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1997年,我科共收治涉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32例,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术前拍X片,对上颌窦密度增高或囊肿与上颌窦相通的病例,将囊肿摘除并同期行上颌窦根治术。我科将这种方法加以改进,采用先临床分类,再定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1-临床分类:Ⅰ类:囊肿膨胀侵入上颌窦,囊肿无继发感染,上颌窦粘膜无明显变性。本组有15例。Ⅱ类:囊肿膨胀进入上颌窦,X片示上颌窦粘膜密度增高或轻度增高,囊肿有继发感染,上颌窦粘膜无明显变性。本组有12例。Ⅲ类: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上颌窦粘膜有明显病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同高度后,时窦底骨质和粘膜的影响以及种植体顶端与周围组织结合的生物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8只,拔除两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即刻种植.随机选择进行穿通上颌窦1mm、2mm、3mm各四侧.不穿通的四侧作对照.5个月后,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粘膜石蜡切片以及带种植体的骨磨片等手段,观察上颌窦粘膜的病理变化以及种植体顶端与骨的结合情况.结果:穿通上颌窦1mm、2mm的种植体顶端均被窦底粘膜覆盖,种植体顶端螺纹处覆盖致密的骨质.与种植体顶端相邻的上颌窦粘膜上皮层增厚、纤维组织增多,无炎症表现;骨磨片显示种植体顶端与上颌窦底骨质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影响上颌窦粘膜的健康以及种植体与窦底的骨结合.讨论:本研究提示,对意外穿入上颌窦内的种植体可以观察随诊,不必立刻取出.这个结论还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资料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上颌磨牙缺失患者上颌窦生理及病理CB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各类异常的发生率,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及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4-01-01—2015-05-01期间,收治的上颌磨牙缺失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202例,共404侧上颌窦。由2名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项目分为3类:正常上颌窦、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测量3种类型病例缺牙区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4侧上颌窦中,正常上颌窦185侧(45.80%);上颌窦炎118侧(29.20%);上颌窦囊肿101侧(25.00%)。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上颌窦炎,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比较35例采用上颌窦自然口径路与45例采用下鼻道开窗径路治疗上颌窦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鼻内镜下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出血均少于50 mL,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继续随防6个月~1年,患者鼻腔通气良好,面部胀痛、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消失,鼻内镜下检查见上颌窦腔光滑,无脓性分泌物,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手术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根据上颌窦囊肿位置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径路,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条件下,进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接受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15枚种植体。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CBCT,测量植骨区骨量变化及上颌窦假性囊肿变化。结果:全部手术中无囊肿破裂和上颌窦黏膜穿孔,愈合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随访期无种植体脱落。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为(6.85±1.07)mm.术中提升高度为(6.93±2.07)mm。术后窦底提升高度(GBH)为(13.88±1.87)mm、1年后骨愈合后窦嵴距(GSH-1)(12.76±2.03)mm。随访期内,囊肿增大3例,基本不变3例,减小5例,消失3例。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窦底粘膜穿通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3只小型猪上颌后牙区,12个种植位点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上颌窦底黏膜穿通;实验组B:上颌窦底黏膜穿通并植入胶原膜;对照组:上颌窦底黏膜不穿通.均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影像学检查,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种植体骨结合率无明显区别;组A与组B间,骨结合率也无明显区别.讨论:修复后的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窦底粘膜穿通不影响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囊液抽取法在伴有上颌窦囊肿的上颌后牙区,同期行上颌窦底提升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伴有上颌窦囊肿且需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12例,术区剩余骨高度不足4 mm,共植入25枚种植体,术后3、6、12个月通过CBCT及临床检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二期修复,其中9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年25枚种植体均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未发现异常松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于伴上颌窦囊肿的种植修复患者,在无副鼻窦炎症状的前提下,可仅对囊液进行抽吸,同期行上颌窦提升与种植一期手术,能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颌骨或上颌窦囊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诊断也不难,但发生在双侧上颌窦的含牙囊肿则比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3岁。