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癌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结肠癌被认为起源于腺瘤性息肉,结肠筛选检查可发现腺瘤性息肉和早期癌瘤,能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 Colonography,CTC)因操作简便、无创伤,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肠筛选检查方法。特别是,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应用和技术的不断改进,CTC的图像质量和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CTC对于发现1cm以上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结肠镜近似,在结肠检查中显示了显著优势。本文重点介绍CTC检查技术、进展和在结肠癌筛选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其中结肠癌12例,息肉10例,肠壁多发性小凹陷9例,多发性憩室2例,CTVC阴性2例,肠先天性旋转不良、溃疡性结肠炎伴黏膜腺体增生、回肠末端与乙状结肠吻合术各1例)常规清洁肠道,应用GE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将所得的容积数据经0.625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运用CTVC、VR、MPR、360°大视角解剖视图、RaySum、导航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将结果与常规结肠镜检查(CC)比较。结果对12例结肠癌和10例息肉患者,CTVC均良好地显示肠腔内病变的大小、数量、形态。12例结肠癌中RaySum均准确地显示了病变的位置、范围,以及因癌肿浸润导致的肠管明显狭窄。MPR显示了肿瘤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结合2D横断面图像发现3例结肠癌伴肝脏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60°大视角解剖视图较准确地测量出了肿瘤距肛门的距离,结果与CC一致。1例CTVC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伴降结肠癌的患者,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伴黏膜腺体增生。1例CTVC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和1例横结肠息肉与CC不符。结论64层螺旋CT结肠成像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结肠病变的技术,CTVC结合MPR、RaySum、VR等技术还能获得比CC更多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3.
CT虚拟结肠镜检查中窗技术对病变测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CT虚拟结肠镜(CTVC)肺窗和软组织窗技术在测量结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洗净的新鲜猪大肠一段(约150cm),人工模拟息肉样病变24枚,用胶水随意将其固定于肠壁内各处。将猪大肠充满空气后置于盛满水的容器中,采用64层CT以相同的扫描参数对其连续扫描10次,将所得数据经0.625mm重组后传至GEAW4.2工作站。运用CTVC专用软件重组出结肠的轮廓和肠腔内模拟病变的情况,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运用专用的CTVC测量工具对每个模拟病变的最大直径进行测量。分别在肺窗(窗宽1000HU,窗位-700HU)和腹部软组织窗(窗宽400HU,窗位40HU)下各测1次,共测量10次,并求出每个模拟病变测量10次后所得直径的平均值,将所得结果与模拟病变真实直径进行对比。结果24枚模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病变与肠壁之间的关系均得到良好的显示。每次测量的模拟病变的最大直径与病变真实直径均较接近,平均值大多数略小于真实直径,少数略大于真实直径。运用肺窗技术所测得的病变最大直径的平均值为(5.97+2.50)mm,模拟病变的真实直径的平均值为(6.28+2.47)mm,2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1,p=0.669);而在腹部软组织窗位下所测量的结果为4.38intn,与病变真实直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1,p=0.010)。结论CTVC对于结肠病变的筛查具有无刨或微创的优点,可重复性强。在CTVC检查中宜采用肺窗技术对病变大小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64层螺旋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结肠癌的64层螺旋CT(64-SCT)动态强化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方法通过对56例结肠癌病人进行64-SCT动态强化扫描,先按64-SCT动脉期强化扫描图像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然后再对各病例进行诊断及术前评估并与其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6例结肠癌患者的64-SCT动脉期强化图像有特异性表现,分化好的肿瘤动脉期肿瘤呈轻、中度均质强化,本组共23例;分化差的肿瘤动脉期肿瘤呈明显的不均质强化或层状强化,本组共33例,以此为依据对所有肿瘤进行CT分期。64-SCT分期的准确性为91.07%,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92.86%。结论64-SCT动态强化扫描在结肠癌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在结肠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肠镜在结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64层螺旋CT对83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对照。结果:CTVC检出14例结肠镜确诊为正常结肠中的13例,1例误诊为结肠息肉。CTVC检出37例结直肠癌中的34例,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92.86%,假阳性率为7.14%,假阴性率为8.11%。CTVC检出21例42枚结直肠息肉中38枚,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2.86%,假阳性率为7.14%,假阴性率为9.52%。还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2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节段性肠炎1例,子宫内膜异位1例,肠梗阻5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比纤维结肠镜更丰富的信息,很有必要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病理学对照,探讨MSCT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15只新两兰兔分3组,每组5只.A组球囊损伤后高脂饲料喂养,B组和C组未作球囊损伤,分别用单纯高脂饲料和基础兔饲料喂养,16周后每组均行MSCT增强扫描,A组采用16层MSCT,B、C组采用64层MSCT.将CT结果与病理做盲法对照.采用Fisher检验和x2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6及64层MSCT探查斑块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6和64层MSCT分别有60与75个病理切片与相应层面CT图像对照,16和64层MSCT探查粥样硬化斑块敏感度分别为41.5%(22/53)和64.9%(24/37),特异度分别为85.7%(6/7)和89.5%(34/38).