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HOI)治疗进展期胃癌的II缶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胃癌患者40例(实验组)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HOI);39例(对照组)单纯手术。随访3年生存率及预后。结果:试验组3年生存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9.02%(P〈0.05);其中由于淋巴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而造成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沙培林联合腹腔内低渗温热化疗,可预防术后淋巴结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HOI)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胃癌患者40例(实验组)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HOI);39例(对照组)单纯手术.随访3年生存率及预后.结果:试验组3年生存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9.02%(P<0.05);其中由于淋巴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而造成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沙培林联合腹腔内低渗温热化疗,可预防术后淋巴结转移和腹膜种植转移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死亡主要原因是转移复发,其中以癌细胞腹膜种植最为多见,约占胃癌术后死亡人数的50%。研究表明,腹膜种植转移主要源于腹腔游离癌细胞。为探讨降低腹膜种植的措施,笔者于lopl年5月至lop3年4月对186例胃癌行腹腔温热化疗。方法本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胃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旦发现多为中晚期,根治术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难以再行切除。我们采用腹部mCO放疗配合大剂量顺铂腹腔内化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科自1992年1月一1996年1月收治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70例,其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4O-65岁,平均56岁。发病时间距胃癌根治术最长2年,最短半年。手术类型:毕1式ed例,毕11式10例。术前诊断11期50例,Ill期20例。术后病理均为腺癌。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有3例腰痛;l例出现阻塞性黄疽在外科行胆管改道术。腹部B超或CT发现胃周、肝门、…  相似文献   

5.
胡岳棣  盛桂凤  董益忠  张亚平 《癌症进展》2009,7(3):345-346,34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汉族,于2004年6月26日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病理:直肠溃疡型腺癌1-2级,侵及粘膜下层,大小5×3cm,浆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切缘未见癌转移,肠系膜淋巴结4枚反应性增生。术后2004年7月-12月予草酸铂/5-Fu辅助化疗6个周期,2004年8月查CT示后腹膜淋巴结转移,未及时调整方案。因腰背酸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进行性加重近1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口服5-Fu乳剂加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患随机分成A、B两组,各32例,A组单纯手术,B组于术前口服5-Fu乳剂并于术中进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1、3年生存率。结果:A组1年生存率78.1%,B组81.3%,P<0.01。A、B组化疗毒性反应及并发症无显性差异。结论:胃癌术前口服化并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对于防治癌肿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4岁。因左乳腺肿块术后9个月,左腋下肿物2个月于1996年8月20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9个月因左乳房肿块在山东医科大学附院行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瘤,腋窝淋巴结4/6转移。ER(++),PR(-)。术后用CMF方案化疗2周期。未行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人院查体:左胸部呈乳癌根治术外观,左腋下触及一直径2cm的淋巴结,左腋后线第7、8肋水平分别触及直径2cm、1.2cm的淋巴结各1枚。3枚淋巴结均质硬,活动度差,触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ECT:静注一To-MDP7eq3小时后检查,第4、11胸椎…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居恶性肿瘤之首.手术切除胃癌仍是目前的主要方法.近几十年,胃癌术后长期生存率无明显提高,分析其失败原因发现,局部复发、腹膜种植转移及肝转移是常见形式,其中腹膜种植转移最常见.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术可以降低局部复发,但肝及腹膜种植转移仍不能解决,尤其是腹膜转移,成为制约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1].为此,我们对胃癌术后腹腔泵植入的腹腔内灌注氟脲苷联合卡莫氟口服与术后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腹腔内化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食管癌、贲门癌、胃癌、乳腺癌 35例 ,手术、放疗化疗后 2月以上因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经采用大剂量羟基喜树碱、顺铂腹膜腔内化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 2 3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8岁~ 70岁 ,平均 5 3岁 ,食管癌 17例 ,贲门癌 10例 ,肺癌 3例 ,乳腺癌 3例 ,卵巢癌 2例 ,其中鳞癌 2 5例 ,腺癌 9例 ,小细胞癌 1例 ,均经胃镜、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病例 ,已行手术、放疗等 ,2月后出现上腹部疼痛 ,经 B超检查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并肝转移 6例 ,所有病例均无腹腔…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73岁,因右上肺癌切除 术后3年,发现肺内转移2月入院。患者 3年前在外院行右上肺切除术,术后病理 示:腺鳞癌,病理分期为T2N2M0。术后行 放疗DT60Gy,MVP方案化疗3周期,因 肾功能损害停止化疗。两月前复查胸部 CT示两肺多发结节灶,纵隔淋巴结肿大。 诊断为右上肺腺鳞癌伴肺内、纵隔淋巴结 转移。至我科行GP(健择 奥铂)方案化 疗两周期。化疗期间多次查血糖均在正 常范围,腹部CT亦未见异常。第2周期 化疗结束后第7天上午10点左右,患者突 然出现神志不清,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查体:心率190次/分,血压140/90mmHg, 双侧肢体肌…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0岁。1993年5月因呕血诊断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检:胃低分化腺癌。术后常规化疗。术后1年发现右锁骨上黄豆大之结书,触及疼痛。其它部位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灶。进行抗炎治疗结节未消退。1997年6月查体右锁骨上肿大结节比术后1年发现时体积增大(2cm×3cm),有触痛。CY发现颅内癌肿转移(左枕叶2.1cm×2.9cm及0.7cm×0.6cm两处高密度灶),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残胃无癌肿复发。腹部B超、CT检查未发现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右锁骨上肿大错节切取活俭:转移性低分化服癌。讨论:胃癌的淋巴转移较常见。…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胃癌腹腔内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侵及将膜的胃癌腹膜种植复发是外科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后腹腔内化疗的防治腹膜复发的作用。