6年来自觉颌面部逐渐向外膨隆,无任何不适。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颌面部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且伴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患者,种植标准程序尚未确定。本试验拟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评估囊肿减压同期内提升及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囊肿减压后结合内提升或外提升手法上颌窦增量同期行种植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与肿胀情况,种植成功率,囊肿复发率。结果:共34例患者纳入本试验,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7.88±3.0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4.94±3.50) min,P<0.001],同时术后反应包括疼痛(P<0.05)与肿胀(P<0.001)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种植早期成功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囊肿复发。结论:上颌窦高位开窗囊肿减压合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的术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且种植成功率高,显著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口腔科临床上常因操作不当 ,使牙根误入上颌窦 ,此类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将折断牙根取出 ,否则将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笔者利用内窥镜设备 ,成功地取出误入上颌窦的牙根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 :30 0 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一、临床资料自 1993年以来我院口腔科曾有 30例牙根误入上颌窦病例 ,其中用内窥镜取出断根 15例 ,用牙槽进路冲洗法取出断根 13例 ,用上颌窦开窗法取出断根 2例。二、应用设备与操作方法设备 :日本OLYMPUSP - 30纤维支气管镜、胆道取石网篮。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 ,口腔科医生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缺失病人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内异常影像的发生率,为病人行种植术前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1—03因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病人的CBCT资料76例,共152个上颌窦。由两名研究人员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像诊断结果分为5类:①未见异常影像;②窦底黏膜增厚;③上颌窦囊肿;④上颌窦炎;⑤上颌窦分隔。同时测量所有窦底黏膜增厚病例的平均厚度以及缺牙区窦嵴距,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上颌窦中未见异常影像者65例(42.76%),黏膜增厚者36例(23.68%),上颌窦囊肿23例(15.13%),上颌窦炎17例(11.18%),上颌窦分隔11例(7.24%)。窦底黏膜增厚厚度为(3.65±1.65)mm,缺牙区窦嵴距为(7.05±2.99)mm。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窦底黏膜增厚,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缺牙情况下诊断类型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同期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行上颌窦底提升患者9人,患者同时合并患侧上颌窦囊肿,在鼻内镜下行囊肿摘除术,并同期行窦底提升术,同期或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术及窦底提升术。2例患者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6个月复查,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区无感染,同期植入种植体患者骨结合良好。所有患者上颌窦黏膜囊肿未复发,上颌窦黏膜愈合良好,2例手术中上颌窦底黏膜破裂的患者术后表现为上颌窦黏膜局部增厚,没有出现鼻窦炎症状。结论 鼻内镜下行上颌窦黏膜囊肿摘除同期行窦底提升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特殊刃口扩孔钻旋磨法实施不植骨上颌窦内提升术临床应用和术后4年疗效观察。方法: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期间上颌后牙缺失患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4.2±2.27)岁,术前计划植入19颗种植体,其中上颌第二双尖牙8颗、上颌第一磨牙5颗,上颌第二磨牙6颗。应用特殊刃口扩孔钻,50转/分钟,不冲水,对缺牙区松质骨和上颌窦底骨皮质磨切出不同直径的孔洞,实施不翻瓣不植骨上颌窦内提升术,通过术中细节、术后即刻CT检查、修复后临床复查及术后4年CT检查分析,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效果。结果:19颗种植位点成功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术并植入19颗种植体,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好,术后即刻CT检查显示19颗种植体中有10颗上颌窦开孔处不在种植体尖端的正上方而是在侧方,上颌窦底骨皮质的开孔紧密围绕种植体,提升后骨块位于种植体尖端侧方,上颌窦粘膜影像连续光滑,无粘膜突破现象;术后4个月成功安装固定义齿;术后4年复查义齿功能良好,无脱落,种植体稳定性好,CT检查上颌窦开孔处骨皮质改建使突入上颌窦内的种植体尖端处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但种植体尖端表面上颌窦粘膜变薄。