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预防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对263例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观察和评估、健康知识宣教、机械预防、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等措施。结果263例患者中只有9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42%)。结论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施行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伤骨折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小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93-2793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是外科手术及长期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长期卧床的下肢骨折及骨科大手术病人采取了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04年5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股骨颈、干、粗隆间骨折、骨盆骨折、胫腓骨骨折并行相应骨科手术的患者5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最大88岁,最小39岁。59例患者中仅2例既往史有静脉血栓病史者…  相似文献   

4.
刘红 《天津护理》2012,20(1):43-44
总结54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观察与护理,应用药物及机械预防方法,包括肌力增强训练、关节被动活动及预防性使用外来性充气压迫法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作者收集关节镜手术后并发DVT的患者资料5例,分析其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关节镜手术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作者收集关节镜手术后并发DVT的患者资料5例,分析其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关节镜手术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郁新 《当代护士》2009,(12):9-11
综述了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手术种类、手术麻醉、手术低体温、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后静脉血管损伤和并存疾病,并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期预防、手术期预防及高危患者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莉  黄素珍  陈玉梅 《护理学报》2009,16(13):39-41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中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因创伤骨折当天人院拟行手术切开复位术的1 0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元回归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1 000例创伤骨折患者中,术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61例.年龄、合并糖尿病、不同骨折部位为创伤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40岁以上年龄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年龄组.多发骨折、股骨骨折发生率分别为胫腓骨骨折的12.255、3.283倍,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2.062倍.结论 针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对高龄刨伤后骨折患者加强监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术前加强血糖控制,并针对不同骨折部位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的存在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它随时可能变成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和护理,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9%。经治疗后,治愈4例,并发脑栓塞导致智力障碍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28例老年腹腔镜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14d后患者患肢肿胀消退,复查双功多普勒超声示28例患者患肢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腹腔镜围手术期采取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国华  魏国华 《护理研究》2009,23(33):3073-3073
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没有预防性治疗的前提下,发生率分别为50%~70%和40%~88%,并可继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是接受腹部手术病人的2倍.为了避免此类意外的发生,我院骨科对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术后5 d内各阶段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17-118,12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手术后股静脉置管引起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科颅脑手术后放置右股静脉置管的120例患者分为2组,对50例术后放置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落实预防措施,与采取循证护理前的7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股静脉置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下肢手术后发生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手术后小腿出现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早出现并具有很高诊断价值的临床特点。手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是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结论:下肢手术后出现小腿后侧疼痛时应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明确诊断。对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DVT)的预测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425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共发生DVT 32例,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指数、吸烟史、术后制动时间、DVT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房颤、房扑病史为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 DVT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8.43,5.30,11.86,5.09,17.66,22.36,4.69,12.78,32.5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3.463)、肥胖(OR=3.584)、吸烟史(OR=2.785)、术后制动时间(OR=4.844)、DVT病史(OR=7.605)、各种基础疾病( OR=4.052)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DVT 的影响因素( P均<0.05)。结论应针对预测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胀、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74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37例。预防护理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抗凝药物使用等。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护理组的深静脉栓塞发生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妇女生活质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妇女术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妇女导尿次数、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妇女躯体、社会、认知、情绪与角色功能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妇女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静脉血栓并发症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DVT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产后症状,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03年1月~2008年12月外科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08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行手术治疗并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5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危险因素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制动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酗酒和血栓栓塞家族史在两组患者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