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对机体系统的损害和治疗。方法:对77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77例全部治愈。结论: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早期足量应用乙酰胺是治愈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胃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应用ELISA方法诊断轮状病毒性婴幼儿胃肠炎287例,每例建立档案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状况。结果287例中并发良性惊厥15例,热惊厥8例,无热惊厥7例,1例存在反复惊厥,并发轻度脑炎2例。治愈后随访1年未发现后遗症。结论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存在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但症状较轻,预后多良好。儿科医师要重视,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留存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氟乙酰胺(Fluoracetamide)是一种灭鼠药,尽管1984年国家农业部、爱卫会等10部委明令禁止使用该药,但目前个别不法商贩仍销售此药,儿童误食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12月间共收治误食氟乙酰胺中毒的儿童45列,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肠道外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外道损害的患儿一共有82例,对82例患儿的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儿的肠外道损害包括有肝肾功能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另外,8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7±2.3)d。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好发于婴幼儿,并会引发各种肠道外损害,通过鲜粪轮状病毒性抗体测定可以有效确诊,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儿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张尔康 《安徽医药》2012,16(6):814-81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早期识别、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住我院治疗的44例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部分伴有易惊、四肢抖动、嗜睡、呕吐、惊厥;治愈43例,死亡1例。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3岁以下小儿,四肢抖动及易惊是重症的早期表现,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成铮  杨明 《天津医药》1995,23(3):161-164
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未经任何方式投碘治疗的47例地方性克汀病人的一般状况,神经精神系统损害及42例脑CT表现等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表明:患者除精神发育迟滞,骨髓发育迟缓,性发育落后,特殊的面容等共同缺陷外,智能、语言、听力、颅神经(主要是眼外肌支配神经)、锥体系、锥体外系及脑CT表现也有不同损害,虽然该病是胚胎期和新生儿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引起的全身脏器、骨骼系统发育障碍,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内  相似文献   

7.
李静 《中国药房》2007,18(17):1345-1346
目的:探讨药物性眼部损害的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206例有关药物性眼部损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发眼部损害的药物以抗感染类、激素类、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大;眼部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青光眼、角膜炎、巩膜炎、视网膜病变、前房出血、干眼症、角膜上皮损害以及视力障碍等。结论:药物性眼部损害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致失明,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易引起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损害,但有关窒息后心肌损害国内报道较少。我们收集1994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心肌损害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日龄8.2±1.9小时,其中...  相似文献   

9.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其特点是发病急、小儿误服剂量不详 ,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器官有较广泛的损伤 ,相比之下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甚为严重。中毒后重者 2 0s,轻者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可导致间断或持续性抽搐 ,并且抽搐顽固而持久 ,较难控制。我科自2 0 0 0年 6月以来 ,应用复方冬眠灵救治中毒所致抽搐 ,收到了明显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送当地卫生防疫站胃液分析、鉴定为氟乙酰胺中毒的 4 9例患儿 ,分两组 ,对照组 2 4例 ,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的住院病历 ,作回顾性对比 ;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山豆根中毒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山豆根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儿均以步态不稳、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2例合并意识障碍(嗜睡)及构音障碍,1例合并视物模糊。头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小脑齿状核及局部白质异常信号。治疗上除常规急性中毒救治原则外,部分病例还予糖皮质激素或人免疫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治疗。2例患儿预后良好,1例患儿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山豆根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类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注意避免误诊,其神经损害主要为脱髓鞘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有一定疗效。山豆根规范用药需要多方面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11.
2847例药物神经损害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辽宁省2007年药物性神经损害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探讨药物神经损害发生的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2847份药物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物(30.31%)、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15.8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15.24%)和中药(14.99%);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憋气、潮红、眩晕、嗜睡、失眠等。结论重视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合理使用有神经毒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熊秀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52-2652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可引起肾脏、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重视的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存在、预后等问题。但是心脏受累也较常见。若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病死率高。为探讨窒息儿心肌损害的治疗,2003年10月~2005年2月间,对收治的有心肌损害的50例窒息儿用大剂量维生素C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16例药源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探讨药源性肝损害病因学近年所发生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116例药源性肝损害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引发肝损害的中成药占56.03%,中药汤剂占17.25%;影响生长代谢药占9.48%,中枢神经系统药占5.17%,抗结核药和免疫抑制剂分别占3.45%,消化系统药和解热镇痛剂各占1.72%,其它占1.72%。结论:提示目前中成药引发肝损害病例较前增多,对其安全性的监测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86-178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一种较常见疾病,甲亢致肝功能损害是甲亢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症之一。2001年1月至2003年2月我院收住甲亢患者129例,其中甲亢性肝损害36例,占27.9%,误诊14例,误诊率38189%。现对其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检索1994~2005年报道的药品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病例个案,自行建立数据库,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药品中,涉及12大类50种药,分布较广。其中前三位是:抗微生物类药品占34.6%,循环系统的药品占17.9%,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占12.8%。结论严格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40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钧  沈琦 《医药导报》2005,24(8):749-75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出现肝损害的时间、损害持续时间及程度。方法对1990年2月~2003年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40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23.4%;含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化疗方案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肝损害多出现在使用抗结核药后2个月内,持续时间多在1个月内。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但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药的使用范围不断增多和扩大,因此发生中毒屡见不鲜.有机氟农药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性强的杀虫剂,人口服氟乙酰胺致死量约为2~10mg kg-1.中毒后主要造成全身各系统的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严重,临床表现最为明显.我院于1995年7月以来共收治7例急性有机氟农药中毒患儿,经过医护人员共同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急诊科近年收治的36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中的利弊得失。结果氟乙酰胺中毒皮层脑损害较重,这可能与皮层脑细胞能量消耗相对较大,对能量供应障碍特别敏感有关。乙酰胺有特效解毒作用,醇类饮料口服解毒效果亦好;止痉,防治脑水肿是减轻脑损害的重要环节。结论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皮层脑细胞;解毒,防治脑损害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瞬目反射检查。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R_1、R_2及R_2潜伏期延长;糖尿病病程>5年组较≤5年组各波潜伏期延长。提示瞬目反射检查可作为了解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和灵敏客观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P)是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多脏器受累的主要病原之一。近10年来,MP引起的肺外损害及临床表现如皮疹、心包、心肌炎、骨和肌炎,胃肠和血液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合并症引起儿科医生的广泛注意。本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儿科病房收治MP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患儿30例,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