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新术式;方法:采用乳癌洞式仿根治术,在保留胸大小肌的同时,于紧靠胸锁关节处、沿胸大肌锁骨部和胸骨部肌间沟打开一小洞,直视下清扫尖组淋巴结及其周围脂肪组织;结果:90例施此术的患者,1例死于远处转移,89例至今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功能及外观均满意。结论:该术式腋淋巴结清扫彻底又无胸神经损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乳癌根治新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与予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癌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60例乳癌nm23基因阳性率为51.7%(31/60),而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26.1%(6/23),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67.6%(25/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判断其予后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与予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癌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60例乳癌nm23基因阳性率为51.7%(31/60),而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26.1%(6/23),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为67.6%(25/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判断其予后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68例乳癌组织石蜡标本(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癌43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6例,Ⅱ级27例,Ⅲ级2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巾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乳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54.4%(37/68),VEGF阳性表达率61.8%(42/68);有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组织中2者表达高于无转移组(P〈0.05);癌组织分化越差,2者表达越高。乳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有高度一致性。结论:HIF-1α在乳癌组织中存在着过表达,HIF-1α可作为乳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与侵袭及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8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MMP-13原位检测,并在不同病变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MP-13蛋白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82.35%),高于中分化(54.28%)和高分化(25%)者(P〈0.05);深肌层浸润者(72.41%),高于浅肌层浸润者(42.85%)度无肌层浸润者(15.38%)(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93.3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39.13%(P〈0.05).结论MMP-13在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及琳巴结转移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介绍保留胸肌的乳癌根治术136例,切除胸小肌保留大肌术式120例,大小肌均保留16例,保留胸大小肌约束式适用于临床I,II期乳癌,仅保留胸大肌式还适用于临床Ⅲ期乳癌,对于清除包括膜上群在内的腋窝淋巴结,完全可达到Halsted乳癌根治术的程度,胸大肌的松弛对腋窝显露曾重要,因此,提倡把患肢消毒包扎后放在手术无菌区内,以便术中变换体位,松弛胸大有。文章还介绍了保护胸肌神经的方法以有主些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保留胸肌的乳腺癌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保留胸肌的乳癌根治术136例,其中,切除胸小肌保留胸大肌术式120例,大小肌均保留16例,保留胸大小肌的术式适用于临床Ⅰ、Ⅱ期乳癌,仅保留胸大肌的术式还适用于临床Ⅲ期乳癌。对于清除包括腋上群在内的腋窝淋巴结,完全可达到Halsted乳癌根治术的程度。胸大肌的松弛对腋窝显露较重要,因此,提倡把患肢消毒包扎后放在手术无菌区内,以便术中变换体位,松弛胸大肌。文章还介绍了保护胸肌神经的方法以及一些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和转移度是影响乳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但腋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时或作腋淋巴结组织学检查之前,尚缺乏有价值的预后指标,国内外尚未见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腋淋巴结转移数和转移度关系的详细资料报道。本文取27例腋淋巴结资料完整乳癌病例的原发灶蜡块标本作石蜡切片,用SABC法作P53蛋白和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评估其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9.
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胸前神经的护理对策林洁(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外科637000)我科于1993年3月以来采用劈开胸大肌,保留胸前神经的改良乳癌根治术,达到了既保留支配胸肌的神经,又充分清扫了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既减小了胸部的毁形,又保持了上肢的良好功...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我科共施行“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癌改良根治术Ⅱ式”46例(下称改良组)。由于该术式保留了胸大肌,故上肢功能得以保存,胸部外观、皮瓣坏死等方面均优于Halasted根治术。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本组46例另选同期施行Halsted根治术7...  相似文献   

11.
