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法杂谈     
张自华 《河北医学》2006,12(3):288-288
1下法的基本含义下法属八法中之常规法则这一。原意是指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和积水,使停滞于肠胃之宿食、燥便、实热、冷积、淤血、痰结、水饮等从下而出以解除疾病的一种方法。元代张子和始推广和扩大了本法的应用和范围,深得其奥妙。如《儒门事亲》言:“下之攻病,人所恶闻也  相似文献   

2.
下法的传统定义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攻逐体内积滞,通泻大便,以逐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又称泻下法。中医辨证论治八法之一。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邪在肠胃,实热内结,大便不通或寒积、水结、停痰留饮等实邪证候。由于里实证病情有寒热的不同,患者体质有虚实的差异,因此在立法上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类型。因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峻下与缓下的区别。常同解表法、和解少阳、渍法、祛痰、驱虫、活血等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下法,即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1 下法的渊源 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就有关于下法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病邪积留于内致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泻下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凡用通利攻逐的药物为主药,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的方剂,叫做泻下剂,由于病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证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与虚实并见之异,故本类方剂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在选用泻下剂时,应注意的几点是:凡表证未解,里实未形成者,不宜过早采用;年老体弱、孕妇、新产血亏、失血过多、胃肠溃疡等均应慎用,若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或攻后即补的方法。一、寒下寒下法是以寒性泻下药为主,佐以行气破结药组成的方剂,适用于内有燥屎、宿食、水结等,症  相似文献   

5.
入法(续完)     
3.下法下法亦称泻下法,即用通便、泻热、逐水的方药,以治疗便结、实热及水饮等症的方法。《内经》提出,“中满里实”、“里热”、“血瘀”均宜攻下,为下法确立了应用原则,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则将下法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并创立泻下方剂三十余首,堪称下法应用之典范。泻下剂是下法的具体体现,泻下药为其主要组  相似文献   

6.
泻下方剂是以泻下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逐水、攻积等作用,为治疗里实证的方剂。汪昂《医方集解》称之为“攻里之剂”,在八法中属于下法的范围。泻下方剂的源流和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满者,泻之于内”;  相似文献   

7.
通下法是荡涤肠胃,泻下大便,逐邪下出的治疗方法,具有排除燥屎,荡涤邪热,逐水泻瘀,攻下宿食、痰结、冷积,通导结滞等作用。通过泻下大便,疏通腑气,可以调理气机,使一些疾病或证状迅速得到暂时的缓解。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通下法治疗一些较顽固、危重之病证,每获小效,今不揣浅陋,兹举数例,以求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8.
一、下法 所谓下法,是泻下大便,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这为下法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把下法广泛地应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对下法有所发展。南宋张从正是善于运用下法的大师,他对下法的理论和应用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中说:“内经一书,惟以气血通流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贵,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艹坐)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补者存焉”。这对  相似文献   

9.
孙一民教授临证 50余载 ,学验俱丰 ,应用下法治疗急腹症、痛症疗效显著。兹将其应用下法经验简介如下。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下法是以泻下或润下的药物来通导大便 ,消除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始见于《黄帝内经》 ,形成于仲景 ,发挥于从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实者 ,散而泻之。到东汉末年 ,张仲景有关下法的论述已较为具体 ,他提出了阳明急下与少阴急下等。至金元时期 ,张从正丰富了下法的内容。他指出 ,下法能使陈积去而肠胃洁 ,症瘕尽而荣卫昌 ,不…  相似文献   

