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光星 《国医论坛》2012,27(2):42-44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的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目前风湿病已达数百种。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治疗内伤风湿病五法精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总结,学习汉代张仲景从实践中总结的内伤风湿病治疗方法,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治疗方法,使治疗内伤风湿病方法具体化,去粗取精,得其要点和体会,详细介绍了治疗内伤风湿病的五种方法:补益肝肾法;健脾护胃气法;阴阳双补法;甘温补阳,调和阴阳法;甘温益气,通阳行痹法。《金匮要略》治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直影响着当代医家和广大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杂病与卒病、伤寒杂病合一、杂病与中医内科学等议题切入。认为《伤寒杂病论》成书当时为临证实录,针对的是热病证治,杂病应是对伤寒的补充与发展。《金匮要略》经后人改编或补充的成分很多,使得它的原貌模糊不清,真正被改造成了杂病证治的专书。杂病的概念后来发生改变,甚至偏向于七情内伤。从临床角度看伤寒与杂病联系密切。因此《伤寒杂病论》是基础,后世医家流派是对它的扩展延伸,并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医内科学"。  相似文献   

4.
杜润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9-689
口渴是临床多种疾病过程中常见症状之一 ,是在各种不同病因作用下 ,机体的津液亏乏或气化受阻的病理反应。当其表现为临证的主证或主要兼证时 ,仲景绝非见渴止渴 ,而是处处着眼于病因 ,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色。现将《伤寒杂病论》(以下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下称《金匮》)治疗口渴九法简析于下 :1 发汗法适用于外邪郁闭肺卫 ,津液宣发布散失常所致者。如《金匮·呕吐下利病》篇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用文蛤汤祛风发表 ,使肺气宣畅 ,津液布散 ,汗出而愈。2 和解法适用于少阳郁热伤津 ,三焦水道不利所致者。如《金匮·疟…  相似文献   

5.
汗法是中医治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张仲景善用汗法治疗各种杂病,本文将《金匮要略》中有关汗法的条文做一总结,从汗法的应用如发汗祛湿止痛、发汗行水化饮、发汗和营、益气固表、发汗升津濡筋、发汗以通阳化气及汗法的宜忌调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美娟 《河南中医》2012,32(10):1265-1265
《金匮要略》中水气病的病因有外感(风水、皮水、黄汗)和内伤(正水、石水)两类.从病机上讲,则有邪热内陷,水热互结和阳气不足,气不化水之别,而病变脏腑则以肺脾肾最为重要.对水气病的治疗有洁净腑以利小便,开鬼门以调营卫,祛菀陈以协津液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琦 《四川中医》2004,22(1):10-11
对《金匮要略》杂病调治阳气进行了阐述。杂病诸证中,只要阴寒阳气偏盛,仲景每以祛逐阴寒病邪为先,用药不避辛温刚燥或峻猛。意在迅速通阳、护阳;对于阳气虚弱为主,阴寒病邪微轻的病证,仲景则以温养阳气为主,用药多滋润刚燥互济,意在缓缓助益脾肾之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金匮要略》方后注中所体现的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因方制宜,因药制宜这几方面来探讨仲景在治疗杂病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中医一贯强调的预防思想,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治未病"概念的提出,首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三处直接提及"治未病"。归纳起来大致有4层意思:一是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二十二》篇中有韵文,然多错舛不伦之处,疑遭后人妄改,今据《伤寒论》韵文两段归纳出一则仲景之韵例,并据此理推《金匮要略》该段韵文,依据音韵学、训诂学加以考证,甄辨其讹误,并厘定文本与句读,以期恢复仲景原貌.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中论及许多治疗脾胃病的方药,具有温补祛病健身、温通散寒止痛及行气导滞等功效。深入研定、探讨这些方药,对于指导脾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化而为血。血病的表现,一般分为出血、瘀血、血虚三类。出血为血不循经,溢于脉络外,从九窍而出;瘀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消散而停滞于体内,或积压液运行受阻,淤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血虚为体内血液虚少。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之中对血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论述颇为详尽,作者择其治法,做一概述。1 养血 人体内血液虚少,不能充盈血脉,可导致不同的病理反应,治当养血。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提到“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但对其病机后文则无明确论述,以致于后世部分医家认为没有石水病机。实际上,关于石水病机是有的,只是不如风水等那么明显。水气病是水液代谢失常、停于体内诸多疾病的总称,包含有后世所称的水肿病,但不等于就是水肿。石水是以形而名,即此种水气病难化如石,无法治愈,甚至有积块坚硬如石。石水脉沉,腹满不喘,即水液停于腹中,腹胀满,但不影响呼吸。腹水而难消利者,就今之临床而言,就是包括肝硬变腹水.结核性腹水、肝癌腹水、血吸虫病等以水停腹中为突出症状的一类病变。迄今为止,除血吸虫病外,此类疾病仍是非常难以治疗的。肝硬变腹水一类疾病中医称为臌胀,考仲景书中没有臌胀一篇,不是仲景没有认识,而是因  相似文献   

14.
赵红兵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509-510
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虽然并未象<伤寒论>那样明确地提出并病的概念,但同样也有所论述,现就这一问题,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杂病治则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洪 《四川中医》2004,22(1):12-13
从“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随证而治”四方面论述《金匮要略》杂病治疗的重要法则,这些法则要求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时做到: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②表里同病,治分缓急;病真正治,病假反治。③不足补之,有余损之;正虚邪实,攻补兼施。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肺痈病的辨证论治浙江310004浙江省中医院分院张瓞安主题词《金匮要略》肺痈/中医药疗法《金匮要略》关于“肺痈病”的辨证论治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中(以下简称“该篇”)。1980年6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  相似文献   

17.
对《金匮要略》有关络病的论述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总结。揭示了张仲景关于新病、久病皆可入络的观点。概述了其有关络病的治则治法 ,治络之法 ,总以疏通瘀滞为大旨 ,但应随其所得 ,分部处之 ;宿邪缓攻 ,通补兼施。系统总结了其临证用药善于取类比象的方药配伍特点 ,辛甘发散 ,易宣透络道 ;虫类走窜 ,擅搜邪剔络 ;血肉有情 ,善培植精气。并简要介绍了其络病思想对后世络病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魏宁 《光明中医》2016,(7):927-928
目的对《金匮要略》有关腹痛病因病机内容的整理、分析,以便初学者领会掌握。方法以临床经验结合参阅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仲景学术思想具有独特性、完整性,并在脏腑辨治及妇人腹痛证治方面具有创新性。结论仲景治疗腹痛是根据具体疾病之腹痛的病因病机做出相应处理,对腹痛之论治有其独到之处,为现今医者遵从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百合一病,首见《金匮要略》,文中许多观点,历代注家众说纷纭,使后学者莫衷一是。本文根据仲景百合病第一条之论述,结合古今注解,对疑点、难点条分缕析,提出了百合病乃情志致病,而非伤寒热病为之因,主要病因病机是肝郁内热,肝郁为本,内热为标之观点,笔者认为自清以来百合病有“热病百合”与“杂病百合”之说,并非仲景本意,恐为注家己见。并附验案以证之。敬祈同仁雅正。  相似文献   

20.
《金匾要略》论述的虚劳病范围很广,内容较杂,凡是由于劳伤所致的慢性衰弱性疾患,皆称为虚劳。因此需认真总结其辨证施治规律,从中归纳出证治特点,对于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三五劳七伤为发病原因“五劳”,指五脏之劳,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亦包括“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食伤,忧伤,饮伤,居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亦包括《巢源》所说的“大饱伤牌,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