方法:对我院3年间行手术治疗的胃癌404例中癌肿侵及浆膜又无种植业及远处转移的41例术后行腹腔内化疗(治疗组)其临床效果与同期未行腹腔内化疗(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为879%,73%,57%,对照组为83%,61%和39%,五年存活率P〈0.05。结论:腹腔内化疗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胃癌患者在手术中对肿瘤未行侵入性操作前予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分析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产生与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追踪回访。结果:114例胃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9·47%(45/114),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显著相关,P<0·01,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预示术后不佳。3年内,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组45例患者无1例生存。结论:腹腔脱落癌细胞形成微转移性,是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腹腔游离癌细胞呈正相关。术中检测游离癌细胞有助于评价病期、手术效果,并为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胃癌术后存在高复发因素的患者行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4例胃癌术后存在高复发因素患者,先行顺铂60mg/m2腹腔内灌注化疗,灌注后1h内行腹腔热疗约1h,休息1周左右,行紫杉醇135~175mg/m2d1静滴,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3~5d,氟尿嘧啶750mg/d泵内持续滴注3~5d;腹腔热化疗结束后将顺铂改为20mg/d静滴3~5d,紫杉醇135~175mg/m2d1静滴,氟尿嘧啶750mg/d泵内持续滴注3~5d,21d为1个周期。[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0%、68.4%、60.0%。复发转移主要表现为吻合口复发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及恶心呕吐。[结论]胃癌术后存在高复发因素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化疗可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转移率,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化疗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6年6月至1993年12月.32例卵巢癌行二探术并作了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其中上皮性癌20例(62.5%)、生殖细胞瘤12例(37.5%)。Ⅰ期15例,Ⅱ期5剂,Ⅲ期11例,Ⅳ期1例。32例腹膜后淋巴结有转移的9例28.1%,其中上皮性癌淋巴结转移为30.3%(6/20).生殖细胞瘤淋巴结转移为25.0%(3/12).Ⅰ期15例均无淋巴结转移.Ⅱ期5例.淋巴结转移40%(2/5).Ⅲ11例,淋巴结转移54.5%(6/11),Ⅳ期1例有淋巴结转移。本文复查9例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的病理.从形态学所见该9例对化疗均无变化。32例二探术中有盆、腹腔残癌者13例(40.6%).本文对卵巢癌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对化疗敏感性问题以及二探术的指证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浆膜浸润阳性的胃癌即使行治愈性根治切除 ,术后半数以上患者因腹膜复发转移而死亡 ,是进行期胃癌治疗的难点之一[1] 。有人于 1980年首先进行大鼠腹腔内温热化疗的动物实验 ,Koga等[2 ] 首次将该疗法引入临床治疗癌症的腹膜播种 ,而后Fujimura等[3 ] 应用持续温热腹腔内灌注化疗 (Continuoschemohyperther micperitonealperfusion ,CHPP)预防胃肠道癌的腹膜播种。近几年来 ,我科对术中发现伴有腹膜播种的胃癌患者术中放置腹腔化疗泵 ,术后 1周左右开始经腹腔内化疗泵注射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因患胃腺癌而行胃癌根治术,术后3个月出现腹胀、纳差,经CT及腹水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胃癌术后腹腔内淋巴结广泛转移伴癌性腹水,并采用DDP腹腔灌注治疗3次,抽出腹水为黄色,因治疗无效,腹水逐渐加重而转入我院肿瘤科。检查:体质消瘦,腹部膨隆,腹围90cm,腹水征(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腔未触及包块。腹部CT:可见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血象、肝肾功能、ECG正常。入院治疗以全身支持疗法及腹腔灌注化疗为主。采用每周腹腔穿刺抽水及腹腔灌注化疗1次的方法共治疗3次,3次抽出乳白色混浊腹水量分别为2900ml、800ml、300…  相似文献   

18.
1病案摘要患者女,20岁。2005年10月出现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2月出现间断右侧腰部剧烈绞痛,数分钟后出现新鲜血尿。B超检查示右肾上极15·4cm×10·8cm不规则中等回声;腹部CT(图1、图2)示右肾巨大占位性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骨扫描未见异常。2006年1月18日全麻下行右肾上腺区巨大肿瘤+右肾探查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20cm×15cm×12cm,突破后腹膜向腹腔内浸润生长,上部与肝脏部分粘连,向下侵犯右肾中上部,向后与腰大肌粘连,探查腹膜后下腔静脉前一大小约7cm×3cm×3cm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图3、图4):右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部位及规律,为术后预防性放疗靶区设计寻找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130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其腹水28例中10例有细胞病理学诊断,所有浅表淋巴结及腹壁转移均经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27例残胃和吻合口复发均由活检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 130例中多部位复发和转移53例,残胃和(或)吻合口复发27例,腹膜转移28例,肝脏转移22例,胰腺转移9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0例,腹壁切口和引流口转移8例,盆腔种植5例,肺转移6例,脑转移5例,骨(主要为椎体)转移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其他少见转移8例.6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35例,胰周淋巴结转移16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例.77例原发胃底或贲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33例,40例原发胃体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20例,13例原发胃窦部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残胃或吻合口、腹膜、肝脏及腹腔淋巴结,淋巴结以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因此胃癌术后预防性放疗应包括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部,放射野应包括残胃、吻合口及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并且须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静脉及腹腔内化疗,并与同期66例先经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静脉化疗的胃癌患者比较,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说明术前静脉及腹腔内化疗有助于了解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进一步化疗提供依据,可有效地控制体内及腹膜微小转移灶,防止新转移灶的形成,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