9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所有患者经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予以证实,对比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特征及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统计分析采用SAS10.0软件,良恶性结节的声像特征对比采用χ2检验;P值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147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52个(35.37%)、恶性95个(64.63%);恶性结节的不均质回声率、边界不清楚率、点状钙化灶发生率、Ⅲ级血流分布率、阻力指数≥0.7患者所占比率均显著的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70.53%、特异度为78.85%、漏诊率为29.47%、误诊率为21.15%。结论根据声像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具有无创、方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皱缩的临床特点及皱缩前后的超声和CT影像学特征,提高皱缩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8年6 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良性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病人41例。分析病人病史,分析结节皱缩前后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边界及钙化等超声图像特征和甲状腺增强CT的影像学特点,描述术中所见情况。结果 41例病人均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皱缩平均经历(11.52±9.56)个月。结节皱缩前最大径平均值(25.6±8.2)mm,皱缩后最大径平均值(10.2±4.1)mm。结节皱缩后均为低回声实性结节,其中35例包膜不完整,29例结节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8例周边及内部出现环状强回声。按照TI-RADS分级系统,结节皱缩前37例为3级,3例为2级,1例4a级;结节皱缩后19例为4a级,22例为4b级。5例行手术治疗病人术前甲状腺增强CT提示结节边缘轻度强化,形成与正常腺体相隔离的不规则条带,结节内部均匀低密度,增强后强化不明显。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质地不均,局灶可见胶质或钙化结构。结论 病史的询问和前后超声结果的对比至关重要。皱缩的结节具有一定的超声和CT影像学特征,结合病史可与恶性结节相区分,避免过度的有创性检查及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