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蚌埠市2000~2004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 O157H7)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和血清学等方法检测EHEC O157H7.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 502份,经检测检出9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0.36%.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存在着EHEC O157H7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955份,检出10株EHEC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0-2010年沿淮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情况,为防控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鸡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000~2010年共采集各类标本5 374份,经检测EHEC O157:H7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0.19%,其中鸭、兔中检出阳性标本较少见。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了EHEC O157:H7感染的普遍性,但阳性率较低,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情况下,EHEC O157:H7防控目前不需成为沿淮地区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2005年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恩平  刘灵芝  张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55-2456
目的:了解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对采集的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粪便及食品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法进行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和鉴定.结果:郑州市内共发现3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例,首次从腹泻病人中检出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种以上动物粪便标本共计475份,从牛粪(247份)中分离到16株O157∶H7,检出率为6.48%,从羊粪(33份)中分离到3株O157∶H7,检出率为9.10%,并检出3株产毒O157∶H7菌株.采集5类市售食品共146份,未分离到O157∶H7.结论:郑州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首次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我省的动物宿主种类和菌型特征,制定相应流行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在6~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对武汉市3大养殖场、屠宰场的肉猪、奶牛及武汉7大城区的农贸商场的水产品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811份样品,进行EHEC O157:H7检测。结果:341份猪粪样品中检出1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0.29%;255份奶牛粪便样品中检出7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2.75%;其他类标本中未检出。分离的这8株阳性菌株与传统的EHEC O157:H7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他们均发酵山梨醇,大部分菌株不分解棉子糖,也存在不分解卫茅醇的菌株,而β-葡萄糖醛酸酶试验为阳性,在致病因子上,检测现有的几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在我省首次检出8株EHEC O157:H7,说明其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对环境、食品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1999~2003年O157:H7大肠杆菌实验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我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安徽省1999~2003年病人粪便进行O157:H7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动物宿主O157:H7大肠杆菌带菌状况调查及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群血清特异性O157:H7溶血素抗体.结果家禽家畜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带菌率为10.45%、2.50%、0.14%、0.72%和0.31%;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分离率分别为0.43%和4.75%;特异性O157:H7溶血素IgG抗体总阳性率为25.87%;志贺样毒素、溶血素毒力基因检测有53.2%的EHEC O157:H7菌株阳性.结论通过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监测,可以认为家禽家畜为O157:H7的动物宿主,分离的O157:H7大肠杆菌大部分携带毒力因子,染菌的家禽家畜是引起人群爆发流行的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郯城县O157大肠杆菌动物宿主带菌情况。方法:标本直接接种mEC肉汤增菌液,先用免疫金标法筛选,后用免疫磁珠富集分离山梨醇麦康凯、麦康凯琼脂平板,点种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纯化菌进行生化反应、血清学等检测。结果:入户采集牛、驴、羊、猪、鸡等新鲜粪便,2000年共采集275份,检出4株O157:H7,6株O157:H-,2株O157:H38,1株O157:H19,1株O157:H45,共计14株(5.09%);2001年共采集629份,检出4株O157:H7,1株O157:H-,1株O157:H8,共计6株(0.95%)。结论:2000~2001年调查的动物宿主带菌率为2.21%。2001年调查的动物粪便带菌率比2000年明显下降(X^2=13.29,P〈0.01)。  相似文献   

8.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为了掌握武汉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宿主动物、腹泻病人及食品中的带菌和菌株毒力基因情况,本文于2003年进行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并在腹泻及肾衰患者中进行病原检索和食品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庆 《疾病控制杂志》2001,5(4):369-370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它能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曾在日本等国家引起大流行.为了解怀远县EHEC在动物宿主中的分布特征,以制定较为有效的防制方案及措施,2000年8月下旬在怀远县开展了动物宿主O157:H7感染状况调查. 1 调查方法与检验 采取入户调查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及采样方法,随机抽取8个乡镇,采集牛、羊、猪、鸡等宿主动物粪便、现症腹泻病人粪便进行病原学分离,采集现症腹泻病人血清开展O157:H7溶血素(或脂多糖)抗体检测,各类病原学检测标本总计在900份左右.用免疫磁珠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分离EHEC,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检测.检验由省、市、县卫生防疫站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爆发与腹泻病人、宿主动物、苍蝇、食品携带(污染)O157∶H7状况的相关程度。方法调查1999—2011年O157∶H7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采集疫情爆发点和监测点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和苍蝇、食品标本分离菌株。采用趋势χ2检验和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病人、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苍蝇、食品带菌连续性监测结果证实了其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的关系。结论江苏省徐州市O157∶H7感染性腹泻爆发与腹泻病人带菌率、苍蝇带菌率、食品带菌率关联强度大。苍蝇与污染的食品对疾病的传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根据广覆盖的原则,选择8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O157:H7监测点,监测腹泻病人的带菌情况;其中2家医院的肾病内科监测可疑肾衰病人,选择3家养殖场,采集猪、奶牛、鸡的粪便标本,采集生猪肉、奶制品等,用mEC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金卡”作初筛,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8家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858例,肾病内科肾衰病人6例,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或O157:H^-;3个宿主动物监测点共采集奶牛、猪、鸡的粪便标本318份,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 8株,带菌率为252%,其中猪的带菌率最高为5.88%,奶牛为1.96%,鸡未检出;食品类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检出率为1.00%;对9株菌株进行O抗原PCR和H抗原PCR鉴定,O抗原均为阳性,H抗原为阴性;单克隆血清抗体6株阳性;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均为阴性。