结论:上颌窦底开孔钻内提升法术者能够感觉到磨切上颌窦底骨皮质时的摇摆感和阻力感,能够感觉到上颌窦皮质骨穿通时的落空感;术者可以不必过分依赖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距离的测量数据,钻针一直钻下去,直至出现落空感或达到了种植体的设计长度,钻针尖端一半在骨内一半在粘膜下也不会造成上颔窦粘膜穿孔,上颌窦底壁规则的开孔提高了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增加了不翻瓣不植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适应症;种植体周围骨改建能少量增加种植体尖端的骨量,有利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本方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术前测量和医生手术经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对上颌窦黏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因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连续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100例(共100侧上颌窦),同期植入Straumann种植体126枚。于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BCT),分析该术式对上颌窦黏膜的影响。结果上颌窦正常黏膜和增厚黏膜在术后1 d的CBCT上均观察到黏膜厚度的增加,与术前黏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上颌窦鼻道开口阻塞发生率显著增加(0.09%),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上颌窦假性囊肿直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从对上颌窦黏膜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来看,上颌窦黏膜增厚和假性囊肿并非冲压法上颌窦提升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种径路鼻内镜下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0例上颌窦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囊肿不同位置及是否伴有其他病变,对其采取3种不同手术径路切除,即经上颌窦自然口径路切除58例,经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39例,经上颌窦前壁径路切除53例,评价3种径路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面部胀痛、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消失,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无囊肿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囊肿位置类型及伴有的疾病不同,鼻内镜下选择不同径路手术,上颌窦囊肿的术后康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提升植骨术是种植的常规手术,目前被广泛接受作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骨增量方法。上颌窦囊肿是最常见的上颌窦良性疾病。一直以来它的存在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的绝对禁忌症,严重制约了上颌窦骨增量的可能性。上颌窦底低伴囊肿存在时实施牙种植术在临床中有三种处理方法,一、先摘除上颌窦囊肿,延期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术;二、囊肿摘除同期行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术。三、假性囊肿存在条件下,直接行上颌窦提升植骨术,近期文献研究表明假性上颌窦囊肿是上颌窦提升术的相对禁忌症而非绝对禁忌症,假性囊肿存在条件下的上颌窦提升术已被报道,远期效果需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内埋伏牙致口腔上颌窦瘘1例报告江苏省靖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孙源东口腔上颌窦瘘多发生于拔牙及大型囊肿手术后。由上颌窦内埋伏牙致口腔上颌窦瘘较少见,最近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孙××,女,24岁,农民。住院号91-6391。右上后牙区反复流脓...  相似文献   

18.
<正> 上颌窦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院1972~1985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患者90例,现将治疗方法及其远期效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和年龄: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35~67岁,其中45~55岁60例(66.7%)。右侧41例,左侧49例。临床分期:参照李树玲分期法结合本组病例作适当补充,进行回顾性分期。一期:肿瘤限于上颌窦内,无淋巴结转移,共9例。二期:肿瘤侵犯窦壁但未超出上颌窦范围,无转移淋巴结,共27例。三期:肿瘤超出上颌窦累及邻近组织,有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共41例。四期:肿瘤远远超出窦腔侵犯皮肤,侵入额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1例严重上颌骨萎缩伴上颌窦囊肿及窦腔间隔的患者诊治经过,总结数字化种植模拟分析经验,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此类病例手术成功率。方法:术前锥形束CT检查,三维显示上颌窦囊肿合并窦腔骨性间隔,保留囊肿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术中剥离底壁后方与窦腔间隔连接处黏膜时发生穿孔,覆盖可吸收胶原膜,植入骨粉。1年后植入种植体并固定修复,修复1年后行锥形束CT检查。结果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后1年,上颌窦提升高度理想,囊肿形态完整。植入种植体并修复1年后,骨量稳定,囊肿形态完整,种植体稳定,咬合关系良好。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三维数字化模拟种植,将有助于降低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我科近来有 5例 6 5 5 6拔除时将牙根推入上颌窦的病例 ,应用窦腔内冲洗及即刻转瓣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疗效。  作者单位 :0 5 0 0 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方法 :首先经X线片确定根尖在上颌窦内的位置 ,于瘘口颊侧去除部分牙槽骨 ,扩大瘘口 ,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 ,冲出牙根 ,于颊侧设计转移瓣 ,瓣的大小应以将瘘口及拔牙创覆盖为宜 ,将颊粘膜及牙龈瓣包括骨膜转至瘘口处严密缝合 ,转瓣处向两侧分离后拉拢缝合 ,术后给予抗炎药物口服。结果 :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任何不适感 ,2周后拆线 ,伤口愈合良好 ,无上颌窦瘘 ,瓦氏位X线片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