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142例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有29例于麻醉诱导后、术始、术中、术后出现不同原因的呼吸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SpO_2的下降,发生率为20.4%。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组、<1岁组、唇裂+腭裂组、不插管组的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提示术前检查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尤其对<1岁又不插管的小婴儿,术中观察要细,吸血要及时,麻醉药深浅要掌握适度,唇裂+腭裂应行气客插管,异型管优于普通管,拔管时机要适当。对容易引起组织胺释放的药物要充分了解,使用中注意速度、剂量和反应。  相似文献   

2.
贾珍 《青海医学院学报》1996,17(1):F003-F003,60
本文观察了90例小儿(1-4岁)行腭裂修复术,用氯胺酮麻醉时对呼吸,心率的影响,结果呼吸率与心变化术前和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变化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恶心、呕吐及副作用发生率极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腭裂手术中是一种较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82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气管插管全麻(TI组)192例,喉罩插管全麻(LM组)122例,非插管全麻(FM组)168例。观察3组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方法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气管插管组术后的呼吸并发症明显高于喉罩组和非插管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可明显增加小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唇裂整复手术婴幼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Ⅰ~Ⅱ度婴幼儿唇裂整复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B组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结果 I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唇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宝顺  于永文 《吉林医学》2000,21(4):205-207
目的 :为探索唇腭裂整复术有利的麻醉时机。方法 :随机选择 ~ 度唇腭裂择期整复术患儿 1 6 0例。按年龄和有无伴发腭裂情况平均分为 4组 : 组 :3~ 6个月 ; 组 :7个月~ 1岁 ,均单发唇裂 ; 组 :2岁~ 3岁 ; 组 :4~ 7岁 ,均唇裂伴发腭裂。观察麻醉期间 Sp O2 (脉搏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和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 组、 组 Sp O2 变化均明显高于 组 ,拔管后舌后坠、喉痉挛、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组 ,P<0 .0 5。结论 :唇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应选择在 6~ 1 2个月 ,而唇腭裂同时整复术应选择在 2岁~ 3岁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128例年龄1个月~3岁的急诊手术病儿进行分析,60例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尽量完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按不同手术种类选择麻醉方式,其中56例采用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的方法(Ⅰ组);72例选择气管内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Ⅱ组);术中主要监测心音、脉搏和SpO2,部分监测血压,并强调保暖。结果显示:两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但Ⅰ组SpO2偏低,有4例明显下降而需中途改行气管内插管麻醉。认为婴幼儿急诊手术中,做好术前准备是减少麻醉并发症和提高成功率的关键,而慎重选择麻醉方式与SpO2监测和保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羟基丁酸钠,安定复合麻醉加用局部麻醉施小儿唇裂修补术,免行气管内插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年龄最小40天,最大9岁,其中单侧唇裂者180例,双侧唇裂20例,合并腭裂(行单纯唇裂修补术)者80例。手术时间最长98分钟,最短40分钟,平均64分钟。2 麻醉方法 本组全部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0.01mg/kg。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准备麻醉机、咽喉镜、气管导管及吸引器、吸引管,以防意外。术前准备就绪后先后静脉缓慢推注γ-羟基丁…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麻醉是小儿口腔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但由于麻醉器械、留置气管插管导管对呼吸道的刺激及麻醉药物的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多,易发生意外。而加强插管麻醉后复苏期的观察和重点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全部为严重口腔先无性畸形患儿(唇裂15例、腭裂10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个月,平均年龄35岁。手术时麻醉方法均采取气管插管麻醉,术后1例为延迟苏醒,其余均处于嗜睡状态,所有患儿出手术室后均安置在监护室,直到度过危险期,无一人发生意外。2复苏期护理2.1密切观察病儿进入…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唇裂畸形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我院1992年1月~1994年1月共收治唇裂患儿167例,全部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复合麻醉并辅以局部浸润麻醉。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4例,女73例。年龄2个月~7岁。单侧唇裂131例,双侧唇裂36例。并发腭裂17例。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2mg/kg,阿托品0.01~0.02mg/kg。氨胺酮4~8mg/kg肌肉注射,入睡后静脉缓慢推注羟丁酸钠50~70mg/kg。并发腭裂者气管插管。如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儿腭裂修补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 I-II级腭裂修补术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在术前分别静推曲马多2 mg/k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围麻醉期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曲马多组在拔管时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平稳.苏醒期躁动评分曲马多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腭裂修补术术前静推曲马多2 mg/kg可获得围麻醉期间较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0.6~17岁,平均年龄7.9岁,其中单纯唇裂12例,单纯腭裂13例,唇裂合并腭裂17例.麻醉均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加吸入麻醉,术后送复苏室前全部拔除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黄菲  赵红利 《西部医学》2008,20(5):1079-108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Ⅰ度唇裂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50例1~6岁Ⅰ度唇裂患儿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5例,Ⅰ组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为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加眶下神经阻滞组。观察比较两组SPO2和心率变化、麻醉诱导及恢复过程。结果两组SPO2均维持在98%以上,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Ⅰ组的苏醒时间及诱导时间均比Ⅱ组长。结论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用于Ⅰ度唇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术后患儿清醒快而完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平衡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效果,从中筛选最佳平衡麻醉药物的组合方案。方法 150例拟施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婴幼儿在同样条件下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组,50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P组,50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M组,5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和气管拔管后的心率、呼吸、呼气末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K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快于K+P组和K+M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和K+M组(P〈0.01)。K+P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和K+P组(P〈0.01)。K组气管拔管后早期缺氧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平衡麻醉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与高位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A组患者麻醉后MAP、HR相对平稳;B组患者麻醉后MAP下降(P〈0.05)、HR减慢(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较重,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 m in均低于基础值。B组麻醉后亦有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注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患者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碱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快等优点,且避免了由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注意呼吸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及Ⅱ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异丙酚或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应用于婴幼儿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患儿在气管插管结束时、切皮、取颅骨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合度的变化及插管时喉痉挛、呼吸抑制、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颅内血肿患儿30例均分为两组:A组行小剂量氯胺酮、异丙酚麻醉。B组行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麻醉。两组均在全麻基础上配合咽喉及气管内局麻再气管插管。结果在气管插管结束时,切皮时B组心率加快,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插管时喉痉挛、躁动发生率B组也高于A组,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异丙酚全麻,麻醉过程循环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比氯胺酮、咪唑安定全麻更适合于婴幼儿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无气腹腹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患者8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经要穿注入25ml的075%布比卡因,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取适量芬太尼、维库溴铵等进行诱导麻醉并于术中维持,比较麻醉前后BP、HR、SpO。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P、HR、SpO2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易于管理,对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更有利、术后更安全,应用于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自1971~1989年气管内麻醉下行腭裂修补术237例,有并发症者51例(21.5%),无麻醉死亡病例。现对有关麻醉问题进行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37例中男176例、女61例。年龄2~24岁,其中10岁以下者135例(64.5%)。合并唇裂者65例,经鼻插管136例,口腔插管101例。手术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4.5小时。术前准备:注意病人呼吸道、肺以及有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116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体会兰医一院麻醉科侯娟我院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安定复合全身麻醉行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1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2例,年龄10月 ̄12岁,其中单纯唇裂15例,单纯腭裂12例,其余为唇腭裂,均为择期手术,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