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剂量分别为0.5,5和40μg·kg-1,每周3次,共13周。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液学、血生化、免疫、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rhIL-12给药后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面部及眼睑部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及注射局部红斑和硬结等临床症状,并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分类异常,血液生化指标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免疫学指标出现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加。第7次给药后,给药组动物产生了rhIL-12抗体。结论: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毒性靶器官和组织为血液系统、肝脏、心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免疫调节系统,其安全剂量为0.5μg·kg-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型小分子Bcl-2蛋白抑制剂.方法 基于已报道的活性小分子,运用Autodock4.2研究其与Bcl-2蛋白的作用模式,并以此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小分子抑制剂,采用MTT法对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 设计合成了11个全新小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13CNMR确定.结论 化合物Ⅱ、Ⅴ、Ⅹ、Ⅺ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Ⅵ显示出比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高于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Beagle犬重复毒性及免疫原性试验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考察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 NPH)的毒副反应、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①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量法分别sc生理盐水、溶媒和Insulin NPH(2092~2488 IU/kg),监测给药后小鼠一般状态、体质量、脏器异常。②Beagle犬重复毒性试验:sc溶媒、原研对照药(Humulin NPH,1.5 IU/kg),低、中和高剂量(0.5、1.0和1.5IU/kg)的Insulin NPH,每天1次,连续30 d,停药恢复14 d;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内观察动物的一般体征和注射部位的局部刺激性,进行体质量、肛温、血糖及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液学、血清生化、尿液常规等指标,并进行脏器质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原性试验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不同给药期Beagle犬血清中抗药结合抗体。③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分别sc低和高剂量(4和12 IU/kg)的Insulin NPH、生理盐水和溶媒,另设卵清白蛋白为阳性对照,使用以上剂量进行5次致敏试验后,iv 3倍致敏剂量进行激发试验,观察豚鼠过敏症状。结果 小鼠sc 165倍临床常用剂量的Insulin NPH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Beagle犬重复毒性试验中1.0 IU/kg是Insulin NPH的无毒反应剂量(NOAEL),该剂量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倍,免疫原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未发现抗药结合抗体;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未见明显过敏症状。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Insulin NPH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卡铂的空间结构类似物丙二酸银(I)的合成及其抗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三种与卡铂空间结构类似的丙二酸银(I)的化合物:〔Ag2(CH2(XO2)2)〕n(1)〔Ag2{(CH2)4C(CO2)2)}n(2)和〔Ag2{CH3CHCH2C(CO2)2}〕n(3),并评价了它们对几种人类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性。所合成的合化物对实验用的几种肿瘤细胞株有强烈的毒性作用,而对正常人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则较弱,与肿瘤细胞株对比差异显著(P<0.05)。虽然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参照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本实验结果提示银的化合物也可能成为有希望的抗癌药物先导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食蟹猴重复给予溶瘤病毒药物HSV-1/hPD-1后的体内毒性,探索安全剂量范围,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参考信息。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分成3组,包括溶媒对照组和低、高剂量(1.0×108、4.0×108 pfu)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肌肉注射给药,每周给药2次,连续给药6周,恢复期8周。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和摄食量,每次给药后1~2天观察注射部位症状,每周称量体重。分别在检疫期、首次给药后、给药期结束、恢复期结束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安全药理(体温、血压、心电图)测定、临床病理(血液学、血凝、血清生化、尿生化)检查、免疫学(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原性)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脏器称重。结果:给药后,动物未见异常症状、注射部位刺激性、体重和摄食量改变,未见安全药理和临床病理指标有意义的变化。与溶媒对照组比较,第41天,低剂量会引起动物CD3+CD4+T细胞比例升高,高剂量未见明显变化。第13至97天,低、高剂量均能引起动物产生抗载体结合抗体、抗抗体,以及个别动物检出hPD-1表达...  相似文献   

6.
