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发病与遗传及营养密切相关,尤其是营养不平衡导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以后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本文就糖尿病在饮食上的预防及饮食治疗原则进行概述,目的 是教育广大居民如何通过正确的平衡营养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发病与遗传及营养密切相关,尤其是营养不平衡导致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以后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疗法.本文就糖尿病在饮食上的预防及饮食治疗原则进行概述,目的是教育广大居民如何通过正确的平衡营养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中外医疗》2008,27(10):10-10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卒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本文以防治为主,通过多个角度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方法: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措施。结果: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看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只要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定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实施生活干预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不过度劳累等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0%.特别是老年人,只要降低收缩压(SBP)2mmHg,就能使高血压病发生率减少17%,脑中风减少14%,冠心病减少6%.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只要能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定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罗钢 《河北医学》2012,18(7):979-980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和心脑血管的预防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采用饮食、运动、心理以及药物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合理完善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老年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军 《中外医疗》2009,28(26):168-168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时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虚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本文以防治为主,通过多个角度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导致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饮食不善,多吃高糖量、高脂肪食物,有吸烟习惯,运动量少,血糖过低等因素都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与患者饮食、运动、吸烟等不良习惯有关,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东  高枫 《北京医学》2005,27(11):684-685
随着对睡眠疾病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发现睡眠障碍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也是一个可控制的因素.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显著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其预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睡眠疾病[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OSAS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OSAS发病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影响,是具有高度潜在危险性的疾病.我们对OSAS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霍岩 《医学综述》2012,18(11):1709-1711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威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迫在眉睫。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值得关注。只有通过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定期体检,坚持服用有效预防、治疗药物,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此就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疾病模式已从以各类传染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转变为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1].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临床营养学知识.这样才能较好地指导人们如何合理膳食及平衡营养,已达到预防、保健、促进治疗及加快自身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经调查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4%,人群中80%摄入高盐饮食,70%摄入高脂饮食。许多人缺乏预防保健和营养知识,不知道高盐和高脂饮食与中风的关系,还认为不吃盐会没有力气,不知定期检查自已的血压和血脂的情况。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高血压及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因此,在社区人群中采用以下防治干  相似文献   

13.
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脂的病症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人类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肥胖患者饮食知识的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916-917
目的了解肥胖患者对饮食知识的认识情况和对饮食行为知晓状况,为肥胖患者科学饮食提供参考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来门诊就诊及行健康体检的单纯性肥胖者6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普遍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小于30%,女性及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知晓率相对稍高,分别为33.1%、34.7%。大部分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和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结论提高肥胖患者对合理营养与平衡饮食的知晓率,尽早干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和预防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饮食不慎是致胰腺炎发作的重要诱因,故饮食治疗对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胰腺炎患者的饮食调理对疾病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营养调理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可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提前,逆转其发病率上升趋势重在预防。临床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已得到足够重视,但一级预防认知尚不足。心血管病以高血压最为常见,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评估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析其原因并予以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元凶,其并发率之高,治愈率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显得尤为重要.想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膳食是一个决不能忽视的方面,怎样调节膳食,形成既规律又科学的膳食体系和结构,是当代人的必修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清楚,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长久以来,控制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而控制饮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饮食治疗对病人来说,不仅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且还可达到保持营养平衡,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增强机体的抵抗  相似文献   

20.
丁毅 《华夏医学》2011,24(2):186-187
随着我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不断提高,预防及延缓其并发病发生和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心脑血管疾病是DM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研究已证实颈动脉病变与心脑血管疾病间有密切的关系[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