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94年12月~1997年2月,我科运用临时起搏共治疗26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1 资料和方法男16例,女10例,年龄(63.5±12.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病毒性心:6例伴发心衰的患者(冠心病4例炎2例,心肌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原发性传导束硬化症2例.心律失常类型:窦缓、伴(或)窦房阻滞、窦性停搏8例,快慢综合征6例,Ⅱ度AVB2例,Ⅲ度AVB6例,双束支阻滞3例,其中2例发作阿斯综合征。均采用漂浮起搏电极导管,在无X线投照条件下,床边操作,运用Seldinger技术,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送入漂浮起搏电极导管。定位于右心室心尖部.使用VVi临时起搏器,起搏频率60~80次/分,起搏阈值0.2~5.0mA。2 结果无1例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起搏良好。在临时起搏下:6例伴发心衰的患者(冠心病4例,心肌病2例),使用洋地黄及抗心  相似文献   

2.
为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病人进行了心脏起搏治疗,其中5例在X线下行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1例在床边盲插起搏。结果6例起搏治疗均有效,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例病情稳定后撤除起搏器,2例安置永久起搏器,工作良好,2例因梗塞范围的扩大,起搏后死于泵衰竭,文中同时讨论了起搏治疗AMI的适应证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及各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 30例植入VVI型起搏器患者(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各15例),分析起搏器时及植入1年后心功能及起搏参数差异。结果有效起搏时及1年后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电极阻抗、电压阈值、R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年后2组患者射血分数(EF)值差异显著。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理性起搏的实现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9例患者(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40例,右心室尖部起搏39例)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心衰的发生率及心脏扩大的情况明显低于右心室尖部起搏组。结论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心室室间隔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起搏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并接受DDD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30例,其中螺旋电极组右心室室间隔(RVS)起搏及翼状电极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各15例。术前及术后第1、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心超检查,测定QRS波时限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内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两种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DDD起搏器置入术后3月内,螺旋电极组右心室室间隔(RVS)起搏对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翼状电极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结论:与RVS相比,RVS对心室起博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主动电极起搏的长期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7年7月101例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主动电极指标,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54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47例.术后随访2年,测定右心室主动电极的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6、12、24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和阻抗保持平稳.R波高度在术后即保持稳定.两组心室起搏阈值、R波高度和阻抗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起搏和感知不良,无阻抗过高.结论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同样长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右心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的起搏及心动功能参数.方法106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进行起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对比.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尖部起搏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心功能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两部位起搏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方法 动态观察72例安装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或房室万能型起搏器(DDD)患者心电图的T波,其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58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4例.结果 58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均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且在下壁、前间壁导联明显;14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患者均未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产生的电张调整性T波有其独有的规律性,动态观察有助于与心肌缺血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安装埋藏式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QRS波宽度、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结果两组患者QRS波宽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LVEDD、LVEF、LA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LVEDD、LVEF和LA的影响无差别,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者的QRS波宽度明显较窄。  相似文献   

11.
右室心内膜起搏术中电极头定位特殊处理51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久性右室。O内膜起搏术中电极头的定位,传统上要求在右室心尖部[fi,但我们在19ffi~lop年的285例手术中,由于以下原因(①反复送管电极头仍不能达心尖部;②电极头在心尖部时腔内心电图及起搏阈值不理想心电极头至心尖部时反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④抢救病人时为缩短手术时间)有51例电极头未置于右室心尖部而是置于右室流人道。为了解其起搏效果,现对该sl例作一总结,并与AN例心尖部起搏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sl例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M~78a,平均62a。病因分类冠心病33例,心肌病9例,风心病3例,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12.
