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29例经病理确诊的NIP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1-7年。结果一次性治愈26例(89.7%);3例随诊过程中发现复发,鼻内镜下行YAG激光烧灼治疗后治愈。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NIP的首选方式,认真选择适应证、肿瘤基底部位的仔细处理和密切的术后随访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2年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患者无一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复视、斜视及其它并发症。48例治愈,治愈率94.1%;3例复发,复发率5.9%。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NIP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术后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6例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体会。结果:6例经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乳头状瘤患者,经1-3年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显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治愈22例.2例复发.对于复发者再次在内镜下治疗,并对复发部位采用电刀烧灼,无恶变病例出现.结论 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1P)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占鼻腔肿瘤的0.5%~4.7%,具有侵袭性、易复发、及易恶变的特点。手术切除是治疗N1P的最佳选择。既往常采用鼻侧切开术,柯一陆手术及鼻内径路肿瘤切除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CT在鼻腔及鼻窦病变准确定位应用,为鼻内镜下准确、彻底切除NIP提供了条件。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本科开展鼻内镜下手术切除NIP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加柯-陆氏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对3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加柯-陆氏手术手术。结果:随访2~3 a,仅5例复发。结论:鼻内镜加柯-陆氏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中。单纯鼻内镜手术3例,鼻内镜下柯陆式手术6例.鼻侧切开术式清理病变中使用鼻内镜6例,术后定期复诊,微波处理可疑病灶。结果:随访1~3年。1例复发,1例病恶性变放疗。结论:使用鼻内镜及联合使用鼻内镜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术后鼻内镜下的定期换药及其微波处理可疑病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彻底,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科治疗的NIP患者28例,其中8例采用经鼻内镜下NIP切除术,20例采用联合Gald-well-luc手术鼻内镜NIP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24~60个月,2例复发,复发率7.0%.结论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43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在鼻内镜下用圈套器套取或电烧大块切除鼻腔部肿瘤,然后按Messerkinger术式自前向后切除鼻窦肿瘤。上颌窦内病变清除困难者加行柯-陆手术进路。结果:出血量30~300 ml,平均出血量130 ml。术后随访1~3 a,仅4例1 a内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目前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和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1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中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3例。结果 术后随访13—61个月。平均21个月,13例中12例未复发,治愈率92.3%,1例术后复发,病理检查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给予放射治疗。结论 经鼻内窥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适用于较局限的病变;而对广泛病变则应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术。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并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14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 2年,复查时行泪道冲洗及鼻内镜检查.结果 9例10眼治愈,占71.4%;2例2眼有效,占14.3%;2例2眼无效.总有效率85.7%.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手术简便,成功率高,不再次造成面部瘢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提高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随访结果.结果 12 例完整随访病例中,10 例接受以手术为主治疗.鼻内镜手术(术式一)3 例:1 年生存率为100.00%(3/3),2 年生存率为33.33%(1/3),5 年生存率为0.00%(0/3);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术(术式二)7 例:1年生存率为100.00%(7/7),2 年生存率为71.43%(5/7),5 年生存率为28.57%(2/7).术后患者中4 例(40.00%)出现局部复发,6 例(60.00%)出现远处转移.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瘤的术后生存率较高,是较好的术式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行鼻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5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53例中治愈222例(87.75%),好转31例(12.25%)。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鼻内镜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单次给药组(A组)、右美托咪定维持给药组(B组),每组20例。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并记录:入手术室基础值(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患者在PACU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血压和心率与A组相比降低(P〈0.05),B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鼻内镜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宜单次给予诱导剂量,不宜维持给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19例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基底部均位于中鼻道,仅位于鼻腔者4例,累及邻近副鼻窦者15例,其中1例侵及眶后间隙。肿瘤表现为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呈不规则结节状,匍行性生长,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15例患者进行随访,5例患者再次复发。结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除能够对其进行较准确诊断外,还可明确判断肿瘤的解剖位置及其与邻近解剖结构的毗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凡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8,23(1):56-57
目的:着重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突状瘤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突状瘤65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5例IP的CT表现特征,以鼻中道为中心的一侧鼻窦和/或鼻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仅鼻腔受累者18例,一侧鼻腔及鼻窦均受累者47例。鼻腔及鼻窦有膨大并骨质破坏者43例。软组织肿块强化者23例。术后IP复发者13例(20%);恶变者9例(14.3%)。结论:CT检查对IP的病变部位、范围、程度等能准确确定,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对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47例18岁以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结果 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得到矫正,其中伴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2例在术中一并实施鼻窦开放术。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1~6年。所有患者对手术均满意,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并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手术范围小、损伤少、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电凝术对鼻腔后部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入选的4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鼻内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法。观察治疗中患者的疼痛反应、治疗后患者的进食情况以及治疗后1周内的再出血情况。结果:(1)止血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2)止血后,治疗组患者的进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3)治疗后1周内鼻腔再出血情况对比,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内镜下鼻腔电凝术治疗鼻腔后部出血,具有疼痛反应小、不良反应少、止血明确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68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了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随访3~18个月,60例治愈(88.2%),6例有效(8.8%),无效2例(2.9%)。结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视野清晰,精准度高,副损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