结论 64层MSCT较16层可以提高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的敏感度,但两者均能较准确地排除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共85例患者(男37例,女48例)接受了64层螺旋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自观察CT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组图像来评估胆囊动脉的解剖关系,并根据胆囊动脉的起源及其与胆囊三角的关系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计算百分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 85例中81例(95%;95%可信区间:92%,99%)胆囊动脉可以被观察到.77例(91%;95%可信区间:85%,97%)胆囊动脉和胆囊三角均可以被观察到,其中58例在胆囊三角内可以观察到1支胆囊动脉;8例在胆囊三角内观察到2支胆囊动脉;6例可在胆囊三角内观察到1支胆囊动脉并在胆囊三角外发现另外1支胆囊动脉;5例在胆囊三角外观察到1支胆囊动脉.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能够充分识别胆囊动脉的走行及其与胆囊三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外科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其它后处理技术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结肠憩室患者行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利用随机附带软件进行结肠仿真内镜、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等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结肠后处理图像,仿真内镜结合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技术,对结肠病变作出了准确的定量和定性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及其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病变的显示具有与结肠镜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空腔器官的检查,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特别在结肠检查方面进展最快,本文即对结肠CTVE检查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应用前景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结肠肿瘤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多层螺旋CT在结肠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30例结肠肿瘤病人的MS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4-D、MIP及仿真内窥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并与相应的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仿真内窥镜结果与纤维结肠镜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在结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诊断直、结肠病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仿真结肠镜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应用MSCT对63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包括直结肠癌39例,息肉19例,多憩室2例,慢性结肠炎2例,纤维脂肪瘤1例.除憩室、慢性结肠炎2例外,均经手术和常规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用工作站软件获取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显示Raysum等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SCTVC能够显示结肠癌的大体分型、大于5.0mm的癌结节和溃疡;有利于显示大于3.0mm的息肉检出,与常规结肠镜比较直结肠癌肿检出率为100%;直结肠息肉检出率为92.3%.MPR能直观反映息肉和癌肿处肠壁及肠周受侵状况,对癌肿肠周受侵判断正确率达100%.结合SSD更有助于对假阳性的鉴别.Raysum在显示癌肿的长度上占优势,判断正确率达100%,结论: MSCTVC、MPR、SSD、Raysum检查结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各有不同,4种后处理技术的结合,更有助于病变的检出与病变的定位、定性.MSCT仿真结肠镜将为直结肠病变的检查开创新的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结肠隆起性病变CT内窥镜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CTVE显示结肠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取长约25cm猪结肠2段制作3~12mm直径大小之结肠隆起性病变各10个,共20个。结肠适度充气后选准直层厚3mm、重建层厚1.5mm、螺距1.0行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用导航软件作内窥镜成像后处理。结果CTVE检出全部20个病灶,敏感性100%;其中8个(40%)病灶显示极好,12个(60%)病灶显示好;但显示病灶表面粘膜细节无结肠镜好;无假阳性及阴性结果。结论CTVE为可靠探查3mm以上结肠隆起性病变并获得结肠镜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31例的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 CT 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2.5mm,并行0.625mm 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 CT 表现.结果31例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上皮性囊肿5例,肾上腺淋巴管囊肿3例,肾上腺血肿4例,肾上腺化脓性炎性假囊肿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囊性变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囊性变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囊性变1例,肾上腺转移瘤囊性变1例(原发肿瘤为肺癌).64层螺旋 CT 上囊性病变的形态、密度、囊壁厚度、有无壁结节、强化特点可以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囊肿、良性和恶性肿瘤囊性变.结论肾上腺囊性病变的64层螺旋 CT 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仿真结肠镜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多种后处理技术和结肠镜,探讨MRVC成像技术及其显示结肠隆起性病变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取长约25cm猪结肠2段制作直径3~12mm大小结肠隆起性病变各10个,共20个。结肠完全水充盈后行多序列MRH扫描,并将影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用导航软件作5种后自理重建。