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企业员工铅超标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公司概况、职业卫生管理及制度、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卫生现状、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进行调查。结果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不规范,部分制度未落实;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善;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不合理;部分岗位员工个体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佩戴不规范;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表明铅尘(烟)超过接触限值的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存在阳性体征或症状的员工及血铅超标人员较多。结论要加强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基层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开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安装机构的资质认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机动车制造行业职工的职业健康损害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该行业职工职业病的发生提供客观可行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机动车制造行业代表性的三大企业2012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行业职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作业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噪声、粉尘、苯、其他有害物理因素和其他有害化学因素的不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性别、工龄、工作环境、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都是引起职工职业健康损害的危险因子,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的危险系数最高(OR=18.856,OR95% CI:0.662~0.856,P=0.000)。结论机动车制造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粉尘;应重点防护职业性噪声聋、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这三类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和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某企业201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某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合格率为:粉尘57.9%,二氧化锰76.2%,苯及苯系物66.7%,噪声56.5%,手传振动和高温均为100.0%。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受检查率为97.7%;异常检出率为:纯音听力测试异常为1.2%,高仟伏胸片异常为0.3%,神经系统检查异常为1.6%,心电图异常为12.9%,血压异常为20.8%,实验室检查血ALT异常为2.8%,空腹血糖异常为9.3%;发现各类职业禁忌证共27人,疑似职业病2人。结论噪声、粉尘是某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进行职业病综合防治的同时还应重视职业安全教育并积极开展职工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摸清天水市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探讨职业病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企业210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有2 967人,其中上岗体检率5.09%,在岗体检率68.08%,离岗体检均未开展。劳动合同、工伤保险合同签订率分别为90.59%、96.30%,小型企业的健康体检率、劳动合同及工伤保险合同签订率均低于大中型企业。结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加大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是预防职业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搬迁后的某精细化学品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甲苯、甲醇、异丙醇、甲酸、乙酸、难溶性镍化合物、乙酸乙酯、盐酸等,各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结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川渝片区石油企业2006~2008年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分析当前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 按照职业健康检查规范中的周期及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川渝石油片区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苯系物及硫化氢.2006-2008年共检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14452人,发现有169人1项或1项以上的异常结果,异常人数检出率为2.43%.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职业禁忌94人,占噪声作业人数的2.33%;发现疑似与职业有关的听损害,需进一步医学观察人员284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7.35%.粉尘作业人员(含电焊烟尘)中职业禁忌35人,占总人数的1.34%;检出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职业禁忌32人,占该作业人数的0.59%;酸及化学试剂操作人员职业禁忌1人,占该作业人数的0.25%;检出甲醇作业人员中职业禁忌1人,占该项总人数的0.21%;检出苯及苯系物职业禁忌2人,占总人数的0.65.检出异常情况主要为纯音测定、听力、高仟伏胸片、肺功能、血常规异常.结论 川渝石油片区职工的职业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工作,做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结果的利用,加强基层职业健康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同时,落实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发挥职业健康监护作用,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分析当前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17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工人中,检出1837人一项或一项以上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7.83%。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检出9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占接触粉尘作业人数的0.71%。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噪声职业禁忌证24人,占接触噪声作业人数的2.08%。接触铅作业人员中检出铅观察对象9例,占铅作业人数的10.00%。接触有毒化学物作业人员中血常规异常共24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7.43%;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2例,占接触有毒化学物人数的3.71%。检出异常情况以高仟伏胸片、肺功能、听力、血常规、尿铅检查为主;清远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结论清远市面临的职业健康问题十分严峻,必须做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做好职业病三级预防工作,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人及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职业卫牛工作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某辖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模式。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对辖区内188家乡镇企业采用现场检查、现场询问、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188家乡镇企业共有职工6621人,其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者4674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音、有毒气体、高温、苯、二甲苯、甲醛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率及职业卫生档案建档数均为零。结论:辖区乡镇企业应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发展区(县)、(街办)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多部门配合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宁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现状.方法 对宁夏2012年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性质、接触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疑似职业病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2010-2012年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报告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宁夏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实检率最低(74.81%),小型企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2.96%);②国有企业人群实检率最低(84.15%),集体企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5.59%);③冶金行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最高(3.09%);④粉尘作业工人数、实检率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1.24%)均为最高;⑤宁夏目前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人群实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职业病年报告病例总数逐年增长,主要以尘肺病为主(84.94%).