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腔癌术后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极大地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及吞咽、语言等功能。组织瓣修复缺损组织为恢复患者面部美观和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颈部带蒂皮瓣的制备较为简单,且邻近口腔癌切除后的受区,因此在修复小至中等大小的缺损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颊黏膜癌是常见的口腔癌之一,临床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常常导致组织器官缺损,极大地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生存质量[2]。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重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惠  陶正 《宜春医专学报》2000,12(3):230-231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在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因而,肿瘤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以上皮源组织来源最多,尤其是鳞状上皮细胞癌最为常见;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肉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较少,主要为纤维肉瘤、骨肉瘤等。造血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可首发于口腔颌面部。 关于口腔癌,近年来舌癌、口底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占全身恶性淋巴瘤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这些均已…  相似文献   

4.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口腔癌发病率20%~30%,占全身癌发病率0.8%~1.5%,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因此,对舌癌早期均采取手术根治。我院自1984年61月以来,开展对舌部恶性肿瘤行舌颈根治术,对缺损舌部用胸锁乳突肌皮瓣再造舌部取得较好效果。此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术后常引起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 ,后遗的面部畸形及语言、吞咽、咀嚼等生理功能障碍均非常明显。为恢复这类患者的面部外形与口腔生理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 ,我们对 2 0 0 1~ 2 0 0 2年收治的 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根治术并同期行游离前臂皮瓣进行整复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5例 ,女 1例。年龄 35~ 5 6岁 ,平均 4 6岁。其中口底鳞癌 1例 ,舌下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 1例 ,腭部恶性黑色素瘤 1例 ,舌癌 3例。 3例舌癌患者行舌颈联合根治术 ,保留了下颌骨的完整性及省略了下唇正中切口 ;1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期重建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对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蒂肌大胸皮瓣一期修复重建,其中口底癌2例、牙龈癌2例、口咽癌2例、舌癌1例.结果:术后7例胸大肌皮瓣均成活,患者在外观和功能上均获得...  相似文献   

7.
杨秀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94-1395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舌鳞癌在口腔癌中的发病率占首位。虽然舌癌的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已是成熟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舌组织缺损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斜方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型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下斜方肌皮瓣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后的缺损进行同期整复12例,其中舌癌7例,口底癌3例,颊癌2例,皮瓣最小为6 cm×6 cm,最大为11 cm×10 cm.结果:12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颌面部形态及功能恢复基本...  相似文献   

9.
薛国初  艾伟健 《广东医学》1998,19(2):123-124
近几年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立即修复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5年8月以来应用肌蒂型胸大肌肌皮瓣及复合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P、。72岁,其中50岁以上的病人较多。本组舌癌12例,颇癌3例(其中2例累及颊部全层),口底癌4例,下牙龈癌豆例(累及须粘膜及下颌骨),下颌骨癌1例(累及牙龈、口底、颊粘膜)。12例舌癌患者有3例保留下颌骨,有9例行下颌骨矩形切除。用于修复舌一口底缺损16例,修复颊…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吉林医学》2013,34(6):1194-1195
<正>舌癌是口腔颌面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口腔颌面部的第一位,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在舌前2/3的部位;腺癌比较少见,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亦可发生淋巴上皮癌及未分化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做患侧舌病灶扩大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造成舌体的缺损,严重影响患者语言、咀嚼和吞咽功能[1]。及时修复舌体组织的缺损,能够维持[2]  相似文献   

11.
<正>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7%左右,常见的有舌癌、颊癌、下颌牙龈癌等~([1])。目前手术仍然是质量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口腔颌面解剖结构复杂,各器官分布紧密,肿瘤累及范围广,手术创伤大,加上头颈部血管及淋巴密布,术后护理难度大~([2])。同时,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面部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损,面部功能性、美观性受到影响,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降低患者护理配合依从性及术后恢复~([3])。康复外科护理是以降低手术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改善术后康复速度、缩短住院病程为目的的护理模式。本研究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口腔癌的发病率是逐年升高.在我国,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1],舌癌在口腔癌中发病率及恶性程度较高,浸润性强,常波及舌肌,至舌肌运动受限.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道梗阻、局部出血、感染等.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舌癌的重要环节,现将1例舌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5例均采用带蒂胸大肌岛状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其中舌癌5例,颊癌4例,口底癌3例,牙龈癌2例,电击伤1例。结果:15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的缺损,且安全可靠,瓣的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老年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舌癌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尽管可用多种组织瓣修复缺损,但术后语音仍有较大问题.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作者对85例老年舌癌术后患者采用语音功能训练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口底癌等.口腔癌一般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较高,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大多数采用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创面大、出血多,且大多采用皮瓣移植修复,因此加强口腔癌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2009 -01 ~2011 - 12,共实施口腔癌根治术2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腔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上皮癌。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舌癌、頬黏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仅次于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则高达40%~50%。我们旨在对该病进行系统的临床回顾,以期能对将来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已广泛地应用.我科自1997年4月始采用该方法治疗牙龈癌病人5例、舌癌2例、口咽癌3例、口底癌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舌癌联合根治及舌重建术患者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舌癌根治术多行局部肿块切除加颈部淋巴清扫,如切除部位超过1/2或2/3舌以上则应用多种肌皮瓣修复舌体及口底缺损.常用皮瓣有胸大肌皮瓣、前臂肌皮瓣、帽状键膜肌皮瓣等.我院1996年2月至2006年6月对33例舌癌患者行舌癌根治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上述皮瓣修复口底及舌体肌层缺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也积累了一些临床护理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加下.  相似文献   

19.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后易造成组织缺损,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作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2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作者对22例施行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术后即刻修复其软组织缺损。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9~70岁。其中舌癌12例,口底癌5例,颊癌3例,下颌牙龈癌1例,舌下腺癌1例。TNM分期:T1N0M06例,T2N0M010例,T3N0M05例,T4N1M01例。1例术前有颌面部放疗史。术前经CT检查,均排除颈部广泛转移。1.2手术方法1.2.1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设计:以乳突尖下2cm处为轴心,该点至锁骨下2cm的距离为半径,向前,向上作弧,凡在此弧以内的组织缺损,均可选用此肌皮瓣修复。肌蒂皮瓣设计与颈淋巴清扫术的切口设计同时考虑。根据口腔组织缺损大小和部位在同侧设计肌蒂在乳突端的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皮瓣宽度不宜超过7cm(皮瓣过大,供区缝合张力较大),下界不宜超过锁骨下2cm。为预防肌皮瓣术后的收缩,皮瓣大小应略大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0.
口底癌联合根治加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赛刚  戴新菊 《广西医学》2005,27(1):141-141
口底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造成口底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并危及生命,且疼痛难忍。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对21例口底癌施行口底癌扩大切除。加带血管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