结论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O157:H7病人,猪和奶牛是主要宿主,其带菌率没有明显差异,生猪带菌率有明显的上升,且从生猪肉中检出1株O157:H^-,尚未检出带病毒基因的菌株;而武汉市居民以食用猪肉为主,值得密切关注。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和食品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特别是生猪的监测,结合腹泻病人的监测,对控制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郑州市腹泻患者、宿主动物及食品感染或污染O157:H7状况,建立全市流行病学监测网,在辖区内采集动物(牛、羊、猪、鸡、狗等)、门诊腹泻患者粪便及市售食品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宿主动物中的分布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控制O157:H7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对安徽省3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进行0157:H7的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PCR方法(M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采集宿主动物粪便标本5 560份,检出O157:H737株,阳性率为0.7%,其中牛的阳性率最高,为1.1%。106株O157:H7菌株经过毒力基因测定,65.1%的菌株携带SLT、hly基因。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禽家畜的带菌正相关(R=0.87,P=0.01)。结论安徽省宿主动物中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且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提示要加强对宿主动物进行O157:H7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我省的动物宿主种类和菌型特征,制定相应流行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在6~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对武汉市3大养殖场、屠宰场的肉猪、奶牛及武汉7大城区的农贸商场的水产品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811份样品,进行EHEC O157∶H7检测.结果341份猪粪样品中检出1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0.29%;255份奶牛粪便样品中检出7株EHEC O157∶H7,阳性率为2.75%;其他类标本中未检出.分离的这8株阳性菌株与传统的EHEC O157∶H7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它们均发酵山梨醇,大部分菌株不分解棉子糖,也存在不分解卫茅醇的菌株,而β-葡萄糖醛酸酶试验均为阳性.在致病因子上,检测现有的几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在我省首次检出8株EHEC O157∶H7,说明其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对环境、食品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东台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在不同来源标本(腹泻患者、食品、家畜、昆虫)中的分布情况,为EHEC O157:H7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东台市四个乡镇腹泻病人及动物的粪便、生熟肉制品和苍蝇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012-2020年共采集各类标本6 129份,检出74株EHEC O157:H7,检出率为1.21%。其中四种动物粪便中共检出71株,牛羊猪鸡分别为35、27、7、2株,腹泻病人共检出3株,检出率分别为4.86%、3.66%、0.96%、0.27%、0.13%,牛羊带菌率最高。各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13,P<0.01)。经毒力基因检测,stx2+eae A+hly+31株,eae A+hly+41株,另2株不带任何毒力基因,带毒率97.30%。四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东台市不同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新发传染病EHEC 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宿主带菌状况、食品污染程度及志贺毒素(stx)基因型,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省监测点腹泻病人、家畜、家禽粪便,水和肉食品等标本分离EHEC菌株,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菌株rfbO157、rfbO111、hlyA、eaeA、stx2和stx1等毒力基因和突变基因。[结果](1)从腹泻病人、家畜、家禽、食品、水、蜣螂和苍蝇中均分离出EHEC菌株共275株,总分离率7.88%;其中O157︰H7菌株为232株(84.36%),携带stx2基因EHECO157︰H7菌株88株(37.93%);非O157︰H7菌株43株(15.64%)。(2)宿主动物中羊带菌率最高(6.96%),是河南省EHEC最主要宿主动物;多重PCR检测出8种不同毒力基因组合型,主要为rfbO157 、hlyA 、eaeA 、stx2 组合。stx2变种毒素GK探针检测出3种毒素变种杂交带型,其中stx2原毒素 stx2vha型占7.4%,stx2vha型的占72.2%,未知新杂交带型占20.4%。(3)EHECO157︰H7菌株可分为9个PFGE型,自羊、牛、鸡和蜣螂和腹泻病患者中分离的携带stx2vha菌株同属一个PFGE型。(4)144株不携带志贺毒素的O157菌株中发现O157︰H38、O157︰H42和O157︰Hund(未确定型)新菌株。[结论]河南省家禽、家畜中普遍携带EHECO157︰H7大肠杆菌,羊是最主要的宿主动物;EHECO157︰H7为我省优势菌型,其毒素基因型为stx2-eaeA-hlyA并以stx2vha亚型为主。EHEC在外环境中污染严重并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家畜、家禽携带stx2 EHECO157︰H7率的高低与EHEC人群感染发病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之所以能对人类致病,其致病因子为志贺毒素,并认为该毒素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所特有。浙江省于1997年首次在杭州人和动物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后,又相继在宁波等地从动物中检出,但是都不带志贺毒素1(stxl)和志贺毒素2(stx2)。本次检出的病人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带有stx2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2005年监测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点,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新发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基础疫情资料。[方法]监测标本用免疫磁珠集菌方法(IMS)做病原学分离培养、毒力基因检测用多重PCR方法、药敏试验用(K-B)常规方法。[结果]腹泻病人标本185份,大肠杆菌O157:H7检出阳性4份。外环境标本588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用多重PCR方法做毒力基因检测,有6份家畜家禽阳性标本中检出O157:H7毒力基因(Stx2、eaeA、HIyA)为阳性。药敏试验24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为95%以上,对新生霉素100%耐药,其余7种对抗菌药物敏感程度各有差异。[结论]郑州市有散在的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病人及动物疫点。奶牛和波尔山羊是大肠杆菌O157:H7动物宿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在人群及外环境中的感染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2年采集南宁市现症腹泻患者、动物宿主粪便标本、市场生熟食品和苍蝇标本,经mEC增菌后用SMAC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2 139份腹泻患者标本中未检出阳性标本;在3 088份外环境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0份.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动物粪便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阳性率不同,以牛粪检出阳性率最高.结论 南宁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仍有散在的动物感染,应加强对动物粪便的管理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和重新抬头的病原微生物,是当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以下简称O157:H7)就是其中之一。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因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来,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相继发生腹泻爆发和流行。1999~2000年我国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发生以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肾功能衰竭(HUS)为主的疾病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