13例乳癌共取腋淋巴结189枚,生例平均14.69±4.42枚,每枚淋巴结分另作连续6张切片H、E染色和1张切片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CKIHC)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H、E染色检查13例中7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3.85%,淋巴结转移数目19枚、转移度10.05%,CHIHC染色检查淋巴结转移8例,转移率61.54%,淋巴结转移数目21枚,转移度11.11%。虽然二种方法检查腋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查卵巢癌患者淋巴结内有无微小转移。方法:33例原发性卵巢癌共获淋巴结187个,将石蜡包埋癌组织块和淋巴结连续切片2张,分别作H-E染色及用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4例中33例原发灶呈CK阳性反应,CK染色发现33例187例淋巴结中12例(36.4%)31个淋巴结(16.6%)CK阳性,有微转移者12例(36.4%)17个淋巴结(8.0%);而H-E 色仅发现7例(21.2%)14个淋巴结转移(7.5%),其中有微转移者仅2例(6.1%)2个淋巴结(1.1%)(P<0.01),H-E阳性者CK全部阳性,H-E阴性的32例中用CK-IHS检出5例有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期别、细胞分化和生存时间有关。结论:CK染色可大大提高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对卵巢癌患者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研究了核仁组成体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和间质反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细胞中的AgNORs数量(2.35±0.85)明显多于正常幽门腺细胞(1.21±0.42),直径明显小于正常幽门腺细胞(P<0.01);淋巴结转移组癌细胞AgNORs数量(2.29±0.80)明显多于无转移组者(1.76±0.33)(P<0.01);淋巴结转移组癌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和胶原纤维反应程度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提示AgNORs数目与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指导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直径〉5cm、3cm〈肿瘤直径≤5cm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0.5%(38/42)、78.4%(29/37)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的29.4%(5/17)(P〈0.01);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穿透浆膜层而未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侵及浆膜层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1.7%(11/12)、77.8%(21/27)、89.7%(26/29),高于侵及肌层的50.0%(14/28)(19〈0.01或P〈0.05)。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组织学类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应根据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55例淋巴结石腊包埋切片进行了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结果表明:31例恶性淋巴瘤Ag-NORs计数为6.62±3.02,24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为1.69±0.4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低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3.79±1.46,而中、高度恶性组为8.28±2.58,两组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何杰金病(HD)与NHL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Ag-NORs技术简便、快速、实用,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级,可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乳癌组织、29例良性乳腺增生病变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参数的关系。结果:45例乳癌组织和P-gp阳性表达22例,阳性率为48.9%;29例良性乳腺增生病变组织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27.9%;15例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3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表达与病理 组织学分类、腋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P-gp在乳癌、良性乳腺增生病变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体癌淋巴结单个转移的分布规律,为术中合理清除淋巴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行手术的46例胃体癌病例的单个转移淋巴结情况,分析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46例单个转移淋巴结病例中,N1转移35例(76.09%),N1以上11例(23.91%)。14例大弯侧癌中横向转移3例(21.43%);32例小弯侧癌中横向转移7例(21.88%)。结论:胃体癌单个转移淋巴结规律以“邻近性”为主,其次为“横向性”和“跳跃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采用1%异硫蓝、1%美蓝和纳米碳混悬液(卡纳琳)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三种染料的发现率、灵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进行对比,比较和评价三种染料进行乳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作用的差别,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T1≤2cm或2cm〈T2≤5cm)126例进入本研究,按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腋淋巴结数、病理类型随机分为三组:(一)美蓝组44例;(二)异硫蓝组42例;(三)纳米碳混悬液组(卡纳琳)40例。三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手术操作均由同一手术组实施。按照实验组的不同,分别取美蓝4ml或异硫蓝4ml或纳米碳混悬液2ml,分4点注入乳晕周围皮下和乳腺组织,30分钟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将找到的前哨淋巴结送快速冰冻病理,后行乳癌根治术或乳癌改良根治术,结果回报后对此三组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发现率、灵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美蓝组:44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40例,其发现率为(90.91%),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为93.33%(14/15),准确率为88.64%(39/44),假阴性率为6.67%(1/15),假阳性率为0。异硫蓝组:42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39例,其发现率为92.86%,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为93.75%(15/16),准确率为90.48%(38/42),假阴性率为6.25%(1/16),假阳性率为0。纳米碳混悬液组(卡纳琳):40例患者检出前哨淋巴结者38例,其发现率为(95.00%),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灵敏度为92.86%(13/14),准确率为92.50%(37/40),假阴性率为7.14%(1/14),假阳性率为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美蓝?  相似文献   

19.
人乳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乳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乳癌50例,包括髓样癌5例,黏液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41例;正常乳腺组织15例)中TGF-β1的表达(癌组织按TNM分期,0~Ⅰ期17例,Ⅱ~Ⅲ期45例)。结果:正常乳腺和乳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在0~Ⅰ期与Ⅱ~Ⅲ期乳癌组织之间及有腋淋巴结转移和无腋淋巴结转移组织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6,0.018);但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乳癌组织间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8)。结论:TGF-β1有助于判断乳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并对腋淋巴结有无微转移灶做出评估,进而指导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0.
乳癌根治术与胸前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乳腺癌患者,外科医生应该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手术损伤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二是尽可能保持患者胸部体形美观;三是采用既能满足上述要求又能达到根治目的的术式。为此,我院对乳癌患者采用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及乳房单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