10.
下法为八法之一,它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结、水饮等从下而出,以消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具有祛邪迅速、护正及时的特点,尤其在急症中应用,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摘录数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1.
《金匮》泻下之方,可分为通腑泄闭、通腑泄热、通腑导滞、通腑逐水、破血逐瘀、润肠通便等6类,分别用治闭证、实热、积滞、水饮停聚、瘀血内结、脾约证。腑闭,不只是大肠传道失职,而是“六腑之气不行”,与脾约证有别。腑闭与肺闭、窍闭有内在联系,故通腑可以泄肺、开窍。"痞满燥实"概括了承气汤证的某些特征,但较笼统,若从病机着眼,用“热实闭结”来概括,应更胜一筹。一般方书把下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5类,似有逻辑混乱之嫌,若按功用分类,则较妥善。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法又称通下法、泻下法、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通过涤荡胃肠,攻逐体内积滞,以达到清除燥屎、积滞、水饮、实热之目的。本方法常为治疗急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上若辨证准确,用法得当,往往收效甚捷。兹举例如下:1 通腑泻热治昏迷吴某,女,42岁。发热10余天,曾按感冒论治,叠用中西药物,效不佳。查:T39.1℃,意识朦胧,两目直视,呼吸气粗。舌红而干,苔黄厚,六部脉沉实有力。询其大便8日未行,腹部按诊可触及串珠样结块,且腹壁灼手。诊为阳明热结,上扰神明。急以大承气汤加味,峻下其热结。处方:大黄10g,川朴、枳实、大云、…  相似文献   

13.
通下法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作用,是治疗温热病里结阳明的常用治法之一。通下法在临床中,除用于治疗外科急腹症外,各科尤其是内科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应用进展较快,它能加速机体排出有毒物质的作用,因而突破了里结阳明的一般规律。同时发现尽管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4.
通下法包括通便和泻下(亦称为攻下),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等,是其理论依据。广义的通下包括通便、泻水、攻瘀、逐痰等,故此法是祛除顽固病邪的一种治法,狭义的通  相似文献   

15.
泻下法的临床应用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奠定了治疗杂病之基础,其中泻下法也得到广泛运用。纵观全书,言及下者达35条之多,立方约15首。然条文比较分散,不便研读,今归纳整理为泻下7法,每法就其代表方、证分述如下:1 攻积导滞法代表方大承气汤。《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论述积和胀俱重的里实证治。由于气滞与燥屎内结而致腹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乃实证要点。既是实证,则当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方中大黄攻积泻热,芒硝润燥软坚,厚朴消气壅,枳实破气结。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6.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有所谓“实则泻之”。均说明实症宜采用下法治疗。现将笔者在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体会作一小结: 一、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由于梗阻促进了细菌繁殖,加重了炎症,而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下法的运用山西汾阳医院(032200)牛建义长治市人民医院魏文义下法是中医常用的治法之一。它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于体内的燥屎、宿食、水饮、痰积、瘀血、实热、冷积等从下窍排出以祛邪治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  相似文献   

18.
下法治验     
下法是荡涤肠胃 ,通下大便 ,祛除瘀血 ,逐邪下出的治疗方法。具有排除燥屎 ,荡涤邪热 ,逐水祛瘀 ,攻下宿食、痰结、冷积、虫积 ,通导结滞的作用。通过泻下大便 ,疏通腑气 ,以达调理气机 ,使某些疾病或症状迅速得到暂时缓解或治愈。余临床上应用通下法治疗一些较顽固 ,危重之症每获良效 ,今略举数例 :1 癫狂周某某 ,男 ,35岁 ,油漆工 ,息烽县九庄镇人 ,因三代单传 ,其妻一胎顺产双胎 ,均为男婴 ,则宴请亲朋好友 ,酗酒猜拳 ,因兴奋过度 ,喜伤心神 ,登高而歌 ,狂言乱语 ,嘻笑无常 ,夜不能寐 ,少腹硬满 ,小便自利。此为心火亢盛 ,热伤血络 ,血…  相似文献   

19.
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而用诸临床,实始于仲景。下法能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泻下瘀血和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故在温热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多年来采用下法治疗温热病收到良好效果,此仅举2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温病治疗中运用通下法,具有“开门逐邪”、“祛邪存正”之意。是“釜底抽薪”以求“急下存阴”的应急措施。目的在于驱逐邪热、泄下燥屎、保存津液。是通导里实、攻下肠道郁热、逐邪下泄、通瘀破积的重要治疗方法。凡热结肠腑、肠道传导失司、下焦蓄血等有形实邪内结的证候均可使用。柳宝诒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