王青  王苹  黄雪汝 《海南医学》2001,12(12):89-89
床边临时起搏是指在不借助X光机的情况下 ,经皮穿刺置入电极导管进行心脏起搏的技术。我科近几年应用床边起搏抢救心脏骤停病人 ,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资料 :本级病人共 31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 18岁 - 80岁 ,其中急性心梗 19例 ,Ⅲ°AVB 8例 ,急性心肌炎 3例 ,心肌病 1例。1 2 方法 :迅速消毒铺巾 ,经皮穿刺右侧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置入 6F带锁动脉鞘 ,用 6F带距离刻度电极导管测量穿刺点到剑突的长度 (此相当于穿刺点到右心室的长度 ) ,进电极导管 ,连接临时起搏器 ,在心电监护下边发放…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07-809
目的:对比观察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重构、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双腔心室起搏器患者82例,其中右室心尖部起搏组40例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42例。均随访观察3年以上,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心电图测完全起搏QRS波时限,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对LVEDV、LVESV及LVEF影响较小[(116.2±11.2)ml vs(125.4±15.6)ml,(57.1±7.1)ml vs(61.2±9.3)ml,(54.6±5.5)%vs(47.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QRS波时限较短[(138.9±10.3)ms vs(153.8±13.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其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4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Ea与Aa,Ea/Aa值,LVEF值。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患者术后心功能逐渐改善,术后Ea及Ea/Aa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VS组LVEF、Ea及Ea/Aa均明显高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患者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好于RVA起搏者。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RVA)的手术过程、起搏参数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符合永久起搏器置入指征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6例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及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各33例,测定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起搏QRS波宽度,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测定起搏参数(阈值、感知、阻抗)、心房脑钠钛(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 33例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完成32例,并发症与心尖部起搏无差异;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长于心尖部起搏,起搏QRS波宽度时限短于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置入即刻阈值高于心尖部起搏,其余时间两组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均无差异;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BNP水平均高于术前,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BNP水平低于心尖部起搏;术后6个月BNP水平与QRS波宽度呈正相关。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手术可行,能够有效改善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及心功能,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比较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两者对患者心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例需要安置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两组患者,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室间隔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较心尖组略有好转,左室射血分数(EF)值较心尖组略有改善,但两者均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QRS波群时限心尖组患者较室间隔组明显延长,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间隔流出道起搏较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性特点,更不容易导致左右心室收缩的不同步,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右心室各部位起搏对急刻的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便于术中选择最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方法 对52例有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连续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在术中比较不同起搏部位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脏功能的加速度指数(ACI)、预射血时间(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同时抗进行测试比较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阻抗和各部位起搏前后QRS时限,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部位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电极.结果 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阈值、R波幅度、电极导线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QRS时限长;其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和心脏功能的加速度指数(ACI)均比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时低,而预射血时间(PEP)长、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PEP/LVET比值大.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对心脏功能影响大(P<0.05),右心室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时QRS时限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室阈隔及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比心尖部起搏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主动(螺旋)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R-R长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安置永久性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RVOTS(主动电极组),20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比较两组近期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各参数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试验均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RVOTS起搏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改善患者近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用人工心脏起搏治疗阿一斯综合征41例,其中临时起搏24例,永久起搏17例,除1例在心脏手术中行右心室心肌临时起搏和1例经胸壁穿刺右室起搏外,余39例均为右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结果39例起搏成功,24例临时起搏中有13例据病情改为永久起搏,认为人工心脏起搏治疗阿-斯综合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时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选择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辅助治疗心脏扩大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观察临床效果及心脏功能;方法:对13例在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患者,男9侈4,女4侈4,年龄36岁~75岁(平均58.61岁),心功能均在Ⅲ级~Ⅳ级(NYHA),均有置入起搏器的适应证。术中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对右心室内不同部位起搏10分钟后测各部位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改变,然后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右室流出道应用主动固定电极)。术后应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双部位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果;结果:全组13例患者术中检查及置入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器均获成功。测得右心室流出道起搏(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 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时各参数均较单纯右室心尖部(RVA)为好。置入心脏起搏器后观察射血分数从0.31提高至0.39,左室充盈时间延长,二尖瓣返流量减少,心脏缩小,心脏功能平均提高Ⅱ级。其中一例心功能由Ⅳ级提高至I级~Ⅱ级;结论:初步血液动力学观察提示,右心室双部位起搏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