结论 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冶金和煤炭行业,推进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我区2008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有毒有害因素危害程度,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症。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年度报表,对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年全区169个单位接受了职业健康监护,共体检27 607人,实检率69.45%;检出疑似职业病180人,检出率0.65%;检出职业禁忌症87人,其中已调离职业危害工作岗位的28人。结论我区煤炭等行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滞后,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2010年35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方法 对2010年罗湖区35个企业1111名接触有毒有害工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分析结果.结果 罗湖区企业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苯系物、正己烷等.在检查的1111中,825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74.26%.其中接触高温人数有488人,有4人属于职业禁忌症,占接触高温作业人员的0.82%;接触噪声322人,有10人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3.11%.接触苯系物作业260人中,有1人属职业禁忌症,有3人属于观察对象,占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的1.54%.接触正己烷132人中未发现职业禁忌症;接触粉尘作业123人,有1人需要调离粉尘作业工种,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81%.未发现疑似职业病.结论 罗湖区职业健康问题较突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以及监督,企业应做好职业危害评估、改善作业环境,消除有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卷烟厂职业病的关键危害因素,并识别分析危害的关键点,以期为卷烟厂职业病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随后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为标准进行噪声的测定,以《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为标准进行粉尘的测定,检测卷烟厂所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X线胸片发现异常人数228人(19.0%),轻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08人,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42人,其余均通气正常,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听力损失139人。粉尘测定总合格率为73.33%,噪声测定总合格率为43.33%。结论:卷烟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粉尘和噪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实木家具制造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防护水平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乙烯、正己烷、木粉尘和噪声.结论该用人单位在防尘、防噪、职业健康监护、作业场所检测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整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焦化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接触有害因素员工健康情况,为企业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焦化企业2010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合格率:毒物51.03%、粉尘94.44%、噪声71.58;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X光胸片异常0.30%、纯音电测听异常18.47%、血糖异常3.29%、血压异常(偏高)4.44%、尿常规异常15.07%、B超异常13.17%、心电图异常0.15%。结论噪声和苯并(a)芘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加强噪声治理措施,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心血管等相关疾病和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掌握宝安区福永工厂企业职业危害现状,2004年对辖区内976间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辖区内工业以电子、玩具、印刷、机械、轻工、制造等为主,有机溶剂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004年粉尘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87.4%,化学毒物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58.3%,物理因素(主要是噪声)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39.6%;职业性健康监护率25.06%;近年来发生职业中毒居首位的是电子行业的正己烷中毒和三氯乙烯中毒。建议和对策: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标本兼治,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的长效机制;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按规定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观澜地区正己烷职业卫生现状,了解正己烷的职业危害程度,为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职业卫生调查表,对辖区108家存在正己烷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存在正己烷职业危害的企业中,电子42家,占38.9%,印刷28家、手袋16家,分别占25.9%、14.8%;监测正己烷样品357个,合格235个,合格率为65.8%,不同行业正己烷的监测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74,P〈0.05);接触正己烷的作业工人上岗前、在岗期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17.8%、81.9%、12.6%。结论应加强对正己烷危害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落实接触正己烷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戎 《当代医学》2010,16(32):157-158
目的为掌握和了解白山市矿山企业职业病健康监护现状,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完全随机选择19家矿山企业采用流行病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组织与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情况、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监护情况。结果白山市矿山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不完善,个体私营矿山企业健康监护现状令人堪忧,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开展的普遍不好。结论白山市提出了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强化过程监督,确保个体防护效果;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区2010年18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职工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共检查职工5 408人,发现1项或多项异常的有1395人,异常检出率25.80%。其职业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噪声、高温、紫外线、粉尘、各类化学品等。其中接触噪声最多共2 439例占45.10%,其次是粉尘共1 135例占20.99%;发现噪声禁忌证4例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0.16%。肺部X片出现多个圆形小阴影1例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09%。3例手部严重湿疹占接触有毒化学品作业人员的1.03%。结论该人群职业健康问题突出,建议企业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做好职业病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职业病。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定该行业职业病防治重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区内所有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粉尘、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氰化物、甲苯及二甲苯、正已烷、三氯乙烯等;不同种类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体检率较低;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存在较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宝石加工企业矽尘危害较为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加强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培训,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0.
白银市工业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银市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白银市122家企业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2家工业企业中,开展体检50家,体检覆盖率40.98%,应检人数56171人,实检45679人,体检率81.32%,检出职业禁忌症、职业病、疑似职业病431例,检出率0.94%。结论:发现122家存在有毒有害项目的企业职业病防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企业主的职业健康监护意识较低,健康监护状况不容乐观,今后应继续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同时要加快基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设,以方便企业,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