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胆道梗阻的经皮胆道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改进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 35例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 ,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定梗阻部位 ,再选择合适的胆管穿刺 ,置入导丝至十二指肠 ,经导丝放置引流管行胆道内外引流。其中 6例立即放置可膨式金属支架 ,8例 2周后放置。结果  3例术后1个月后死亡 ,其余术后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下降明显。随访 32例 ,6个月生存率占 5 6 %。结论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道介入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间 ,减轻痛苦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位胆道恶性梗阻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管汇合处恶性梗阻经皮肝穿刺内支架置入操作难点与对策.方法 对23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病人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及内外引流术(PTBD).分别观察介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随访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和病人生存期.结果 23例首次介入成功22例,占95.65%;21例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下降百分比>60%),2例无效(下降百分比<10%);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明显下降,平均18 d恢复正常.术后发热2例(38℃),胆道出血1例,右上腹部疼痛6例,穿刺点周围局限性腹膜炎1例,GPT升高3例,经止血抗炎护肝对症治疗后2~5 d后症状消失;引流管滑脱1例;无大出血、胆汁瘘等严重并发症.全组平均生存期8.5个月.结论 肝管汇合处恶性梗阻支架置放操作难度大,导丝通过梗阻段是关键,正确掌握操作方法町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261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采用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了295例次内镜诊治。结果:造影成功率为97.63%(288/295),置管成功率为89.15%(263/295)。胆道塑料支架(ERBD)组56例中46例发生支架堵塞或移位,支架平均引流时间为(78.4±46.8)d;胆道金属支架(EMBE)组49例中发生支架堵塞14例,支架平均引流时间为(185.4±68.6)d。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别。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结论:内镜技术不但能直接使胆管系统清晰显像,同时可作置管引流,改善肝功能,为手术创造条件,或置入永久性胆道支架。用于治疗晚期、病灶不能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不失为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胆道恶性梗阻的定义胆管恶性梗阻不单指原发性胆管腺癌所致肝胆管梗阻 ,还需要包括胆囊癌、肝细胞癌、壶腹癌、胰头癌及其他转移癌对肝胆管的侵犯 ,此类病人就诊时往往已有严重的黄疸 ,有的还合并严重胆管炎 ,病情凶险 ,全身情况差 ,手术机率很低。即使行姑息性胆道减压手术也十分困难 ,因而临床上处理十分棘手 ,虽然它们起源不同 ,但引流去黄的处理原则是一致的 [1,2 ] 。2 内镜介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继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 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获得肯定疗效后 ,内镜介入引流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的技术 ,适用…  相似文献   

5.
恶性胆道梗阻的联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并用对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疗效,对35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进行分析。35例病人中10例采用胆道外引流加局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9例采用胆道外引流、支架植入及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6例行外引流及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治疗。结果:35例胆道外引流及19例支架植入均获成功,减黄效果显著。29例动脉化疗栓塞病人显示了肯定的抗瘤效应,而6例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病人未显示抗瘤作用。两者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5月和3.5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和/或外引流与局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的综合疗法。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效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病死率很高,由于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关键。内镜治疗胆道疾病的成功率较以往大大提高。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的恶性胆道梗阻,可以选择鼻胆管引流术、内镜胆管内支撑术及联合引流等多种内镜治疗方式以及在内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疾病包括胰腺癌、十二指肠壶腹癌、胆管癌、胆囊癌、恶性淋巴瘤以及一些转移性恶性肿瘤压迫胆管。这类患者中的绝大部分临床分期属于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很差。解除胆道梗阻是消除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目前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的方法主要包括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外科引流术和内镜下胆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在于评价手术与PTD这两种方法对因恶性肿瘤引起梗阻的姑息胆道减压的效果。并对技术的成功、死亡、合并症、生存的时间和质量也做了比较。并提出今后治疗这种病人的处理意见。作者分析了1976~1984年经活检或尸检证实而未切除恶性病变的病人。用手术减压有70例;PTD36例。手术病人中56例作了姑息性胆肠转流;14例作了术中姑息性胆道插管而未作转流。病人年龄25~92岁,平均65岁。男61人,女45人。最常见的恶性病变来自胰、胆道和胆囊。13例肿瘤起自胰胆系外的,有肝细胞癌2例;十二指肠癌2例;淋巴瘤转移瘤2例;结肠直肠癌2例;肺2例;  相似文献   

9.
无黄疸型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黄疸型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王守军,曹苏生,袁补全我院自1978年12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头癌58例,入院时全部已有黄疽,壶腹部癌2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肝外胆管瘤25例,其中无黄疽型(指临床无黄疽,而总胆红素仍有...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肿瘤充分切除或姑息手术,或在修复肝内胆管损伤时常需施行肝内胆道吻合.经内镜或经皮穿肝置入内支撑管可达有限的姑息治疗,只有手术切除后才有治愈可能.常需胆肠吻合如Roux-Y式将肝内胆管切断与空肠吻合.肝内胆道吻合的定义是在主肝管上部的肝内胆管与消化道作吻合.除外切除肝门板,将肝门与左肝管吻合和肝进入主肝管的汇合处.肝内胆管吻合包括二种情况:(1)切除汇合部肿瘤,切除肝或不切除肝之后;(2)一级汇合或二级汇合处有良性或恶性肿瘤.1948年Longmire和Sandford发表胆道梗阻的胆管空肠吻合术式,切除肝第Ⅱ与Ⅲ段后将空肠与肝实质Roux-Y吻合.1954年Dogliotti和Fogliati采取类似术式,用胃粘膜与胆道吻合.1957年Soupault和Couinaud提出新术式,进入肝第Ⅲ段肝内胆管不需肝切除.1960年Hepp对肝第Ⅵ段蒂作右侧吻合.胆道汇合处癌被认为不能切除,故作肝内胆管吻合.Mayo于1903年首行胆管癌切除.1954年Brown成功切除右脉管癌,以后肝管癌切除后都加胆道重建,常需广泛肝切除.1974年起本文作者以此治愈性手术作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同时行左右肝管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7例;伴有远端胰管扩张7例,均成功放置胰管支架,术后黄疸消失,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金属支架、塑料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8月~2008年5月,对136例不宜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通过内镜途径或经皮经肝途径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内镜成功128例,不成功的8例行经皮经肝穿刺。放置金属支架71例,塑料支架65例。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ALT、AST均明显下降(P0.01),临床症状显著改善。71例放置胆道金属支架者中,11例术后2个月内支架阻塞,再次放置塑料支架后引流通畅;余60例支架通畅时间270~286d,平均275d。65例放置塑料内支架者中,9例术后1~4周支架移位和梗阻,重新置入塑料支架;余56例支架通畅时间110~128d,平均118d。经皮经肝途径术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生存时间1.5~28个月,存活3个月以上者92例。结论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适用于不宜手术者,对于解除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效果。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宜选择金属支架;估计生存期3个月或经济条件不充许者,可选用塑料支架。  相似文献   

