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采用中药为主治疗潰瘍病伴出血94例,收到良好效果。中医治疗是在王幼程老中医指导下进行的。病例选择:本文均系大量出血,估計呕血量在400毫升以上或有柏油样便者,或兼有呕血柏油样便者方列分析,倘少量出血或大便匿血阳性者均未統計在內。其中18例經X綫胃腸  相似文献   

2.
吴缉庵 《中医杂志》1957,(8):422-424
<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为胃肠道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在群众中的确实发病率尚无统计,有人估计可达10%。由于本病在病程中具有屡愈屡发的特性,亦使人因经常上腹部疼痛和不适,致情怀郁挹或营养不良。同时在慢性过程中,往往反复发作,最后常有严重并发病发生,致终期豫后不良。目前内科治疗方面概括来说,有两种:即  相似文献   

3.
前言气功疗法,古名为“呼吸养生法”、“导引法”、“靜坐法”、“吐納法”它是祖国宝貴的遺产之一,在旧社会反动統治下长期受到歧視,解放以后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挖掘出这一宝貴医学遺产,并定名为“气功疗法”。气功疗法在数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經驗,不仅对广大劳动人民長期发揮了保健作用,并且在世界上也曾发生了巨大影响,流傳日本、南洋。最近几年来苏联及其他民主国家也采用此疗法。关于气功疗法,祖国医学文献很早就有記載,黄帝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潰瘍病的方法很多,我們以往曾使用过甘草流浸膏及烏貝散等进行治疗,疗效甚高;与此同时,又使用潰瘍散,对本病患者进行研究。茲就本院1958年——1959年间确診为潰瘍病而单独使用溃痬散配合飲食治疗89例中挑选43例,簡介如下。 (一)病列选擇与观察方法以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每例在服药以前,予以病史及体检详细紀录,并均經X光腸胃钡餐透視检查,确診为本病后,始用本药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逐次进行記录。一般病例,飲食不需过分严格限制,亦不併用其他止痛、制酸药物。以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各地报导了不少关于潰瘍病的治疗經驗,并定出了虛寒、实热、血瘀气滞等等类型。我們在临床治疗中,发現除上述各型外,还見到有些患者表現为胃阴虛的証候,經用《金匱》麦門冬湯加减治疗后,效果較为良好。茲将19例的治疗体会簡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内科中医病房自59年3月至60年3月,收治经诊断为溃疡病的住院患者60例,除4例转外科(—例穿孔,一例胃粘膜脱垂併发呕血,二例幽门梗阻),另2例尚在治疗中外,今将中西医合作存临床辨证治疗的54例,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6 0例荨麻疹病人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者为 12岁 ,最大者为 70岁 ;病程最短者为 7天 ,最长者为 14年。每 1个疗程为 1个月 ,最长治疗 3个疗程 ,最短治疗 1个疗程。2 辨证治疗2 .1 赫依琪苏型 :久治未愈 ,病程较长 ,皮损呈大片状 ,着色较浅 ,出血点现象不明显 ,全身症状显著 ,并且伴有舌干 ,口燥 ,舌质红、苔少 ,尿微黄 ,脉沉缓或沉迟。宜改善气血 ,活血 ,祛黄水 ,配合藏药别冲 -15味治疗。2 .2 黄水型 :皮疹呈片状 ,基底肥厚 ,阴雨天加重 ,瘙痒较剧 ,并伴有口干、口苦 ,食欲不振 ,舌质微红、苔厚腻 ,尿黄 ,脉弦滑…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加味归脾湯治疗二例胃潰疡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茲簡介如下。由于設备关系,无法做西医物理检查,因此仅根据辨証論治原則并结合下列几点作为应用本方标准。①脑力劳动者;②有心悸失眠症状;③服溫中祛寒中药无效;④脉数而无热象;④胃潰瘍病史。例一:陈××,男,33岁,干部。患者自1959年起由于工作繁忙,經常发生胃痛。于1961年前大便出血一次,平常伴有呕吐打呃。最近胃痛时而剧烈,时而隐痛,纏綿不止。經服西药止痛镇痙徤胃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其发生率日渐增高。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用积极的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67例髋臼骨折病人,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60例获得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评价竹药罐治疗太阴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将120例太阴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药罐治疗;对照组60例,予桂附理中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竹药罐疗法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简便易行,为太阴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2006—2008年来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年龄在48—65岁的50例,32—48岁的10例,伴急性支气管炎35例,伴慢性支气管炎15例,有肺源性心脏病史的10例,均有咳嗽气喘,痰饮伏肺。  相似文献   

