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患者,女,34岁。入院前4个月在普鲁卡因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后立即持续寒战,2小时后体温高达41.2℃,皮肤瘙痒,出现皮疹,多关节疼痛,抗风湿、抗感染治疗3个月无效而入院。体查:体温38℃,躯干散在红色斑丘疹,全身浅表淋巴结均肿大,最大直径2.5cm,光滑、活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脾肋下3.6cm,肝未触及。胸部X线:肺纹理增强。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7.7×10~9/L。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6岁。主因间断性发热、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15天于1986年7月14日入院。入院前15天不明原因发热(37.5~38.3℃),腹泻(日便3~5次,稀水样),3天后发现耳后淋巴结肿大,继之全身淋巴结肿大。入院前两天伴干咳和吸气性呼吸困难。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4℃:,脉搏84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4岁,发热咳嗽伴颈部包块2个月于1992年9月21日入院、缘于2个月前不明诱因发热伴咳嗽,以夜间尤甚.院外接感冒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感颈部钝痛,并牵扯头痛,以夜间为重,持续1~2小时,自行缓解,稍感心慌、胸闷、气促.颈部扪及数个花生米大小之包块,轻压痛,未引起重视,病情逐日加重而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慢性消瘦重病容,贫血貌,皮肤蜡黄伴有抓痕.两侧颈部、锁骨上窝、腹股沟可扪及多个花生米至鸽蛋大小之淋巴结,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无粘连,轻压痛,质硬.双肺阴性,心率快,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3cm,质中等,无压痛.X线示:双上肺纤维灶.骨髓结果:粒细胞系统分叶核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轻度贫血骨髓象.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在Ⅱ、avF双向,  相似文献   

4.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罕见的疾病。1973年由 Lukes提出,到1975年才有报告。本病在国外已被广泛重视并逐渐研究,世界文献上曾报导过200余例;国内只有零星报导,亦逐渐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因为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和一些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何杰金氏病易于混淆,但其治疗方法又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患者李××,男性40岁,住院号22583。因咽痛1个月,发烧、盗汗、痰中带血半月于1984年12月19日住院。1个月前无原因地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咽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腺炎,服四环素、红霉素两周,效不佳。查血红蛋白8克,尿蛋白(++),用铁剂、维生素类治疗。半月前出现发烧、咳嗽、痰中带血、盗汗,肌注“青、链霉素”无效,病后尿少,无浮肿及寒战。25年前有肾炎史,无结核、肝炎史。  相似文献   

6.
<正>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lymphadenopathy,AIL)临床少见,目前国内报道仅100多例,现将我们收治并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62岁,因持续高热1个月余,于1995年4月14日入院。病程中体温最高达42℃,在当地医院拟诊“胆囊炎”,先后给予多种抗菌素及地塞米松治疗,使用地塞米松期间,体温一度降至正常,停药后体温回升,治疗半个月病情无好转,以“高热待查”、“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收住我院诊治。入院检查:体温40℃,脉搏108次/分,血压112/70mmHg。急性热病容,颈两侧、腋窝、腹股沟均扪  相似文献   

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二例报告徐玲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国内近年才发现的一种疾病,现将二例病例报告如下。病例一:男性,63岁,因双颈、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一个月入院。查T:38℃,双颈、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3cm...  相似文献   

8.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以免疫母细胞增生为主的高免疫状态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将本院误诊二例报告如下。例1:女,32岁。九个月前始有发热,体温在38℃左右,伴头晕,心慌、气短、无力、四肢关节疼痛,于1987年2月入院。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80岁。 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下方有一椭圆形核桃大小肿块 ,活动 ,无疼痛、红肿、破溃。 1周来肿块略增大 ,但无发热、消瘦、心悸等 ,食欲佳 ,精神好 ,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右腹股沟下方可触及一椭圆形肿物 ,约3 .0cm× 2 .0cm× 2 .5cm大小 ,质软 ,边界清 ,活动 ,无压痛 ,有轻微搏动。下肢神经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12 4g/L ,白细胞计数 7.5× 10 9/L ,中性 0 .6 2 ,淋巴 0 .34,伊红细胞计数 0 .0 44× 10 9/L。超声检查应用AcusonSequoia 5 12电脑声像仪 ,探头频率8.0MHz …  相似文献   