13.
胆道内支架辅以区域性化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效果不佳 ,尤其是转移性者。可膨式胆道内支架口径大 ,操作方便 ,可视性定位 ,效果好 ,为恶性胆道梗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治疗 3例 ,其中 2例还进行了区域性化疗 ,取得一定的效果 ,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例 1 ,女 ,66岁 ,于 1 999年 2月 ,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部痛、发热、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肝门部有一硬块 ,胆总管壁增厚 ,管腔直径为 0 .1~ 0 .2 cm,置 1 2号 T管 ,横臂越过狭窄段达左肝管。术后上述症状复发 ,于术后 1年在 B超导引下行经皮经肝左胆管穿刺 ,经此通…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自 1993年 6月至 1998年 9月对 2 2例恶性胆管梗阻 ,经肝正中裂入路行肝内胆管内或外引流术。减黄效果较好 ,病人生命延长。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6 .5岁。2 .全组病人均有胆道梗阻黄疸表现。经术中探查无法根治切除 ,其中高位胆管癌 7例 ,晚期胆囊癌6例 ,胃癌肝门部转移 4例 ,结肠癌、胰腺癌肝门部转移各 2例 ,十二指肠癌肝门部浸润 1例。术前B超及CT均提示肝门肿块 ,肝内胆管扩张 ,术前血清胆红素平均 (2 0 2± 2 1)mg/dl。3.手术方式 :切断肝周韧带 ,游离肝脏 ,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方法:本组35例,互补性地联用ERCP和PTCD法置入胆道内支架引流胆道,同时服用中药黄连温胆加减汤,清热化痰祛瘀、解毒抗癌.结果:联合应用ERCP和PTCD能提高内支架置入胆管成功率,而内支架置入并配服黄连温胆汤1周后,病人黄疸明显消退,总胆红素水平下降>50%,总胆红素平均值从276μmol/L降到104μmol/L(P<0.01),同时肝功能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胆道内支架植入配服黄连温胆汤对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术中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中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外科(200040)倪泉兴,曹国海,张延龄我们自1990年6月起对手术证实癌肿无法切除的高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即时作术中肝穿刺胆道引流(ITCD),取得较同期施行的PTCD满意的结果。现将初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加鼻胆管引流(ENBD)、塑料支架置入引流(ERBD)或金属支架置入引流(EMBE)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比较。方法 13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为:ENBD组、ERBD组和EMBE组,观察各组疗效、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三组总体置管成功率95.4%;治疗1周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引流总体有效率为91.0%;并发症发生率为5.4%。ERBD组平均通畅时间(88.0±21.9)d,EMBE组平均通畅时间(200.6±46.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ERBD组平均生存时间(215.4±111.3)d,EMBE组平均生存时间(271.8±100.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给予鼻胆管引流及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道或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的胆道梗阻性疾病,主要以梗阻性黄疸、胆管扩张、肝损伤为其临床表现,后期患者肝功能恶化,容易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肾衰竭等病症,大部分患者就医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支架以及胆道腔内射频消融、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等作为姑息性微创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而且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相比,ERCP具有患者痛苦少、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本文整理相关文献,综述经ERCP内镜下解除恶性胆道梗阻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对24例同时存在胆道和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患者完成胆道支架、十二指肠支架置入,其中介入中心10例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完成胆道金属支架置入(percutaneoustranshepaticinsertionofbiliarystent,PTIBS),14例消化内镜中心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放置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guidedbiliarystent,ERCP.BS),其中1例失败后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不纳入随访研究。胆管支架置入术后1周完成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观察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等指标。结果联合支架置入成功率95.8%(23/24),梗阻症状消失率87.0%(20/23);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后1周胃出口梗阻评分(2分6例,3分17例)较术前(O分6例,1分17例)明显改善(Z=-4.796,P=0.000)。胆道支架通畅时间(73.9±5.3)d,生存时间(93.0±4.9)d。十二指肠支架再发梗阻率17.4%(4/23)。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十二指肠支架联合置入治疗恶性胆道、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10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或支架:B超导向改良PTCD术40例,X线导向改良PTCD术26例,常规PTCD术41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变化,比较三种方法肝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内引流或支架植入例数、引流有效时间。结果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均下降,B超导向改良PTCD术肝脏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短于X线导向改良PTCD术(t=6.2338,P〈0.05;t=32.7243,P〈0.05)和常规PTCD术(t+7.3598,P〈0.05;t=-34.4050,P〈0.05),内引流或支架植入,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960,P〈0.05)。结论改良PTCD术可有效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