12.
莫滚  李洪 《江西中医药》2000,31(4):47-47
笔者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痫病 60例 ,并与同期西药治疗的 4 0例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8~56岁 ,平均 2 6.3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2 a,平均7.6a;异常脑电图 55例 ,边缘性脑电图 3例 ,正常脑电图 2例 ;遗传家族 1 2例 ,脑膜炎后遗症 8例 ,颅脑外伤1 5例 ,缺氧窒息 6例 ,发病原因不明 1 9例 ;大发作 38例 ,小发作 1 6例 ,局限性 6例。对照组 4 0例中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58岁 ,平均 2 5.8岁 ;病程最短者 4个月 ,最长者 1 1 a,平均 7.3年 ;异…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云杰  张召 《陕西中医》2003,24(9):785-786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的疗效。方法 :用清火栀麦片配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本病 60例 ,同时与用穿山龙散治疗 60例 (对照组 )作对照观察。结果 :近期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3 3 % ,优于对照组 88.3 3 % ,P<0 .0 1 ,远期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7% ,明显优于对照组 60 % ,P<0 .0 1。结论 :清热滋阴活血法可提高慢性布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阳和汤治疗雷诺氏病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张小娟 《陕西中医》2003,24(6):545-545
目的 :观察针刺对美尼尔氏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百会、上星、足三里、内关、阳陵泉等。结果 :总有效率为 96 .7%。提示 :本疗法对美尼尔氏病有改善耳血液循环 ,消除内耳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经穴疏导加痛点拨揉手法是武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高扬主任医师根据自身多年推拿临床经验并结合汉派推拿手法及中医阴阳、经络脏腑辨证的理论,总结出来的一套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的学术思想。该思想基于中医阴阳的高度,结合人体这个小天地辨证施治,从总体经络疏导为出发点,局部痛点拨揉为着眼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整体调节与局部痛点刺激充分结合,使得疗效卓著。其操作手法中肘部推拿法可以说是其最为重要的手法。肘部推拿法在该思想指导下,对于腰背  相似文献   

17.
麻千汤治疗急性肺热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贞 《福建中医药》1994,25(6):13-14
  相似文献   

18.
唐晔  宫昭艳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61-461
梅尼埃病是临床疑难病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6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组,结果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90例均来自本院急症门诊,其中男34例,女56例,年龄17~63岁,病程3h~5d。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 给予5%葡萄糖500ml加入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50%葡萄糖40ml,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停眩汤:天麻12g,泽泻15g,葛根30g,泽兰15g,郁金15g,生姜15g,半夏10g,代赭石30g,菊花15g,茯苓12g,陈皮12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每剂煎…  相似文献   

19.
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2006-2008年来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年龄在48-65岁的50例,32-48岁的10例,伴急性支气管炎35例,伴慢性支气管炎15例,有肺源性心脏病史的10例,均有咳嗽气喘,痰饮伏肺.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自1985年4月到1986年4月用电兴奋治疗乳腺炎尚来成脓者60例,全部获愈,今总结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60例皆属门诊病人.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30岁,以24~26岁之初产妇患病最多.其中54例为单侧乳痈,6例为双侧乳痈;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5天;包块最小者1×2厘米,最大者为6×8厘米,均未成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