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以来本院共收治了5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179例,206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9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560例中8例8髋为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病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7.09%。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5.1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Salter髂骨截骨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常用的术式,但操作不当易发生远侧截骨块向内后移位和平行下移的缺点,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作者采用改良髂骨截骨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折线形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的DDH患儿4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折线形骨盆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矫正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矫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护理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5例学龄前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Salter骨盆截骨手术,对患者手术护理前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手术前为对照组,手术后称为观察组。结果:术后实验组的满意度指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手术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8例320髋,其中左髋104例,右髋92例,双髋62例。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1.6cm,股骨颈前倾角平均66.5。,髋臼指数平均36.8°,手术年龄平均2.6岁。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2个月,根据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238个髋关节为优,56个为良,18个为可,8个为差;X线片结果显示C—E角平均为20°,根据Severin的评定标准,232个髋关节为优,58个为良,21个为可,9个为差。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研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行骨盆Salter截骨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患儿27例,将其围手术期内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患儿临床护理中,其能够最大限度恢复患儿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实施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共计42例(48髋),所有患儿均接受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治疗。对入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在疗效方面,有26例患儿为优,有11例患儿为良,优良率达到了88.10%;进行X线检查,对患儿髋关节进行评级,其中优27例,良9例,优良率为85.71%;另外,所有患儿术后切口均得到较好的恢复,未出现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实施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能够收到较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儿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林立  徐振  丁盛  朱诚  王松克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16-816,819
目的探讨用可吸收棒替代传统的克氏针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效果。方法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0例36髋。结果术后6~8周拆髋人字石膏。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患儿均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能下地行走,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可吸收棒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儿痛苦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21例28髋,年龄2岁4个月~5岁2个月,术前常规行患肢骨牵引2周,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 关节囊清理紧缩缝合术15例21髋,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7髋。结果随访6个月~6a,平均随访4a,临床效果及放射线评价结果满意。无再脱位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充分的软组织松解是获得同心圆复位的前提,只有获得同心圆复位以后,才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对脱位程度达Ⅲ°、Ⅳ°以上、前倾角过大的,应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  相似文献   

11.
金卫东  朱嬉  牛宁奎  詹学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2-1153,F0003
目的探讨改良Salter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平均年龄3.5岁的38例(52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改良Salter截骨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功能训练1个月后下地行走。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按照Mckay临床评价标准评价,其中优47髋,良4髋,中1髋,差0髋。结论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手术患儿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术患儿60例,年龄3~5岁,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超前镇痛麻醉手术组(K组),常规麻醉手术对照组(C组).K组在全身麻醉后静脉持续微量泵输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3 m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内收肌切断,股骨髁上骨牵引,二期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及关节囊部分切除紧缩缝合为主的综合性手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7~14岁)8例(9髋)。结果:本组9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36个月。采用周永德等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疗效评定标准,优5髋,良2髋,差2髋,失败0髋,优良率达77.8%。结论: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一期手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28例(33髋),并与单纯Salter截骨术治疗的24例(24髋)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儿均得到随访,平均26.8个月(12~64个月)。末次随访时,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为18.1°±5.2°;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角)为36.3°±36.1°;Sharp角为41.4°±4.7°。单纯Salter截骨术组:AI为15.7°±4.8°;CE角为37.8°±11.6°;Sharp角为40.1°±5.0°。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和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中分别有2髋(2/33)和6髋(6/24)发生股骨头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31,P=0.042)。根据Severin影像学评价标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优15髋、良11髋、可6髋、差1髋,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优5髋、良14髋、可 5髋、差0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7,P=0.202)。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术组:优17髋、良11髋、可5髋、差0髋,单纯Salter截骨术组:优13髋、良7髋、可4髋、差0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7,P=0.915)。结论:Salter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是治疗Tonnis Ⅱ度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联合股骨截骨可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Perthes病患儿行包容手术后配合口服西红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的Perthes病患儿共64例(64髋)。对照组(n=33)仅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观察组(n=31)采用相同术式,术后配合西红花口服。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股骨头进入修复期所用时间,末次随访采用Stulberg评价标准对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10年,平均(5.1±2.5)年。观察组股骨头进入修复期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对照组Stulberg评价优良率为63.6%,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rthes病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西红花口服,其疗效优于单纯行手术治疗,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缩短股骨头修复时间,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是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0年以来用各种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4例41髋,其中Salter式骨盆截骨术30例36个髋关节(以下简称髋)。现将有随访的21例24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Salter截骨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开封市中心医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52例,52例患儿均采用Salter截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优良率达到100%,术后患侧髋臼、CE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采用Salter截骨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促进髋关节结构的恢复,不良反应少,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Salter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升华  李健  高梁斌  李成鑫  祁新禹 《广东医学》2004,25(10):1175-1176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 手术治疗 6 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按照术式分为单纯Salter截骨组及Salter截骨加股骨旋转截骨组。随访观察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髋脱位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偶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Salter截骨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前倾角较大 ,特别是又伴年龄较大的儿童应当同时行股骨截骨。  相似文献   

19.
<正> 自 Salter 设计了骨盆截骨术后,该术式一直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较主要术式。该术式需做术前皮牵引或骨牵引,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1986年以来,我院在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外固定方式上基本采用白求恩医大三院孙丹舟的方法,对 Sal-er 方法加以改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alter截骨手术进行治疗的15例3~10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例。结果:随访1~9年,平均随访时间5.7年,按照周永德等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Salter髂骨截骨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