王欣  张琳  杨莹  齐卫红  姜华  林志  王海彬  耿兴超 《中国药事》2022,36(10):1147-1165
目的:开展食蟹猴静脉注射重组抗CD5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单次给药毒性研究,考察动物体内耐受性、给药后出现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和药物毒性作用靶器官,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首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筛选出8只红细胞表面CD52抗原阴性食蟹猴,用于单次给药毒性研究。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包括溶媒对照组和3、10、30 mg·kg-1剂量组,每组2只,雌雄各半。采用静脉推注给药,给药1次。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和摄食量,每周称量1次体质量。分别在给药第2、8、15 d采集动物外周血液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包括血液学(含凝血)、血清生化(含电解质)。分别在给药第2、6、8、15、21 d采集动物外周血液进行T淋巴细胞及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分类计数。于给药第22 d解剖动物并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给药后,在10 mg·kg-1和30 mg·kg-1剂量下,会引起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和比例、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亚群细胞数量下降,这些变化与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相关。受试物还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网织红细胞数量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成都新华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sc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指南来调整药量;并在透析结束后iv注射用左卡尼汀,1 g加入到生理盐水20m 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生血宁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贫血和铁代谢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铁蛋白(SF)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这些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OPP和MDA水平升高幅度低于较对照组,但SOD和GSH-Px水平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贫血和铁代谢,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凋亡抑制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活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并合成凋亡抑制蛋白(IAPs)小分子抑制剂。方法 基于对Smac和Caspase-9分别与XIAP-BIR3结合位点的分析,辅以分子对接实验,设计并合成两类结构的化合物;采用荧光极化各向异性(FPA)竞争试验法测定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XIAP和cIAP1的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两类结构共16个新肽类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荧光极化各向异性(FPA)竞争试验结果显示,噻唑烷环衍生物Ⅱ对XIAP-BIR3和cIAP1-BIR3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Ⅱf抑制XIAP-BIR3和cIAP-BIR3的IC50值分别为0.29、0.055 μmol·L-1。结论 发现了新的IAPs抑制剂,并得出初步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食蟹猴重复给药毒性伴随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实例,探究利用无创遥测技术进行伴随于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安全药理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取食蟹猴40只(雌雄各半,其中32只进行安全药理学研究),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和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低、高剂量组,分别为不给任何受试物,每次im佐剂对照品1 mL(2人份)/猴、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0.5 mL(1人份)/猴和1 mL(2人份)/猴,每4周给药1次,共给药4次。食蟹猴经穿脱马甲和猴椅固定的适应性训练后开始正式试验;安全药理学试验数据的采集安排在首次与第3次给药时,使用马甲式遥测系统采集给药后0~24 h的呼吸、心电、体温等相关参数,并增加采集给药后0~2、5~6、23~24 h时间段的血压数据(将猴保定在猴椅上)。结果 单次及3次给予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低、高剂量以及佐剂对照品对食蟹猴呼吸、心电、血压、体温等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部分时段的指标波动均属猴正常的应激(受束缚状态下)变化或昼夜生理节律性变化。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单次及多次im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毕赤酵母),对食蟹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未见明显影响;利用马甲式无创遥测系统结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进行安全药理学研究(心血管、呼吸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符合动物福利3R原则,尤其适合于重复给药后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合成5-氟尿嘧啶衍生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5-氟尿嘧啶(5-FU)结构为基础,化学合成2-苄氧基-5-氟-4(3H)-嘧啶酮(2-BF),采用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碳谱(13C-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MTT比色分析法比较2-BF与5-FU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SW620)及正常人肠上皮细胞(HIEC)后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及差异。结果 MS、1H-NMR和13C-NMR的结果确证合成化合物为目标产物;体外实验结果表明,2-BF(0.01~100μmol·L-1)作用于SW620细胞24h和48h后,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20%~64.96%、32.85%~72.26%,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在HIEC细胞中,高浓度2-BF(1、10、100μmol·L-1)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低于5-FU(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5-氟尿嘧啶衍生物——2-苄氧基-5-氟-4(3H)-嘧啶酮,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细胞毒性明显低于5-FU,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并合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并对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N-Boc-对苯二胺和辛二酸酐为起始原料,反应制得7-(N-Boc-氨基)苯胺甲酰基庚酸,再通过胺醛缩合反应合成HDACi;并采用HDACs试剂盒和CCK-8试剂盒测试所合成目标化合物抑制HDACs的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26个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HDACs的抑制活性均强于阳性药物伏立诺他,并对MCF-7、PC-3、HepG2、MGC-803和KB 5种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希夫碱含有吸电子基的化合物对HDACs的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强于其他衍生物。尤其是4-氰基化合物11c对HDACs展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是阳性药伏立诺他的58倍;同时,化合物11c对肿瘤细胞MCF-7、PC3、MGC-803和HepG2展现出了最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胃癌MGC-803甚至是阳性药物伏立诺他的7.2倍。