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利用超声乳化仪通过眼球上2—3mm的小切口,以高频超声波将混浊的晶体乳化后吸出,同时植入人工晶体。该技术主要优点有:1、手术切口小。2术后反应轻,愈合快。3、安全稳定。4、视力恢复快、恢复好。5、术后散光小。6、不需住院,术后即可回家。7、对未成熟的白内障治疗佳,且效果比成熟的白内障好。  相似文献   

2.
蓝超  曾怡谋 《广东医学》1998,19(9):696-697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具有使患者愈合快,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迅速而稳定等优点。但基层的不少患者求诊时晶体核分级较高,多为棕黑核,术中碎核难度大,术后眼前节反应较严重。为此,我们采用低能量,高负压,结合拔核钩机械切割喂吸碎核方法,使术后患者眼前节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现对用该法治疗28只眼和用分块碎核法治疗34只眼,进行术后眼前节反应,视力方面的比较。l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抽取lop年1月一IWS年6月两种碎核法的病例分为两组,均为单眼手术。l组:老年性白内障34例,年龄58一…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推注式硅胶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一代推注式硅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102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新一代推注式硅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硅胶人工晶状体AQ-110NV型56眼、SI40NB型46眼。对术后视力、术前术后角膜散光、术后前房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的眼为70.3%(52/74);术后1、3个月,球镜矫正视力≥0.5的眼分别为100%(71/71)、96.9%(62/64);术后1、3个月与术前相比,角膜平均散光度数无显著差异;术后前房反应轻微;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后囊混浊、人工晶状体破损和人工晶状体翻转变化发生率分别为4.9%、5.9%、4.3%、2.9%和1.0%;未发现人工晶状体明显移位者。结论:新一代推注式硅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须扩大切口,容易掌握,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遍开展,减轻乃至消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前房反应,提高预后视力已逐渐受到重视。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超声乳化术后出现前房反应患者应用醋酸可的松和双氯酚酸钠联用滴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超声乳化术对眼压、房角的影响及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调查150例(150只眼)超声乳化术患,白内障类型以外伤性及年龄相关性为主,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超声乳化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期为3个月至1年。结果: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为2.7%,主要为闭角型。结论:超声乳化术后晶体皮质残留所引起的严重葡萄膜反应,瞳孔阻滞及眼内粘弹剂的残留可能是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蔡方荣  张键  周华 《西部医学》2008,20(3):555-556
目的探讨预装式人工晶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白内障患者80例87眼行上述手术,并分别对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以上者70眼(80.4%),≥1.0者17眼(19.6%)。术后15眼(17.2%)出现角膜轻中度水肿及内皮皱褶,未经特殊处理于2周内恢复;2例(2.2%)术后眼压暂时性偏高,术后未见明显渗出,眼内炎感染率为0.0%;人工晶体袢变形1例(1.1%)。结论使用预装式人工晶体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术后感染率;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112例、13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多数为眼前节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合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陈旧性虹膜炎合并白内障眼与正常白内障眼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7眼陈旧性虹膜炎白内障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172眼正常白内障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均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2组手术术后虹膜炎症反应有明显差异(P <0.05),其他术后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9眼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视力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陈旧性虹膜炎白内障患者,非炎性期进行手术治疗,只要术中操作得当,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观察,并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良好。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单盲筛选出白内障病人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天以及用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差异显著,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炎症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治疗本病最先进的手术方法。其主要优点为:视力恢复快,术后48小时可达到0.6~1.0;反应轻、角膜无散光。后囊膜增厚发生率低;无需缝合切口,操作简便。我科自元月开展该技术以来,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本文就此...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术前可能合并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伤口愈合慢,易感染等,有可能术后视力恢复欠佳及并发症多,因此,临床上多持谨慎态度。我院2003年以来对42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采用表面麻醉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显微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观察45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麻醉效果、手术方法、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结果:45例均采用表面麻醉顺利完成手术,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滤过泡形成良好。43例眼压控制。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显微小梁切除术采用表面麻醉具有病人痛苦少、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海南“亮睛工程”儋州亮睛点白内障术后4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文对2009年2月12日至2009年12月12日海南“亮睛工程”儋州亮睛点为大批量白内障患者免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4208例(4208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两种术式的术后反应、并发症、术后视力以及术后用药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普遍有改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本组资料术后第1天脱盲率为95%,脱残率为79.25%。术后7d复查2059眼,占总数的48.93%。结论本组病例术后第1天脱盲率为95%,脱残率为79.25%,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水肿反应重,偶发生术口裂开虹膜嵌顿。白内障术后勿需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68例106眼,与对照组就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术后视力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结论橇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8mmol/L以下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提高视力,为今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条件.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引起术后葡萄膜炎复发、黄斑水肿和需行激光切开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39例39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观察并记录视力变化、葡萄膜炎反应、黄斑水肿和需行YAG激光后囊切开的后发性白内障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第一次及最后一次复查视力较术前均提高(P〈0.001);术后3个月女性葡萄膜炎并发瞳孔后粘连的几率较男性高(P〈0.05);术后发生葡萄膜炎的患眼黄斑水肿发生率也较高(P〈0.05);需行YAG激光后囊切开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55岁的患者中较高(P〈0.05),而术前全身应用激素和使用三片式硅凝胶人工晶体可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P〈0.05)。结论绝大部分患眼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前鉴别可能引起术后葡萄膜炎反应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如术前预防性、术后高频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有选择地植入人工晶体等,均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炎药物不仅能够降低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也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抗炎药物,但可引起眼压升高,并增加继发感染等风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肝素、5-氟尿嘧啶都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眼内炎症反应。抗炎药物的合理使用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抗炎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不同术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卓 《辽宁医学杂志》2005,19(3):117-1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不同。方法A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30例35眼行PHACO,B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EC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30例32眼,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术后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术后视力:术后反应消退后视力≥0.5者A组30眼,B组19眼,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意义(P<0.05);(2)术后反应:房闪()以上,瞳孔区纤维素渗出或晶体表面色素沉着,A组3眼,B组10眼。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PHCAO手术较行ECCE术后反应小,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阳光 《海南医学》1997,(1):35-36
自1967年美国眼科医生CharlesKel-man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以来。超声乳化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最初的前房型超声乳化进展为后房型超声乳化,随着1985年Cimbel和Neuhann同时发明了连续园形撕囊技术,超声乳化发展到目前广泛流行的白内障囊袋内超声乳化吸出法。囊袋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入工晶体植入术是通过约3毫米的切P将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切口缩小,可不缝线,术中对虹膜刺激小,人工晶体植入于囊袋内,因此术后散光和炎症反应明显减少,视力可得到早期恢复。也可…  相似文献   

20.
陈雪年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090-1091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278例(278眼)老年性白内障分别行超声乳化(130眼)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148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的视力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7d及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