10.
张秋红  王雅格 《现代护理》2005,11(13):1082-1082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以下简称AIL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有人认为可能是AILD型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临床上少见。主要特征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肝脾肿大、消瘦、皮疹及瘙痒等。我科于2003年8月6日收治1例AILD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以下简称AIL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有人认为可能是AILD型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1],临床上少见.主要特征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肝脾肿大、消瘦、皮疹及瘙痒等.我科于2003年8月6日收治1例AILD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3岁,1个月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月前出现咽部不适,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体检:T 39℃,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可,有压痛.淋巴结病理活检:考虑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胸部CT扫描:两肺下叶肺纹理增粗,部分肺中外带见小结节影及网状影(图1).两侧胸腔见积液.  相似文献   

13.
本病临床上表现全身淋巴结肿大,高球蛋白血症和预后不良,组织学上小血管显著增生和免疫母细胞增殖,均属“反应性”,同何杰金氏病难以鉴别,然无何杰金氏细胞和李-斯氏(R-S)细胞,作为反应性增殖和肿瘤性增殖的特殊型或作为两者的中间类型。有人认为此种疾患系抗体产生细胞的异常反应性增殖。曾命名为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蛋白异常血症,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BL),淋巴肉芽肿症 X、慢性多能性免疫增殖性疾患等。  相似文献   

14.
肝炎肝硬化伴发脊髓病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炎肝硬化伴发脊髓病变尚少报告,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34岁。鼻衄、腹胀2 a,双下肢瘫痪0.5 a于2007-03-29入院。2005-04在本地及外地医院诊断肝硬化并未治疗。2006-10双下肢无力,膝关节屈曲明显受限,步态不稳,2006-12因双下肢僵直行走困难而卧床,被动用力可使双膝关节无痛性屈曲,不能自行坐起,双上肢及腰部活动正常,排尿、排便功能正常。否认传染病史,无性病及冶游史,无外伤及家族史。体检:语言流利,智能正常,皮肤无黄染,有蜘蛛痣,眼球无震颤,巩膜无黄染,无角膜色素环,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正常。颈软、心肺正常,腹膨隆,肝脾未触清,腹水征(+),脊柱无畸形及压痛,双上肢活动及肌力正常,双下肢僵直,胫前轻度水肿,膝关节不能自行屈曲,肌力三级、肌张力增强,无肌萎缩,自髂骨以下音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稍减弱,浅感觉正常,布氏征(-),巴氏征(+)。化验:血Hb 75 g/L,PLT 60×109/L,抗“O”、血沉在正常范围,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TB IL 17.1μm o l/L,DB IL 4.0μm o l/L,白蛋白30 g/L,A/G=0.8...  相似文献   

15.
杨楠 《临床医学》2001,21(11):59-60
以周期性高热为主要表现,误诊达3年之久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 1 病历摘要 某男,25岁,民办教师。因周期性发热3年,持续发热伴腹胀、鼻衄2周于1999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自1996年9月以来,每年9月至12月间不明诱因出现发热,以弛张热型为主,最高时达41℃。三年来先后在省、市各级医院多次住院诊治,经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诊断不明确,先后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可能,肺外结核可能;风湿性肺炎;巨幼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合并原发性腹膜炎。二周来持续发热、自测体温40.  相似文献   

1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并骨髓纤维化1例王毅力1王繁荣2董秀兰1(1.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威海2642002.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住院号203758,因发热、咳嗽、咳痰带血,头昏、乏力20天于1995年7月6日入院。有冠心...  相似文献   

17.
18.
1 病例报告女 ,3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皮肤瘙痒 3个月于1992 - 12 - 2 5收治 ,患者于 3个月前发现左颈部有肿物如蚕豆大小 ,伴有午后低热、乏力、心悸 ,1个月前开始全身瘙痒 ,后又发现颈前部肿大 ,盗汗、消瘦、手抖 ,在外院查 T3、T4增高诊为甲亢 ,颈部淋巴结活检诊为淋巴结炎 ,近月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增多来诊 ,查体 :T37.5℃ ,P10 8次 / min,BP12 0 / 70 mm Hg,R2 4次 / min,消瘦 ,头颅五官无异常 ,甲状腺 °肿大 ,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如黄豆到蚕豆大 ,活动有触痛 ,手震颤( ) ,双肺无异常 ,HR10 0次 / min,心…  相似文献   

19.
女,25岁。因间断性发热2年入院。患者2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高热、咽痛,当时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并相继出现结膜充血、上眼睑水肿。在当地医院查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自身免疫性抗体均阴性,腹部B超示肝脾大,诊断为舍格伦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结膜充血、上眼睑水肿明显减轻,改为泼尼松口服,后逐渐减量。3个月后结膜充血、眼痛、眼睑肿胀再次加重,在北京同仁医院查眼部CT示炎性假瘤,眼病理检查未见异常,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