结论希夫碱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效团,能够提高HDACi的抗肿瘤活性,为今后发展新型、高效的HDACi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并合成了1,2,3-三氮唑类苦参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苦参碱为起始原料,通过水解反应、N-烷基化反应、click反应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噻唑蓝(MTT)法考察所合成目标化合物对HeLa、MCF-7和HepG23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合成了9个1,2,3-三氮唑类苦参碱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及HR-MS确定,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5h对MCF-7肿瘤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且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苦参碱。结论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该类抗肿瘤化合物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IMC-038525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4-苯基-1,3,5-三嗪-2-胺类化合物,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2,4-二氯-1,3,5-三嗪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化、Suzuki偶联和还原胺化合成一类4-苯基-1,3,5-三嗪-2-胺类化合物,采用噻唑蓝法(MTT)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3个新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合成了一类4-苯基-1,3,5-三嗪-2-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抑瘤活性的化合物,为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美法仑–甘草次酸复合物,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美法仑和18α-甘草次酸为原料,通过酯化、氧化、酰化和缩合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3a和3b,结构经元素分析、MS、1H-NMR确证,并采用MTT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其对正常大鼠肝细胞BRL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结果目标化合物3a、3b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母体药物18α-甘草次酸和美法仑,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小于氮芥类药物美法仑。结论美法仑–甘草次酸复合物3a和3b抗肿瘤活性良好,具有开发成抗肿瘤候选药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并合成甘草次酸C3、C30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位羟基、C30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利用MS、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对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甘草次酸,其中化合物GA-I1、GA-I2和GA-II1对MCF-7和A549两种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甲氧基咔唑类抗肿瘤化合物。方法将4,5-二甲氧基-2-溴硝基苯与甲氧基碘代苯化合物在铜粉催化下经Ullmann反应制得甲氧基-硝基联苯化合物,再经亚磷酸三乙酯还原得三种甲氧基咔唑。对9-位氮进行修饰,合成了16个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确认。结果体外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目标物4c,5a,5b,5g,5h,5i,5I,5n和5p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IC50值分别12.1,10.6,8.1,3.1,4.4,10.1及9.2 μmol·L-1。目标物4a对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的IC50值为17.7 μmol·L-1。结论部分目标化合物对HT-29及KB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小分子高效杀伤作用的优点,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清除,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自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ADC药物吉妥珠单抗(Mylotarg)以来,迄今全球已有14个ADC药物获批上市。这类新型的抗癌药物正引领癌症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基于ADC药物的构建核心和抗肿瘤作用机制,对ADC药物的体内外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从代谢角度为ADC药物的设计、开发、临床前药理、毒理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合成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乳腺癌活性。方法以盐酸川芎嗪为原料,通过酸碱中和、单氧化、重排、水解和醇羟基氧化制得重要中间体3,5,6-三甲基吡嗪-2-甲醛,再与芳乙酮发生Claisen-Schmidt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川芎嗪查耳酮类化合物,接着用BBr_3进行脱甲基得到了川芎嗪羟基查耳酮,并采用MTT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乳腺癌活性研究。结果合成了21个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1H-NMR和MS确证。生物活性结果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均有较强抑制活,并对MDA-MB-231细胞有更强的选择抑制。其中查尔酮单元为二茂铁的衍生物9t对MCF-7和MDA-MB-231展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同时,这些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均没有毒性。结论查尔酮是一个重要的抗肿瘤药效团,能够提高川芎嗪的抗肿瘤活性,为今后发展新型、高效、低毒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川芎嗪衍生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并合成4-烷氧甲酰基苯并唑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研究.方法 以3-羟基-2-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成环和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确证.采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通过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释放量,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6和IL-1β 的量以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共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均通过ESI-MS、1H-NMR及13C-NMR对其结构进行确证.体外抗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d在25μmol/L时对IL-1β 的抑制率达63.96%,对IL-6的抑制率达60.99%,与阳性对照药塞来昔布活性相当.结论 4-烷氧甲酰基苯并唑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NO、IL-6和IL-1β 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和合成苯酰胺类c-Met激酶抑制剂,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4-氯-6,7二甲氧基喹啉、6-氯-7-氮杂嘌呤和4-氯-7-氮杂吲哚为起始物,经取代、还原和缩合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3a~5c,并采用噻唑蓝法(MTT)测定目标化合物对GTL-16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9个化合物,其结构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化合物3a~5c对GTL-16细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c对GTL-16细胞的IC50达到411 nmol/L。结论 苯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抑制GTL-16细胞活性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