模型1同时行结肠镜检查。结果 HT2-FSE和SS-FSE-序列均获得了结肠类似钡灌肠影像,除外单层最层SS-FSE序列均有效地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成像(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高级血管分析(AVA)处理.32例主动脉病变均经临床、手术证实.结果 32例主动脉病变中,主动脉夹层16例、假性动脉瘤7例、真性动脉瘤4例、主动脉弓缩窄3例、主动脉离断2例.MPR对内膜破口、附壁血栓显示较佳.内膜片及初始破口显示率为81%(13/16),7例假性动脉瘤周围血栓,显示率100%(7/7);CPR简单、直观显示病变全程,显示率100%(32/32);MIP对钙化及管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显示率84%(27/32);VR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和周围血管关系,显示率100%(32/32);AVA对测量血管管径、血管横截面积具有意义,显示率44%(14/32).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的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利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对35例SPN进行灌注扫描,经随机软件syngo Body PCT测定SPN的灌注参数,包括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渗透性(permeability,P)的数值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并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量SPN的强化值、结节和动脉强化值比.结果 恶性肺结节的灌注参数BV值、P值、强化值以及结节和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B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的强化值以及结节和动脉强化值比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SPN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64层螺旋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15例PVT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组(MPR)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5例中,血栓发生于门静脉(PV)主干13例,右支6例,左支7例,脾静脉(SV)3例,肠系膜上静脉(SMV)9例,其中血栓同时累及PV主干和SMV 8例,同时累及PV左右支、主干和SMV 4例,累及PV主干和右支6例,累及PV主干和左支6例,累及SV和SMV 2例,PV主干、SV、SMV三岔口处血栓1例.Yerdel分级:Ⅰ级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血栓呈高密度10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3例;血栓为部分偏心性栓塞12例,呈小条状、"柴捆"状;附栓管壁均连续光滑、无外突结节,局部PV管壁呈典型的线样"强化征"或"轨道征";出现食管胃丛及脾丛侧支循环12例,胆管丛及胆囊丛侧支循环4例,无一例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立体地显示PVT的部位、累及范围,具有特征性,是PVT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人工血管移植术后随访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的患者定期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血管探针等技术方法分析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5例上腔静脉综合征、4例主动脉瘤及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移植血管在观察期内均通畅;1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移植血管在观察期内3例通畅,5例轻度狭窄,2例中重度狭窄,3例闭塞.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于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的随访复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小结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大小、密度不同肺小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及最优扫描参数. 方法 制作3组不同密度(软组织密度、较低密度、磨玻璃密度)、直径13~2.5 mm的人工肺结节,置于组织等效胸部模型中,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机以常规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和低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30 mAs和21 mAs)分别扫描.测量、记录剂量指标(CTDIw和DLP)、模型各部位CT值、CT值标准差,评估各组结节的可见度. 结果 64层螺旋CT采用低剂量扫描(21~50 mAs)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50 mAs)的8%~20%.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模型各部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值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电流降低而增加.各组结节中仅2.5 mm和4 mm磨玻璃密度(-600 HU左右)结节在管电流21 mAs扫描时出现不可见情况. 结论 64层螺旋CT实验条件下30 mAs低剂量扫描最小直径2.5 mm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最优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大动脉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64层螺旋CTA特点,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血管分析,充分显示受累血管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23例CTA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管腔狭窄具有向心性的特点,部分伴狭窄后扩张.活动期13例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呈环形低密度,增强扫描有强化;而非活动期10例管壁增厚程度轻,平扫管壁密度增高或伴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后处理重建图像结合薄层轴位图像,可直观地显示受累大血管及其分支的部位、狭窄程度或闭塞以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结论 64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能同时显示大动脉炎的管腔情况和管壁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准确分型、检测疗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作为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